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病退、退职全面取消,职工新津贴按月领取

胡铿铿 2025-02-18 23:58:14

“老王,听说病退政策要取消了,以后咱们要是病了干不了活,咋办?”

“别急,听说有新政策,叫‘病残津贴’,好像更灵活了。”

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迎来重大变革——病退、退职政策全面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病残津贴”,很多人心里都没底,病退取消了,退职没有了,以后靠什么养老?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新政策到底有啥不同,职工养老还能靠什么。

病退和病残津贴的区别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暂行办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病退:以前,职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需满足年龄和缴费年限(男性50岁、女性45岁,缴费满15年)才能申请病退养老金。

病残津贴:新政策取消了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限制,只要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就能按月领取津贴。

简单地说,病退、退职政策不是完全取消了,而是升级成病残津贴,它的覆盖面更广,门槛更低,灵活性更高。

病残津贴怎么领?

病残津贴,不是说病了、残了就能领,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申请和认证后才可以享受。

1. 申领条件:未达到退休年龄,经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鉴定结论在一年有效期内。

2. 申领渠道:通过人社一体化窗口申请,支持本人或委托他人办理。

3. 申请材料:身份证、户口簿、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社保卡等。

4. 待遇领取地:参照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确定,优先户籍地或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

可以看出,病残津贴的关键在于丧失劳动力鉴定,只要拿到鉴定,再按流程走一遍即可享受津贴。

病残津贴能领多久?

与养老金不同,病残津贴是有限制的,要根据社保缴费年限来计算。

1. 缴费年限不足5年:一次性领取12个月津贴。

2. 缴费年限5年以上:每多缴1年,增加3个月津贴。

3. 部分特殊情况:恢复缴费后再次申领,需重新计算领取月数。

需要注意的是,达到退休年龄、恢复缴费、未通过复查鉴定或死亡等情况下,都会停发病残津贴。

对职工的影响

相比此前的病退政策,病津贴不管是在补贴力度上,还是在覆盖人群上都有明显的加强。

1. 覆盖面扩大:不再局限于国企或集体企业职工,所有参保人员都能申请。

2. 门槛降低:取消年龄和最低缴费年限限制,更多人能享受保障。

3. 灵活性提高:职工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能更快获得经济支持。

4. 衔接更顺畅:病残津贴与养老保险无缝对接,确保职工权益不中断。

可以说,这是国家社保对劳动人民的又一次福利馈送,大笔津贴慷慨发出,保证劳动者在意外出事后的基本生活。

职工养老还能靠什么?

其实,除了病残津贴,职工养老还有以下几重保障: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可领取养老金。

企业年金:部分企业为职工提供补充养老保障。

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提前规划,增加养老储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障体系也在不断优化,病残津贴的推出,标志着国家社保政策向更灵活、更普惠的方向发展。在未来,职工养老会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43

胡铿铿

简介:写你我身边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