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胭脂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淡水鱼,和长江鲥鱼一样都是“国宝级”水生生物。胭脂鱼在我国的长江、闽江流域享有盛誉,长江上游所产最为著名。
在上个世纪,川江和三峡江段的渔民将胭脂鱼视为经济鱼类捕捞,这种鱼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嫩,是渔民眼中的“鱼种上品”。但自80年代以来,长江的野生胭脂鱼数量锐减,部分水域几乎绝迹,在长江禁渔期间,胭脂鱼也成了我国重点保护和放流的对象,但胭脂鱼面临的困局依然存在。
野生胭脂鱼搁浅湖北江边:可以排除“自然老死”日前,湖北宜昌的网友在江边游玩散步,意外在浅滩中发现了一条体色鲜艳的大鱼,看起来已死去多时。据观察,这条鱼的体侧遍布黄色泥斑并附有水藻,鱼体表面没有明显的外伤,全长估计在1m以上,体重约15斤左右。根据胭脂鱼的生长规律,这条鱼很可能已经性成熟。
野生的胭脂鱼数量稀少,非繁殖期一般不聚集,因而较为罕见,这位网友及现场游客都不认识这条鱼究竟是什么来历。
其实,胭脂鱼的外观极具辨识性,并且幼鱼和成鱼的外形差异很大:幼龄胭脂鱼的背鳍高高隆起,身体侧扁呈三角形,和长江扁鱼相似,此时被称为大凡三间;到了成年阶段,胭脂鱼体型延长,背部凸起幅度减缓,全身变成鲜艳的胭脂红色、紫色或黄褐色,两侧各有一条贯穿头尾的深色条纹,此阶段被称为黄排、火烧鳊、紫鳊。
但野生的胭脂鱼具有底栖习性,主要以无脊椎动物、螺、蚬等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会摄食附着在石块上的硅藻、丝状藻和植物碎屑,一般不会游到浅滩处。网友发现的胭脂鱼不仅裸露在浅石滩上,而且体表看不出渔网缠绕、鱼鳞脱落的痕迹,因此有人提出了这样一条猜测:长江禁渔带来生态改善,这条胭脂鱼很可能是“自然老死”的。
但事实很可能与猜测相左。据资料记载,胭脂鱼的寿命可达25年以上,最大体重可达100斤,体重15斤远不是胭脂鱼的体型极限。排除“自然老死”,这条胭脂鱼的死因还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有可能是意外搁浅。常见的草鱼、青鱼、鲢鳙属于圆筒型或纺锤形鱼类,背腹/体长比值小,在浅滩中的逃逸能力强,集群时很少会搁浅。但胭脂鱼个体巨大,背腹高,体型侧扁,一旦意外搁浅,鱼体将无法直立,而是保持侧卧姿态,逃逸能力相对更弱。搁浅的原因则很可能和产卵有关,胭脂鱼喜欢在水质清澈、多砾石的江段产卵,鲤鱼、鳊鱼也有相似的天性。
野生胭脂鱼的搁浅事件还真发生过:2023年3月初,江苏扬州市油坊镇的一位村民就在扬中内港的浅滩处发现了一条搁浅的胭脂鱼,体长80cm,重12斤,幸得当地部门及时救助,最终这条搁浅的大鱼被放归长江。
第二,可能是患上了疾病。野生的胭脂鱼生存能力强,鱼种活力好,体质健壮,不易发病,但很多胭脂鱼来自于人为放生和放流,这些人工培育的鱼种在体质上不如野生的幼鱼,在长江的水环境中有可能患上疾病,比如肠炎等内发性疾病,在外观上很难看出异常。
至于其他情况,例如人为电鱼导致的死亡,可能性则相对较低。据网友反映,胭脂鱼搁浅地点周围并没有发现其他死亡的鱼类,现场情况不符合电鱼的特点。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性,这类现象都提示我们:在长江禁渔期间,野生的珍稀鱼类仍然面临困境。
长江胭脂鱼:自然繁殖陷入困境胭脂鱼是一种极具长江特色的淡水鱼。历史上的长江是我国的“国民鱼库”,捕捞产量曾占全国淡水鱼的60%以上,渔获中不乏胭脂鱼的身影。
在被列为保护鱼种之前,胭脂鱼的身份是长江的食用鱼,其肉质特点是粗脂肪含量适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占35.54%,风味相当鲜美。根据四川省宜宾市渔业社在1958年的统计,闽江的胭脂鱼在渔获物中占13%以上,种群资源相当丰富。20世纪60年代,宜宾扁窗子库区的胭脂鱼仍能维持13%的占有率,但70年代中期便骤降至2%,渔业效益不复当初。
2008年,长江上游的胭脂鱼几乎绝迹,全江仅有零星的误捕报道。胭脂鱼的困境和中华鲟一样,主因是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阻隔了亲鱼的产卵通道,野生种群无法通过自然繁殖维持繁荣。
保护胭脂鱼,首先是要加强对繁殖习性的研究。经过野外调查,科学家发现野生胭脂鱼性成熟较晚,雄鱼5龄、雌鱼6龄以上发育成熟,每年3~4月为繁殖期,最佳繁殖水温为18~20℃,雌鱼的甩籽行为多出现在清晨。
自然繁殖蕴含种群繁荣的密码,但单凭自然繁殖还不够,人们还需要根据胭脂鱼的产卵特点展开人工繁育,这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同样是洄游性鱼类:长江鲥鱼人工繁殖失败,胭脂鱼意外成功胭脂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这种鱼类的繁殖习性特殊,繁殖生理学鲜为人知,人工繁殖普遍艰难,长江鲥鱼就是典型例子。
长江鲥鱼是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原本在每年4~5月进入长江洄游,一路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市,渔汛规模壮观,70年代的渔获量最高达1575吨。鲥鱼的洄游季因此造就了长江下游的“标志性渔汛”。
但从1974年的登峰造极到1987年的全面禁捕,鲥鱼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80年代就已处境堪忧。我国专家预感形势不妙,在1982年集中采集野生的长江鲥鱼,人工培育了3万条幼鱼。一方面,野生鲥鱼凤毛麟角,性别比例失调至1:5、1:6,繁育亲本难以持续采得;另一方面,人工驯养又导致既有亲鱼体质弱化,鱼卵质量衰退,幼鱼的存活率普遍很低。
直到1997年,鲥鱼的繁殖仍未获得成功。2000年以来,长江中再未出现过鲥鱼的踪迹。
同样是洄游性鱼类,胭脂鱼的繁殖也没有想象中容易。在1972年,我国学者就对胭脂鱼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尝试,但直到2000年,繁殖技术依在探索阶段,繁殖效果并不理想。
我国学者万松良尝试对一组驯养了8年的胭脂鱼人工催产,最终获得43600粒受精卵,受精率约80%,出苗率约86%。业内认为,胭脂鱼繁殖的难点在于有效催产期短,平均只有3~5天,一旦错过关键时期,催产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败。另一个难点是胭脂鱼的仔鱼体质脆弱,刚出膜后游泳能力低,容易侧卧堆积,此时的死亡率最高。
人工繁殖还存在其他难点,比如:受精率波动很大(10%~98%。),胚胎畸形率高(15%~65%)。在自然环境中,亲鱼会精心选择产卵场的环境,环境条件优,鱼苗适应力好;而在人工条件下,雄鱼的质量、水流速度、水质参数、雌鱼的肥满度等都会影响繁殖的效果。
幸运的是,胭脂鱼的种群数量比鲥鱼更多,产卵量可观,我国已熟练掌握胭脂鱼的高效催产技术,“三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显著提高。2022年,重庆万州区的胭脂鱼繁殖场将1000万尾幼鱼放流到长江中,既体现了规模化的繁育能力,又帮助了自然种群恢复、扩建。
总结长江禁渔为野生鱼提供了绝佳的繁衍时机,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强。对于胭脂鱼等洄游性鱼类,人工繁殖是有效的保护措施,但自然繁殖的价值仍不容忽视,实际作用也不可替代。
长江鲥鱼、鳤鱼等珍稀鱼种尤其如此,野生个体稀少,目前只能寄希望于自然繁殖。随着长江水质的提升、生态的优化,消失的“神秘物种”有望重现长江,改善栖息地和产卵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