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咱们继续围绕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细节,进行剖析。
咱们要聊的话题是,为什么整个追比国库欠款期间,只有魏东亭被逼死了。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很平常,甚至有点low。可是如果细细剖析的话,却又能解读出一些新的内容。
话说,追随了康熙多年的老臣魏东亭,拖欠了国库35万两银子。
单就数额来讲,魏东亭的这个“老赖”行为,不可谓不惊人。
当胤禛开启追比国库欠款工作后,魏东亭如同没头苍蝇一般,多方寻求解决门路,却毫无进展。
最后,因为无力还款,魏东亭不得不以白绫悬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魏东亭是自身暴雷了,又无法收场,只好以命抵债。
其实我们仔细剖析其中的来龙去脉的话,会发现,造成魏东亭最后自杀的,不单单是因为欠款,还有很多别的因素。
首先,在追比国库欠款工作还没有正式开启之前,魏东亭就不小心成为了这场风波的“出头鸟”。
康熙正酝酿安排皇子追比1200万两欠款的时候,众官员聚集到八阿哥府上寻求解决办法。其中,魏东亭的表现最为积极、呼声最高。他带头拦住八阿哥等人,想让八阿哥给指条明路。
九阿哥忙替八阿哥解围,提议让这些官员去朝阳门码头给办差归来的胤禛摆接风宴,以拉拢胤禛。
九阿哥这番话是对着魏东亭说的,而他也当场应允了下来。
相当于是魏东亭自己把这个提议承揽了下来。
无形中,魏东亭又成了朝阳门码头那场接风宴的幕后组织者。
为什么此时魏东亭会甘愿张罗这原本和他没有关系的事情呢?
一方面是欠款的压力使然。
另一方面,魏东亭此刻在心态上,还有一种自认为追随了康熙多年、是康熙最信赖的老臣的优越感。
所以,他“天真”地以为凭借自己在康熙心目中的“元老”地位,外加自己组织起来的官员集体表达诉求,必然能够引起胤禛甚至康熙的重视,进而他们对自己所拖欠的款项,会给予一定的照顾。
令魏东亭没想到的是,他的这一系列行为,除了让自己拖欠国库35万两银子的消息,广为世人所知之外,并没有任何卵用。
显然,魏东亭低估了胤禛和康熙追比国库欠款的决心。
而他欠款的情况在闹得满城风雨之后,已然成为所有官员关注的焦点。
此刻,就算是胤禛或者康熙的确想给予魏东亭额外的关照,也无法实现了。
胤禛只能实事求是、依法对他催款,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退一步讲,胤禛和康熙已然得知“朝阳门码头闹剧”背后,是魏东亭组织张罗的,会对他的欠款行为格外开恩吗?
估计也不大可能。
再说句“事后诸葛亮”的话,假如魏东亭从最开始就一直保持低调,不带头闹事,不组织各种请愿行为,坚持到康熙主动拿出体己的银子帮他还款,那他还会走上绝路吗?
当然不会了。
其次,随着追比国库欠款工作的开展,魏东亭一不小心,又成为皇子之间相互倾轧、互相拆台的工具人。
作为曾经分管户部的皇子,八阿哥对于太子胤礽拖欠国库50万两的事实,以及暗箱操作的内幕了然于胸。为了给胤礽“挖坑”,又不想暴露自己,八阿哥让下人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大阿哥,坐看大阿哥“手撕”胤礽。
大阿哥同样为了不暴露自己,又偷偷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魏东亭。
魏东亭便跑到户部,大闹公堂。
老魏头在公堂之上和田文镜争得面红耳赤之时,难道他不知道他所举报的那几个人,其实是在替太子扛雷吗?
我个人的看法是,魏东亭是知道的。
只不过他几次向胤禛示好,却没有得到胤禛任何通融,这令他几近绝望。
因为他实在是没有任何渠道搞来35万两银子用于还款。
困难时刻,一分钱都可以逼到英雄汉,更何况是这样一笔巨额欠款。
所以,当魏东亭准备去田文镜那边告发黄体仁、肖国兴、司马尚等人的时候,已经抱定了想把胤礽欠款的内幕揭露出来的决心。
魏东亭赌的是,一旦胤礽也像他一样暴雷的话,50万两银子的欠款,对于胤礽而言也不是小数目。
如果胤礽无法还上的话,他必然会向康熙求情。只要康熙对胤礽放了水,其余百官的欠款也就可以暂缓一下。
然而,再次令魏东亭没有想到的是,太子胤礽为了还款,不惜拿几个重要的官缺进行变现,不动声色地解除了欠款危机。
此时,魏东亭非但没能解除自己的欠款危机,还把太子彻底得罪了,他自知自己除了一死,实在是没有更好的法子。
颇为讽刺的是,他的好大儿,还在忙着给姨太、小妾们花重金,打造精美的首饰,完全不顾老父亲的死活。
这可真应了那句民间俗语:“子若不如我,留财有何用?”
就拿这种资格老,没有本事,无政治资源的人,看你还🐮憋不...poo
不逼死魏东亭难道逼死你小编不成???[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