解放战争以蒋介石败走,我党胜利而告终,很多国民党人在战争中被俘。共产党没有赶尽杀绝,大部分被抓捕的国民党人都被送入功德林改造后释放,只有少数罪大恶极、冥顽不灵的反动分子才会被处决。
而在众多被我党俘虏的国民党军官中,有这么一位特别人物,他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期间,给我党献上两条妙计,逆转战局,毛主席得知后特别示意:提前特赦此人!
这个人,就是吴绍周。
立志报国,投笔从戎吴绍周出生于1902年,是贵州天柱县人士,其父颇有头脑,家中以务农为生兼经营小商铺,日子过得还不错。
吴父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吴绍周也没让父亲失望,民国六年,他从小学毕业,成绩位居榜首,可见自幼聪慧。
吴绍周
吴绍周念中学时,正值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神州大地宛如被注入新血,爱国救亡的呼声响彻着每一寸土地,更感染了无数青年和少年,吴绍周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吴绍周眼见大街上随处可见工人、学生们的游行示威,被这股激情所感染,自此便萌生念头——投笔从戎,护我华夏。
1922年,20岁的吴绍周考入贵州学兵营,在那里,他初步学习到军事知识,且勤奋刻苦,训练时总是表现得很积极。
九个月的训练期一过,吴绍周以极为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贵州讲武堂深造,次年从讲武堂毕业,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被分到黔军某团当见习生。
吴绍周为人诚恳勤奋,脑子又聪明,进入军队后把在军事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很快就因为表现突出得到提拔,仅仅过去一年就升任排长,进入川军时成为连长,晋升速度很快。
后国民党北伐,吴绍周在北伐中经历过合肥、蚌埠重要战役,立有战功,顺理成章地晋升为营长,不久,成为团长。
不仅事业有成,同时,吴绍周还遇到了一生挚爱,他与张振民结婚,爱情事业双圆满。
吴绍周和妻子张振民
时间流逝,随着孙中山亡故,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权力越来越大,党内宗旨逐渐变质,蒋介石满口“党国利益至上”,一直将共产党视为威胁,欲除之而后快。
吴绍周一心报国,错误地认为只有国民党才能拯救中国,对于蒋介石颇为忠心。
自蒋介石针对红军开始,吴绍周就在其麾下,多次与红军对战。
1932年,蒋介石搞“围剿”期间,汤恩伯部队在进攻红军时反遭我军埋伏包围,吴绍周得知后率军赶去解围,救了汤恩伯一命。
汤恩伯对他感激万分,保送他进入南京高等教育班学习。
汤恩伯
吴绍周在那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军事知识,后来国民党军队出现美式装备,吴绍周便因为知识丰富,被允许麾下士兵可配备美式装备。
多次接受国民党栽培,吴绍周逐渐被国民党内的宗旨侵蚀甚深,他甚至加入复兴社(一个极力推行对蒋介石搞个人崇拜的军事团体),眼看就要在与我党对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这时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局面有所改变。
南口奇谋,浴血抗战1936年,经过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答应国共合作,一致挽救危急存亡的中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时间,国内烽火遍地,九州响彻呐喊之声,反对内战,全民抗战的呼声愈发高涨。
蒋介石不敢抵触这股国内浪潮,与共产党一道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兵对抗日本侵略者,国共至少在明面上保持相安无事。
正是如此,差点被老蒋忽悠瘸的吴绍周才转而攻向日本人,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东北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在七七事变过后,日军攻占平津,蒋介石则是派傅作义集团守住察哈尔一带,在日本关东军侧翼伺机而动。
日本人不傻,自然知道蒋介石打的什么主意。
蒋介石
8月11日,日本人派出装备精良、素有“钢师”之称的坂垣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团,朝晋察绥的交通要道南口发起猛攻。
板垣师团配备飞机大炮,以及先进战车,摆出碾压姿态对南口守军阵地狂轰乱炸。
当时南口的国民党守军由第13军军长汤恩伯带领,他麾下第89师的师长正是吴绍周。
日本人的装备比国民党军队精良,汤恩伯守得极其吃力,伤亡惨重。
进攻发起不久,日本人攻占南口车站,国民党军队被迫退到铁路周围的高山之上艰难抵御。
吴绍周
眼看敌军士气愈发高涨,危急关头,吴绍周带领士兵勇猛作战,在日军包围下顽强坚守。
期间蒋介石派出兵力增援,奈何日军坂垣师团拦截,未能奏效,但吴绍周等人的顽强也让坂垣一方感到棘手。
在劣势的情况下,吴绍周一方竟然死死地坚守了数日。
到8月19日,日本参谋本部失去耐心,悍然增派三个师团投入南口,南口防线再次岌岌可危。
这时候,吴绍周等人意识到敌我兵力过于悬殊,必须突围保存实力,可是眼下敌人重重包围,如何突围而出?
别说,还真就让他想到了一条妙计。
吴绍周命部下制作了十多个气象灯,在拂晓时分利用风力放出,气象灯朝着敌人阵地飞去,气象灯的灯光在夜里极为刺目。
敌人从未在战场上见过这种情况,一时间都惊疑是不是中国人搞出的新型武器,顿时就生出几分胆怯心理。
吴绍周抓住敌人士气暂时低落的间隙,发动猛攻,不仅粉碎坂垣师团的进攻,还带领部队突出重围。
南口最终因为各路人马来不及驰援而失守,但日军虽胜,却是惨胜。
此战,吴绍周等人坚守半月之久,在兵力、装备均弱于对方的情况下,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对提升全国抗战士气有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最后的奇谋妙计,吴绍周自重围之中突破而出,保留部队实力,堪称是一个奇迹。
突围后,吴绍周受到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高度赞扬,被给予四等宝鼎勋章。
内战被俘,接受改造“南口奇谋”后,全国抗战如火如荼地进行。
随后的战争中,吴绍周带领士兵在中原大地上驰骋,多次给予日军沉痛打击。
1938年,吴绍周升任师长,带领第二师在台儿庄一带狙击日军,日军进犯茨巴山高地时,他带头冲锋,与日军面对面肉搏拼杀,全歼敌军,杀得日军闻风丧胆。
1940年,吴绍周在鄂北击溃日军第3师团主力,后转攻长岭岗日军据点,连战五昼夜,杀入长岭岗歼灭日军。
到1943年,吴绍周因为屡建奇功调任第85军军长,前往黄河一带防守,后人回忆,当时日军在黄河南岸“遇他不敢越雷池半步”。
1945年,日军已到强弩之末,在中国作困兽之斗。
5月,日军仗着坦克枪炮持续推进,气焰嚣张,吴绍周麾下一师一团沿途埋伏,在一处高地发动冲锋,配合枪炮和手榴弹大乱日军阵脚,战士们发起肉搏战,鬼子死伤无数。
为一举歼灭敌军,吴绍周反而示弱,后续作战且战且退,诱敌深入,主动把西峡口让给日军,暗中调兵打算南北夹击包围。
日军果然上当,进入西峡口,向重阳店进攻。
吴绍周果断发动夹击,先是在重阳店与日军交锋,打得日军退回西峡口,此时包围圈已成,西峡口又一场血战,打得日军哭爹喊娘。
此战,吴绍周率领85军歼灭敌人两千余人,俘获日军多达三千人,缴获马匹枪械战车不计,威震敌军,放出豪言:坂垣师团,不过如此!
只是,吴绍周再怎么厉害,面对的都是日军这种信仰不坚定的敌人,当他最终遇到解放军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
眼看抗日战争胜利已是注定,日本人还没有投降时蒋介石就开始搞起小动作,日本人走后,他撕毁“双十协定”,迫不及待地对付共产党。
然而,我党士兵大多出自底层人民,吃苦耐劳,信仰坚定,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之强都远不是小鬼子可比,解放军注定是一道让国民党军队绕不过去的坎!
全面内战爆发,一开始,国共两党还是势均力敌。
然而,随着林彪在东北战场上大发神威,力挫国民党的百万大军,解放军士气如虹,人心所向,战局逐渐扭转。
加之很多国民党士兵经历了抗战,内心对于战争已经极度厌倦,及对蒋介石发动内战的行为极其不满,士气愈发低迷,终引发雪崩反应,全国解放战场上,国民党战败之事此起彼伏。
吴绍周也不好过,他一向自认为是猛将,但面对解放军让他感到吃力,加上国民党不得人心,士兵们斗志欠缺,时常让他生出有心无力的感觉。
后来他遭遇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刘邓大军。
1948年双堆集一战,吴绍周彻底见识到解放军的实力,被刘邓大军一举擒获。
刘邓两人知道他是抗战名将,没有为难他,派人将他送到北京广安门解放军官教导大队学习改造,后功德林建立,吴绍周被送入其中。
邓小平和刘伯承
吴绍周在功德林期间,感受着国内的变化,国家迎来和平,人民也享受到太平的滋味,虽然百废待兴,但正一步步发展起来,比国民党统治时好太多了。
他逐渐意识到国民党已经走到末路,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便明白内战是罪恶的,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苦难,他其实是助纣为虐。
于是,他开始接受思想改造,想为自己的过错赎罪。
两条妙计,针对美军然而,国民党战犯中还存有不少顽固份子,他们固执地以为“蒋总统”在台湾仍有实力,只要时机一到,就可“东山再起”,反攻大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彼时功德林中的国民党顽固分子趁机叫嚣,说什么蒋介石即将趁机反攻大陆,共产党的末日到了。
吴绍周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他反而考虑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志愿军能打得过美军吗?
这可不是吴绍周长他人志气,当初他任国民党第85军军长,麾下配备的就是美械装备,对美军装备的性能、优劣,以及美军的作战习性都有很大程度的了解。
当时美军装备领先世界,国民党拿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志愿军若大意,只怕要吃大亏。
无独有偶,毛主席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为此让中央军委成立一个战术研究班,探讨应对美军的策略。
我党知道国民党跟美国人打过交道,于是邀请功德林中的国民党人加入战术研讨,吴绍周就是第一个加入的人,为其他国民党人作出榜样。
不仅如此,在一众参与战术研讨的人中,吴绍周提出的建议是最为重要,贡献最大,献出两条妙计。
第一计,夜战。
美军拥有诸多飞机大炮,大白天跟他们打仗,那是正中敌方下怀。
美军只需要派出飞机在高空上投弹,地面上坦克大炮一字摆开轰炸几番,双方还没接触呢,我军就很可能损失惨重。
所以尽量要在夜间与美军对战,那时的科技还没法研究出夜视仪,飞机大炮在晚上起到的作用有限,无法精确瞄准,因此夜战便可极大地缩短我军与美军的装备差距。
第二计,近战。
还是因为装备问题,即使不考虑飞机大炮,志愿军的枪械威力也比不上美军。
因此要想办法打近战,通过挖掘战壕隐蔽身形,迂回作战,尽可能靠近对方打短距离战或是近战肉搏。
如此一来,又可以拉低自身的装备劣势。
毕竟无论装备精良与否,双方距离拉近时都是一枪毙命的事,我的装备比不上你又如何?不照样一枪死,一刀斩?
除了这两条妙计,吴绍周还提了诸多建议,被杨伯涛写成一篇名为《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的作战资料。
后来志愿军在与美军对抗时借鉴了吴绍周的计策,灵活运用,经常能给予美军沉痛的打击。
战场上的消息传回,毛主席相当高兴,认为吴绍周的计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志愿军,为表达感谢,毛主席特批:“提前特赦吴绍周!”
毛主席
就这样,吴绍周成为第一个在功德林中被释放的国民党将领。
后记出来后,吴绍周与妻子在湖南长沙定居,不再卷入政党斗争之中,安心劳动,默默做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
后来,我党考虑到吴绍周晚年身体不适,应给予照顾,便聘请他为湖南省文史馆专员,后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
1966年,吴老先生因为中风病故,享年64岁。
观其一生,吴绍周虽然误入过歧途,但抗日杀敌功劳不小,抗美援朝更是献计帮助我军,其人功大于过,乃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