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最大的问题是马匹巨大的物资消耗和动辄伤病的损失率

豆豆评过去 2024-09-11 04:57:35

再来说说骑兵和步兵的兵种相克问题(下)

在前文我们说过了,骑兵相对于步兵的机动性优势,是在百八十公里的近距离。到了二百公里左右的紧急机动极限距离,骑兵就不占优势了。至于说是到了几百公里以上的远程战略机动以后,步兵其实是需要等待骑兵的。

七、消耗巨大的骑兵

而以上这些情况,还是不用考虑后勤的情况。如果是要加上后勤的话,骑兵就更不是个儿了。在很多网友眼里,骑兵是不需要补给的:马饿了可以吃草、人饿了可以喝马奶,人马不眠不休动辄转战千里……说真的,你们这些人是中了前些年地摊文的毒了,以为战马都是核动力环保无污染的,而且以为它的维持成本很低。

但是实际上,马匹不仅需要吃草料,而且还需要补充大量的粮食,战时甚至还要吃鸡蛋等蛋白质补充体力。早在汉朝时,匈奴人就喜欢用小米给战马增加力量。而按照近现代军队的供给标准,这马匹吃的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1.洋马每匹每天共计草料15斤,料米5斤。

2.骑兵战马、驮炮、通讯等骑马,每匹每天草料13斤,料米4斤。

3.普通骑马每匹每天草料13斤,料米3斤8两。

4.驴每头每天草料9斤,料米1斤。

5.奶羊每只每天草料6斤,料米一斤。

这马料一天就是20斤,再加上骑兵每天也需要约3斤粮食,这一个骑兵每月就需要吃掉23*30=690斤。这要是养活10000骑兵,那一个月光是粮食草料就是690万斤!而在古代战场上,骑兵的粮草消耗量更大,欧洲军队的高大战马每天甚至需要10.8斤的谷物和12.6公斤的干草,如果加上骑兵自身的消耗,每人每天就得吃10.8+12.6+3=26.4斤东西。

而一个步兵敞开吃,一天也不过是吃3斤左右,仅此一项的运输量,骑兵就是步兵的8.8倍。所以有人拿骑兵去和人家的车骑混编部队比消耗,甚至想着靠后勤熬死步兵,那不是纯找虐吗?到时候是你先断粮,还是敌人先断粮啊?

八、蒙古马照旧需要吃粮食

当然了,这时候有人会拿出蒙古骑兵的例子,说蒙古马得天独厚耐粗饲,在野外可以吃野草啊。但是很遗憾的是,蒙古马也是马,不是什么跨越时空的另类异形,因此它们的生理结构也和一般的马毫无两样需要吃的东西一点也不少。马的胃一般容量是15升左右,一匹马每天需要吃相当于自己体重2%~5%的草料才能维持消耗。蒙古马的体重在270~350公斤之间,那么自然每天也要吃十几斤的草。

而最关键的是,野草能够提供的能量有限,而且很难消化,再加上马匹的消化能力非常一般,要想靠吃草就吃饱的话,就要每天用20个小时来觅食才行——那就啥也不能干、整天光吃草了。所以草料虽然重要,但是根本无法代替粮食的。而在实战中你也没时间割草,也没那么多兵力去割草啊——至于在敌人不远处大喇喇的放马,就不怕敌人骑兵偷袭吗?所以除非你有必胜的把握,而且面对的是胆小如鼠早已经被打怕了的敌人,不然这么做就是找死。

所以实际上,蒙古马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还需要吃大量的粮食。过去的蒙古大军要出征以前,首先需要准备的就是大量的草料,以及数量巨大的粮食。比如在1307年,刚刚继位的元武宗,就要求河北等地的农民给漠北马场的马匹提供杆草,同时还要求所有大都路的居民提供粮食——当时他大军中的94,000匹战马,就需要准备多达15万石的粮食。这平均下来每匹马,就需要150000/94000=1.6石粮食。元朝一石米等于182斤,相当于每匹马要吃182*1.6=291.2斤粮食。这些粮食哪怕是按照每天4斤的低标准,也不过能够维持73天而已。

而除了粮食以外,马匹还要消耗大量的食盐。按照现在畜牧学的统计,休息中的马每天需要25克盐;中等劳动强度下的马匹,每天需要55克到65克盐——美国那边研究论文表明,战马速度比赛或者耕地啥的劳作时,一天要补充2盎司约58克盐。至于长途行军和作战这种高强度劳动的时候,战马每天甚至需要上百克盐——美国人甚至喂到7盎司,也就是200多克盐呢。

而总所周知,食盐在古代可是一种战略资源,不仅稀少而且价格昂贵,这一匹马一天就需要1-2两盐,真的是一笔极大的负担了。

九、动不动就死给你看的战马

而战马除了是一种消耗巨大、而且维持成本很高的动物之外,它们还是一种非常脆弱、非常容易生病的动物。哪怕是以“耐粗饲”著称的蒙古马,也需要常年提供小米和盐:

“所牧国马,岁给盐,以每月寅日啖之,则马健无病”。换而言之,一旦少了细粮和食盐,那马儿可就要生病啦!

所以实际上,马匹是一种既不耐冷又不耐热、非常神经质、需要精心照顾,一有疏忽动不动就死给你看的动物。除了需要精心饲养之外,无论是酷寒还是酷热环境,都会使马匹受到严重的伤害,在酷热气候下马匹需要大量的水,在热带和沙漢条件下马匹容易生病。马匹在未封冻的雪地上行进相当困难,气温一旦低于零下16度就会成批成批地死去。

正常来说在一场战争中,就会有17%的马匹死于劳累,另外有75%马匹死于胃病和跛足。在古代时候一次出征几万匹骡马,回来死得只剩十分之一的情况,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中,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5万骑兵北击匈奴,当时仅跟随骑兵部队的步兵有好几十万(步兵转者踵军数十万)。而哪怕是这样的补给条件,汉军的战马损耗量仍然十分惊人。据朝廷的统计,此次出击公家出动的、以及私人自己带的战马共有14万匹,而最终回到边境的战马只有3万匹,一战就损失了11万匹战马。

而哪怕是到了现代喂养和医疗条件下,马匹的战时损失率仍然接近一半:

以侵华日军的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在1938年1月的马匹现况为证:其马匹定数 1506匹, 现在数 816匹, 减耗率为46%。而各种原因的废毙马,加起来合计就有635匹,其中过劳329匹。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只打了两个多月的仗,这一半的马没了。如果要补充,也得等到战事结束才有可能。

所以说这所谓的骑兵,其实是一种昂贵的一次性兵种。一场大战下来,一大半的骑兵就需要就地转职成步兵。这也是宋朝这样的朝代失去了养马地之后,骑兵就越打越少的原因了。

十、应该如何配置你的军团?

所以在骑兵这方面,其实是应该一人多马的。唐军骑兵平均一人双马,辽军和满清八旗兵都是一人三马,蒙古军队不仅普通士兵都平均有一人三马,精锐和军官甚至能够达到一人五马甚至更多。而这样的军队,也都是长胜之军,全都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画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人多马也大大增加了后勤补给的压力。以前面说的一人三马为例,一匹马需要空身行走畜养马力,一匹马要驮载盔甲武器帐篷等杂物,只有一匹马能够驮载粮草食物。按照计算,蒙古马一般能驮180-200斤,而一人三马每天就要吃10.8+12.6=23.4*3+3=73.2斤粮草,这点随身驮的东西勉强够吃三天的。

而哪怕是你就地转职成牧民,让蒙古马全都就地吃草,那么光粮食每天也要吃10.8*3+3=35.4斤,你也不过是能撑到五天半而已。就算你让马匹只吃4斤粮食,那每天也要消耗4*3+3=15斤,不过是能撑180/15=12天而已——所以实际上蒙古军队能够长期持续作战,其实靠的是杀光抢光的蝗虫战术,绝不是什么田园牧歌式的野地牧马:

蒙古大军能够解决补给问题,其实靠的是每到一地就杀光抢光的政策,再加上把壮丁强制编入“签军”的做法——也就是把敌人的青壮平民全部抓走,让其担任自家的辎重部队,平时负责运输补给、打仗冲在最前面送死。至于什么吃野草喝马奶的故事,那就纯粹是偶尔为之,然后拿来当常态骗外行的而已。

至于到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远征,那蒙古人其实靠的是“搬家”。在这些时候,蒙古军基本上每1万士兵出征,后面就会带上5万左右的家眷,他们负责赶着马群羊群,拉着装着蒙古包和食物的车子,一路上沿着水草丰美的草场前进。当前方将士们打仗的时候,这些妇孺老弱就负责放牧割草,把马匹养得膘肥体壮的。

所以事实很清楚了,这骑兵虽然好,但其实是一种很脆弱而且消耗巨大的兵种。按照一般算来,养活一个骑兵的费用和需要的物资,至少能够养活六个步兵。至于一人三马的骑兵,那消耗的资源甚至可以相当于十几个步兵了。所以除了极少数游牧民族,哪怕是有这个国力和钱财的强国,也不会只培养骑兵,而是用这些钱养活更多更强大的混编军队:

假设你有能养15万骑兵的金钱和资源,那么你实际可以换成5万精锐骑兵,外加50万的步兵和车兵。或者是10万骑兵,加上配属战车的25万步兵。而不用说,这种步、骑、车的混编军团,才是真正能够所向披靡的大军。

1 阅读:184

豆豆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