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粲:从小吏出身,官至太子太傅,却因坚持嫡庶之分被谗害致死

岁月静好人 2025-02-05 09:56:04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三国吴大帝赤乌年间(238—251年),孙吴爆发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间的二宫之争。太子太傅吾粲仗义直言,明辨嫡庶,结果被孙霸等诬陷,竟被下狱处死。

吾粲游戏图

一、起身孤微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吾粲出身于孤微之家,即低微贫贱、没有背景的家庭。但他长得器宇不凡,在他几岁时,城中一老太太看到他,对他老娘说:“好好培养吧,这娃可是有卿相之骨啊。”意思就是,这孩子长大后可高居三公九卿之位。

吾粲长大后 ,在乌程县做了一名小吏。当时随孙策开拓江东的宗室孙河为乌程县长,他见到吾粲,对他很器重(参见孙河篇)。后来孙河做了将军,可以自己选拔任用下属官吏,他就表奏吾粲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丞,后又升为长史。

吾粲在这两任上,都很有政声。他虽出身贫寒,但与同郡陆逊、卜静比肩齐名。陆逊不用多说,后官至孙吴上大将军、丞相,卜静因博览群书而闻名江东,后官至剡县(今浙江嵊州)令,可惜三十二岁而卒。可知吾粲年轻时已是声名鹊起。

赤壁之战后,孙刘两家进入蜜月期,刘备表奏孙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参见孙权篇)。此时孙权召吾粲为主簿。后吾粲外任山阴(今浙江绍兴)令,再入朝为参军校尉。

吾粲后进入孙权权力中枢

这样,吾粲在军政两方面,都经历练,而且进入孙权权力中枢。

二、洞口救难

吴王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东征,夷陵之战爆发。

击退刘备后,已称魏帝的曹丕以孙权非真心归附,兵分三路南犯:以曹休督张辽、臧霸、贾逵、王凌等出洞口(在今安徽和县),以曹仁攻濡须(在今安徽含山),以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攻南郡(治江陵,即今湖北江陵)。是为第三次濡须之战,东线战斗又称洞口之战。

孙权方面,以前将军吕范督领五军拒曹休,以濡须督朱桓敌曹仁,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往救南郡。时吾粲和奋武将军贺齐等一起在东路拒敌。

一天夜里,东路军遇大风,船只缆绳被扯断,漂落江北,魏军趁势出击,江东水师或被俘或沉溺,一些落水的士兵,攀缘未沉的大船,大声号呼。船上的官兵害怕人多船覆,都用戈矛刺击水中兵士,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和将军黄渊让船上人把落水者拉上来,手下人说,船超载必定会沉没,吾粲大叫道:“船沉了 ,我们一起去死。兵士陷入绝境,我怎能舍弃他们!”由此吾粲、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洞口之战吾粲义救百人

后魏中路军曹仁被朱桓五千守军大败,西线曹真军也久战无功,于是魏军全线撤退(参见曹休篇)。

退敌回师后,吾粲升为会稽(治山阴)太守。

在此任上,吾粲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即郡内主掌人事的佐吏。谢谭却称病不就,吾粲就对他说:“应龙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善鸣为贵,先生为什么一定要隐形天外、潜鳞于深渊呢?”至于后来谢谭是否被说动,历史未记,故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后来招募起许多人马,被拜为昭义中郎将。

之后,吾粲与安南将军吕岱一道,平定境内山越,后又入朝任屯骑校尉、少府,终位至九卿。

三、因正受谗

后来,孙权拜吾粲为太子太傅,即太子孙和的老师。

但晚年的孙权转向昏聩。大帝赤乌年间(238—251年),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之间的二宫之争爆发,孙吴朝臣也一分为二,各拥一方,其中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原名朱绩)、尚书丁密(后改名丁固)等宗事孙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等党附孙霸。

孙吴二宫之争致朝臣分裂

作为太子之师,吾粲仗义直言,明辨嫡庶,提出将孙霸调出朝廷驻守夏口(今湖北武汉),并将孙霸心腹杨竺调离京城建业(今江苏南京)。他还数次将情况转告陆逊,陆逊当时驻守武昌(今湖北鄂州),他接连数次上表谏争,由此吾粲受到孙霸、杨竺等人的谮毁陷害,竟被下狱处死。

后孙权又怀疑杨竺漏露了自己要改立孙霸的话,又把杨竺下狱处死。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孙和太子位,同时赐死孙霸,并将其党羽全寄、吴安、孙奇等诛杀,将杨竺的尸身扔到江中。孙权幼子孙亮则被立为太子,二宫之争至此结束。

但孙吴朝堂已被搅得一团糟,这也为其后期内部大乱斗埋下了伏笔。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