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测控所获中国商飞银奖,默默无闻也有大贡献

清风拂柳暗 2025-03-25 16:37:02
咱们先说个事儿,测控所拿了个奖,中国商飞颁的,年度优秀供应商银奖。听起来挺官方,对吧?但仔细一琢磨,这事儿背后有点意思。

一方面,这说明咱国产大飞机C919的供应链越来越靠谱了,测控所提供的驾驶舱门监视系统、机载娱乐系统这些玩意儿,那可是飞机上不能少的。能拿到银奖,说明东西质量过硬,服务也到位。这当然是好事,说明咱们的航空工业在进步。但另一方面,我琢磨着,这“优秀供应商”的评选,背后也藏着不少“潜规则”。你想啊,能成为中国商飞的供应商,那得经过多少轮筛选?

背后是不是也得有实力、有关系?这奖拿得风光,但谁知道为了拿到这个资格,前期付出了多少努力,甚至是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吗?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话是没错,但问题是,这种“优胜”的标准,到底是谁定的?

是不是真的公平公正?那些没有拿到奖的企业,难道就真的不如测控所吗?恐怕未必。也许只是他们更擅长“搞关系”,或者更懂得“迎合”客户的需求。你看,测控所为了保障C919的批产交付,那可是“集中一切力量、统筹一切资源、克服一切困难”。

这话说得,听着就让人觉得压力山大。咱们的工程师,为了大飞机事业,那是真的拼了命。但问题是,这种“拼命”的状态,是不是可持续的?是不是健康的?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工程师的奉献精神”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研发投入是不是足够?我们的工程师的待遇是不是合理?我们的工作环境是不是人性化?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仅仅靠着“奉献精神”来支撑,那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再往前想想,咱们国家的大飞机梦,那可是几代人的心血。

从运-10下马,到C919首飞,中间经历了多少坎坷?这背后,既有技术上的难题,也有体制机制上的束缚。与普遍认知不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大飞机事业,不仅仅是航空工业的问题,它涉及到材料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测控所的获奖,仅仅是这幅宏伟蓝图中的一个小小的注脚。所以,与其沉浸在“喜迎硕果”的喜悦中,不如冷静下来,思考一下,我们的大飞机事业,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我们的航空工业,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回到开头,测控所拿了个银奖,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好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稿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大飞机事业中来,要让更多的工程师,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要让我们的航空工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才是对“携手逐梦、喜迎硕果”最好的诠释。毕竟,真正的“腾飞画卷”,不是靠一个银奖就能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终实现。让翱翔蓝天的C919,飞出创新发展新高度,让振翅高飞的中国大飞机事业向实向远奔涌不息,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