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存储芯片大幅涨价,固态硬盘的价格也是狂飙,到底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最新消息显示,各大存储厂商纷纷上调固态硬盘价格,整体价格上涨20%—30%,之前4T的固态硬盘价格为1099元,现在卖到了1299元。
就连一些小品牌也开始涨价,两个月前,256G的内存价格在60左右,现在已经卖到了90左右。
你知道这波涨价潮,谁是领头羊吗?就是我们的长江存储。
在讲长江存储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科普一下存储芯片。
存储芯片主要分为两种,DRAM、NAND两种类型,合计占到所有存储芯片的97%左右,其他的可以忽略。
DRAM和NAND这两种存储芯片并不相同。
DRAM就是动态随机存储器,它的特点是读写速度非常快,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但是一旦掉电,数据全部消失。
NAND就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固态硬盘、U盘、移动硬盘、SD卡之类,它的特点就是“非易失性”,断电后,它里面的数据不会丢失。
简单来说,DRAM就是内存条,NAND就是硬盘。再听不懂,我们就来举个例子。
你去买手机,漂亮的售货员走过来问:想要个什么样的手机?你说,我想要个内存大的,方便存一些小电影。
售货员说:你要这个吧!12+512G的,这里的12就是DRAM,512就是NAND。
当你看小电影,到了精彩部分,手机没电了。充满电后,重新开机。
你会发现,小电影还在手机中,这就是它的非易失性性;但这时候它不会继续播放,也不在运行程序中,需要重新点几下,才能接着看,这就是它的易失性。
目前,DRAM主要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把控,三者合计掌握了95%的市场份额,并且在工艺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到了11nm,距离10nm的理论极限仅一步之遥。
NAND主要被三星、铠侠、SK海力士、西部数据、美光掌控,份额达到了97%。工艺最先进的是SK海力士的4D NAND,已经发展到了321层,但是没有量产,而实现量产的最高水平是3D 232层。
国内做NAND的企业叫长江存储,DRAM为长鑫存储,他们是国产存储芯片的领头羊,也是我们的民族企业。
如果大家购买硬盘、手机、电脑时,看到存储芯片来自长江存储、长鑫存储,那果断下手吧,因为支持国产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你看巴勒斯坦,国家不强大,被以色列吊打,医院、救援物资全炸了,老百姓根本没法活。
记者采访巴勒斯坦的孩子,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个孩子说:在巴勒斯坦,我长不大。
没吃的、没喝的、没药品,活都活不了,怎么长大呢?
所以,长江存储作为民族企业,它的行为,必然符合我们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早在今年5月,长江存储率先宣布对NAND芯片进行提价,涨幅最高为5%,不过当时,三星、SK海力士这些大厂并没有跟进,所以对整个内存市场影响不大。
到了8月份,三星、SK海力士、美光也扛不住了,宣布价格上调,直接对DRAM、NAND闪存价格上调10%—20%,上涨幅度远超长江存储。
这么一看,还是国产厂商更实在点。
进入10月份,固态硬盘开始全面涨价,现在想买白菜价的内存,已经非常难了,但是对比之前的价格,仍然很低。
有网友认为,10月份涨价,不就是应对双11吗?价格先调上去,然后到了双11再把价格降下来,号称“降价多少多少”,这都是老套路了,大家都知道。
但实际情况,远不止于此。
这波内存上涨,动作很大,存储大厂们就是为了把价格打上去,至于打到多少,谁也说不准,毕竟价格上涨是由需求、供给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需求方面
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机端的存储需求依然很乏力,但是到了9月份,华为Mate 60、苹果的iPhone 15相继发布,大大刺激了手机的购买力。
所带来的直接表现就是手机市场回暖,那么作为产业链上的存储芯片,自然也会跟着回一口血。
尽管PC端需求依然缓慢,但是服务器市场由于数字化转型、AI的快速发展,依然提供了增长方向。
一慢一快,最终还是能够维持住需求平衡。
供给方面
今年一季度,三星、SK海力士、美光的业绩亏损的亲妈都不认得了。三星芯片业务亏损237亿人民币,SK海力士亏损176亿,美光亏损165亿。
为了应对危机,三家企业纷纷下调产能,减少投资。三星表示进一步减产,海力士下调了80%的资本支出,美光下调了500亿人民币的支出。
结果呢,存储芯片的产能直接下降了一半,产能下降后,三星的库存周转时间已由28周降到18周,美光库存天数由235天,降低到160天。
这种情况下,价格上涨那不是理所当然吗?
至于长江存储,它的产能只占3%,是没有能力掌控全球芯片价格的,它的提价行为更多的是自身成本因素。
长江存储是内地存储芯片龙头,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存储之光”,近几年发展很快,全球份额由0%一度增长至5%,NAND闪存份额甚至达到过7%。
工艺方面也到了232层,比三星、美光还要率先实现这个工艺。
为此,长江存储还计划在2025年将产值提升至1000亿,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
然而,就在长江存储快速发展、短暂逆袭后,就美商务部被列入了“实体清单”,在设备、零部件的获取上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用于制造128层及以上NAND的设备“断供”,零部件也受到了限制。荷兰ASML先进光刻机拿不到了,美国应用材料的先进刻蚀机拿不到了。
没有了关键设备,就无法建立新的生产线。此外,原有的生产线上的设备出现问题后,因为零部件的缺失,导致减产,甚至停产。
这种局面下,长江存储日子很难过,董事长陈南翔也忍不住说:依法合规买回来的设备连零件也拿不到,公平何在?诚信何在?如果要公平、要诚信,就应该在新的条件下把设备回购。
不过说实话,美国对长江存储的限制,真的是“一针见血”。
根据长江存储近五年半导体设备使用情况来看,其对海外设备依赖程度非常高,占比达到了84.3%,其中美国设备占比42.4%,日本设备占比29.5%,国产设备仅为15.7%。
不客气的说,长江存储先进的128层、232层工艺,就是在美、日、荷等国设备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种基础,就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它随时就会消失。
因此,下一步长江存储重点工作就是进行设备替代,将生产线的进口设备替换成国产设备,这需要我们的设备厂商加大研发,早日实现国产替代。
在设备问题未解决之前,长江存储涨价也好、降价也罢,其实对整个市场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它的话语权实在太小了。
那么,如何让它拥有话语权,定价权,让我们使用上安全、物美价廉的存储芯片呢?这需要产业链的共同的努力,而作为消费端的你和我,购买国货、使用国货,就是最大的支持。
最后,我想说的是,国产芯片的崛起,是为了让世界芯片格局更加合理,芯片价格更加合适。
国产芯片质量好、有技术、性能强,它不应该只是白菜价,它需要通过价格调控,提现它应有的价值。
我是科技铭程,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