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里的情绪和资料是什么?

二牛倍儿爽 2023-08-17 23:39:19

关键词:情绪 资料 李敖 茨威格

海量信息泛滥的时代,真假难辨的时代,群体声音嘈杂的时代,真情逐渐缺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很难做一个纯粹的人,多元化表象的背后是群体趋同的选择。与其随大流去搜罗各种资料,换不同角度去描述、解读那些被大家关注的热点事件、人物、话题,还不如用心记录一下我眼中的小世界、小人物、小故事;让那些不被提起、经常被忽视的故事在互联网的信息流中留下记忆。在此过程中,我的独白若能引起大家共鸣或启发某人思考与改变,我会感觉很荣幸。

前段时间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街头采访视频,采访的问题是“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现在的生活”。因为是在街头,受访者都是在城市一角忙碌的底层人民,有摆地摊的大妈、清洁工阿姨、外卖小哥、职场打工人、年轻男女。他们的回答是:忙碌、很累、无聊至极、烦躁、一团乱麻。

相信这些词语概括了多数人的生活现状,谁的生活不是这样呢?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暗淡无光?

我在心里这样问自己,也在寻找一些答案。与社会底层相比,那些身居庙堂、大富大贵之人同样也忙碌劳累;至于暗淡无光,是跟光鲜亮丽对比之后的结论,并不是对生活现状的真实描述。要是跟生活在饥饿、贫穷、战争地区的人比较,黯淡无光是一种幸福。

由此看来“暗淡无光”是一种中间态,是多数人的生活常态……若安于常态,不寻改变,在命运的齿轮转动下常态会被打破,时间维度会让眼前的常态生活贬值。

李敖对文字创作者的内容有个分类,一种是情绪,另一种是资料。所谓情绪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描写主观感受,就像我前面写的那些话,多数是情绪而不是资料;而资料就是描述事实,或者依据客观事实做出理性分析,从而表明观点,这样的文字内容在我看来也是可以归为资料的。

纯情绪或者纯资料的内容都是乏味的,只有情绪描述的文字是空洞的,而只有事实记录的资料是枯燥且冰冷的。人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吃瓜、八卦,正是因为故事八卦背后既有事实又有情绪,这种两者兼备的特性符合人类天性,听故事的感觉一定是“爽”的,听故事的时候脑子里肯定多巴胺在分泌,尽管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但以其他让人“爽”的事情类别,基本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情绪+资料最好的文字呈现形式是什么呢?大概就是小说吧,或者人物传记。前段时间我在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昨日世界》,那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或者更准确的讲是一本回忆录。茨威格以时间为轴,回忆了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自己的经历、自己眼里的欧洲和世界。

茨威格的文字很精妙,文笔细腻优美,他以第一人称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一战前宁静祥和的欧洲,带大家进入崇尚艺术、戏剧的奥地利,带我们游览欧洲,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了解纳粹统治时期犹太人的流亡生活,带我们从欧洲走到美洲,带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带我们穿越时空回看那段历史。我第一次读茨威格的书就被他的文字功底和笔下故事折服,我喜欢他的作品,特别是张玉书先生的译本。

从开头一堆牢骚话到最后以介绍茨威格的作品结尾,看似前后完全没有关联,实则是“情绪”和“资料”这两个关键词将前后内容串到了一起。很奇妙,李敖和茨威格这两个人本没有任何关联的人,只因我个人喜欢他们,竟然能在这里将他们放到一起讨论,我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喜悦。

今天的独白到此为止!2023年8月16日 0:04 公众号:三鸿独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