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广德的一个老小区搞了个大新闻“自主更新”。
简单来说,就是小区居民同意自筹资金在原址拆除重建,把老房子拆掉后再建成新房子,这样小区的居民就不用买新房了。
这消息一出,立马引发了热议。
很多人都在问: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不用再为买房发愁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自主更新”到底是怎么回事,它能不能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新出路。
.01楼市现状:买房难,住房难虽然说现在的房价已经有明显的下跌,部分地区的小区房价已经跌到2015年前的价格了。
但这个价格,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是无法超越的梦想,想实现买一套房子,仍然要掏空2.5个家庭的钱包,将几代人的积蓄全部掏空,还要向银行贷款,才能实现住房梦。
即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买不起房,只能租房住。
还有就是,虽然房价下跌了,但挣钱却越来越难了,消费水平却在不断上升,老百姓想存点钱买房子是越来越困难的事。
而另一方面,很多老小区由于年代久远,设施老化,居住环境越来越差。
这些小区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面临着住房条件差、生活不便的问题。
对于这些人来说,根本买不起房,还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圈,但又想改善居住环境。
所以,楼市的问题不仅仅是房价高,还包括如何改善现有住房条件。
而安徽广德的“自主更新”模式,似乎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02什么是“自主更新”?所谓“自主更新”,简单来说,就是小区居民自己组织起来,通过自筹资金在原址拆除重建。
像安徽广德这次试点的小区是建于1979年,房屋共2栋楼房(1栋3层、1栋2层)及若干平房,位于老城区核心位置。
该小区的房屋已经居住了几十年,属于老旧小区,其中的部分房屋经相关部门的鉴定后,确定为危房,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原居民对其改造意愿非常强烈。
在2024年5月,经街道、社区组织召开多轮住户更新意向会议,全部16户居民均同意自筹资金在原址拆除重建。
也就是说,小区的拆迁和重建大部分资金由居民自掏腰包,即按照业主自筹、政府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居民按2200元每平方米自筹资金并全部筹集到位、占总成本的84%;政府支持政策补助16%。
在自筹资金时,原住户的出资额与房屋面积挂钩,但平均下来每户均出资21万元左右,从而实现从现有每户70平方米至75平方米扩大到95平方米。
并且,也实现了由原旧房,换成重建后的新房子梦想。
可以说,这种模式不需要开发商介入,居民自己决定怎么建、建几层,最终实现居住环境的提升。
建造完成后,旧小区变成新小区,原有居民实现了不为买新房子在而发愁。
因此,原小区的居民都说“这个‘自主更新’项目好,能实现从‘老破小’变‘小洋房’的梦想,真是‘鸟枪换炮’了。”
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
1、 成本低:相比于买新房的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来说,“自主更新”的成本要低得多,平均下来只要21万左右就能住上90平左右的新房子。
2.、灵活性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决定项目的内容和程度。比如,从提出申请、改造方式、建设方案、筹资模式和标准、选房方法以及后期的项目备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均充分征求业主意见,由广大业主参与决定,真正坚持业主的事情自主办。
3、 社区凝聚力增强:自主更新需要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协商,这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关系。
4、避免搬迁困扰:很多老小区的居民不愿意搬离熟悉的环境,自主更新让他们可以在不搬家的前提下,从而实现了住新房的梦想。
“自主更新”的好处
从安徽广德的案例来看,“自主更新”模式确实有很多好处,不仅对居民个人有利,对社会整体也有积极影响。
1.、缓解住房压力
对于很多买不起新房的老旧小区居民来说,“自主更新”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改善居住条件的方式。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新房,但通过自主更新,他们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2、 减少资源浪费
如果是单纯的开发商建新房子,开发商是将利益最大化,不会完全按照购房者的想法来建房的,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而“自主更新”建房,全程由业主参加,在设计时会充分考虑原业主的实际需求,然后会根据实际需求来建房,直接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说,“自主更新”是一种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式。
3、促进社区治理
自主更新需要居民之间的合作和协商,这有助于提升居民的自治能力,促进社区治理。
通过共同参与改造,居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减轻政府负担
相比于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自主更新更加灵活,政府只需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就能实现老小区的改造。
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提高改造效率。
5、房屋质量更可靠
项目备案、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确定,均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并全程参与进来,这样就不用担心有工程质量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由原业主挑选出来的,并且在整个新建过程中,原业主还是全部监督的,工程质量自然要比开发商所建的要好很多。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这种模式这么好,未来会不会大面积推广呢?
答案是:有可能,但还需要克服以下这几点困难。
1、居民意愿问题
自主更新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但并不是所有居民都愿意参与。有的居民可能觉得这样做麻烦,有的则可能对改造方案有不同意见。
如何协调居民之间的利益,是自主更新面临的一大挑战。
2、资金问题
虽然自主更新的成本比买新房低,但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果政府补贴不足,可能会影响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3、 政策支持问题
自主更新虽好,但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比如,如何简化审批流程、如何提供资金补贴、如何确保改造质量等,都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
4、技术和管理问题
自主更新涉及到建筑改造、资金管理、施工监督等多个环节,如何确保改造过程顺利进行,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来总结一下:
安徽广德的“自主更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改善住房条件,不一定非要买新房。通过居民自主合作,老小区也能焕发新生。
虽然这种模式还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政策的完善和居民意识的提升,希望未来在更多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