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式和201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斗机梯队中出现了国产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的身影,引起了国外高度关注。
歼16是在歼11B/BS基础上改进研制的国产双座、重多用途战斗机,具备空空作战、空面作战等作战能力。
歼16飞机于2009年6月获得立项批复,当年完成飞机的总体方案设计与评审。
歼16飞机由沈阳所负责设计,沈飞负责制造。

在歼16飞机研制中,面对指标要求高、关键技术多、研制周期紧的挑战,沈阳所和沈飞协同创新,通过采用全三维设计手段,使发图周期和飞机部装及总装研制周期较以往明显缩短。
歼16飞机的设计、试制以及成品研制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按节点完成了研制任务。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歼16战斗机可以挂装多型空空、空面武器,执行空中拦截、空中突击、空空/空面超视距精确打击等任务,是我军进攻作战和防空作战的主战装备。
歼16飞机在歼11B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采用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使飞机的技/战术性能指标和综合作战效能显著提高。
歼16战斗机投入使用,为我军的空中武器又增添了一型重要装备。

至此,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项目走出了一条航空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实现了中国在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方面的历史性跨越。

歼11战斗机的发展源于引进苏-27CK战斗机生产线;选择了中国航空工业缺三研制整验、但我国军队又十分急需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既及时满足了部队的使用需求,又很好地弥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技术空白、使我国在重型战斗机发展方面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引进国外技术与国内使用、发挥国内特长紧密结合。
在引进苏-27CK生产线生产许可证时,既考虑了军方的使用需要,又兼顾了带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需求。
引进苏-27CK生产线时,没有引进机载武器、标准件、通用件和部分机载设备;通过使用国内已有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成果,保证了部队使用。
在歼11飞机系列化发展时,很好地将国外先进的机体技术与国内的材料、航电、机电、武器产业充分结合,带动我国航空工业全面提升在设计、试验试飞、制造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能力。
紧密结合军方的使用需求,大胆地把国内通过技术攻关和预先研究取得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产品及时集成在改进改型的型号中。
在歼11B、歼11BS和歼16等新机发展中,通过配装国产“太行”涡扇发动机,带动了国产发动机与飞机协调发展;同时通过选用国内新研的综合航电系统、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新型机载武器装备等新产品,不断提高歼11系列飞机和歼16飞机的性能和水平。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