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迟迟
编辑 | 迟迟
开播才7分钟,收视率就在全国登顶,《六姊妹》这是开播即爆啊!
拍完等了快一年了,《六姊妹》终于在2月3日开播了,演员表上的梅婷、奚美娟、刘钧等名字一出现,观众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
这些人都是有名的老戏骨,有他们助阵,那这部剧就扑不了,这不,央视老早就给它留了黄金档。
之前是未播先火,如今一开播,《六姊妹》更是让观众惊喜不断!
刘钧这次演了慈父,梅婷还是大女主,奚美娟的扮相一出来,观众就跟着走到了那个年代。
就连曾经在《人民的名义》里,因为演技被骂得狗血喷头的陆毅,这次也改头换面,看来是参演了《人世间》之后,演技提升飞快啊。
本以为这些演员的加盟,注定会让《六姊妹》成为开年大爆的年代剧,结果她一出来,让观众险些弃剧!
有观众表示:这个角色是唯一的败笔,这满脸褶子,还能迷倒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大皖新闻】【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老戏骨被指尬演,网友:数她选角最失败别的先不说,年代剧的选角贴不贴脸,相信是不少观众追剧的首要标准,要是角色不合适,再好看的剧,观众也看不下去,就比方说丁勇岱。
他可是年代剧的老熟脸了,但同一个人,类似的演技,在不同类型的剧里,口碑也是天差地别。
他在《人世间》和《南来北往》都是无可挑剔,到了现代剧《好团圆》里,大家却看不下去了,就因为角色不合适。
所以哪怕是再牛的老戏骨,看过的观众也不会买账。
而在《六姊妹》里,就有这么一位,在国际国内口碑都不错的老演员,却因为一个不合适的角色,翻车了!
她就是剧中饰演梅婷的母亲的邬君梅。
对梅婷演女主,观众应该没有一个不赞同的,她演过的《父母爱情》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不少观众至今还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
而邬君梅演她的母亲,却有点不对了。
倒不是说邬君梅的演技不行,她毕竟是演过《末代皇帝》的“文绣”,国际上的演技大奖拿过不少,演母亲类型的角色,也有经验。
但邬君梅和梅婷搭戏时,却充满了违和感,观众一看就要跳戏。
因为她本人和梅婷只相差了9岁,在剧中却要演母女,强行演出年龄差,这就有点勉强了,有观众觉得,通过化妆改变一下不就行了吗?
别的剧里也有年龄差不够,特效化妆来弥补的成功案例,但说到化妆,这就牵扯到该剧的另一个槽点了。
邬君梅先从中年时期演起,脸上的褶子和法令纹,竟然都没有遮住,毕竟都59岁了,演奶奶都行。
这个妆造完全是扬短避长,不仅没有把邬君梅化小,反而把她的脸型拉得更长,显得又凶又刻薄,跟贤妻这俩字真不沾边。
并且更让人观感不好的是,她虽然有褶子,但皮肤太细腻了,完全没有劳动妇女的质感。
倒不是说演员要为了角色“毁容”,其实通过化妆手段改变一下,这应该也不难,但剧组明显是没有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所以才使得邬君梅整体的造型,充满了槽点,而外在因素如此差强人意也就罢了,这次连她的演技也变得拉胯了。
剧中很多时候,她脸上的表情都不是很自然,甚至有网友用“铁板”来形容她,看着孩子和丈夫,眼神里都没有爱意。
也不知道,是因为眼睛上扬显凶,还是她演惯了霸气的角色,温柔不起来了,总之看着太灾难了。
有观众因此非常失望,还有人直接弃剧,直言看到邬君梅就没有追下去的欲望了。
于是开播不过两日,该剧的口碑就开始走向低迷,本来上一部爆火的年代剧是《小巷人家》,还寄希望于,它能再创新高。
现在看来,恐怕《小巷人家》还能再笑傲一段时间,而它能走红,的确有《六姊妹》需要学习的地方。
邬君梅成为选角败笔,确实是给了观众不好的观感,而这一点在《小巷人家》中就没有出现,甚至整体的选角,还是该剧的亮点。
主演的蒋欣、闫妮、郭晓东、李光洁,个个都跟角色适配度拉满,每一个角色都被演活了,并且看不出表演痕迹,比方说郭晓东。
他把庄老师那种愚孝,演得出神入化,大事儿小事儿只听老妈的话,看着不明事理,让人恨得牙痒。
年轻的观众可能觉得有点夸张,甚至怀疑是不是演员用力过猛,但把时间拉回到那个年代,这正是社会的常态,像他这样的人遍地都是。
要说年代剧演的就是真实,郭晓东的演绎也算是抓住了亮点,也正因此,他火了一把。
而要是非要揪出来一个不适合的角色,那就非“庄图南”莫属了。
演绎这个角色的是范丞丞,他有个曾经在演艺界名气响当当的姐姐,但他在拍戏上还得磨炼磨炼。
他本身不是科班的演员,出道还是以唱跳歌手的身份,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范丞丞在转型的时候,确实遇到了难题。
有观众觉得,范丞丞是该剧的“老鼠屎”,差点就搅得整个剧都没法看,但也有观众觉得,他在后续的表演越来越好,也算看得过去。
因此和《六姊妹》比起来,该剧目前还是整体更胜一筹,后面有没有可能被超越,还得交给时间。
不过好的剧并不怕比较,就像《父母爱情》,播出11年了,还真没有哪个剧敢说能超越它。
但平心而论,除了个别演员的选角不合适之外,《六姊妹》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剧情真实又接地气,年代感太足了,一个家庭一连生了六个女孩,在那个年代恐怕不言而喻,明显是想要拼一个带把儿的男孩。
虽然现在的社会性别歧视已经弱化了不少,但在那个年代还是根深蒂固的可怕,重男轻女的思想,伤害了太多人。
思想的禁锢是一方面,物质资源的匮乏,也是年代剧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六姊妹》刻画得就很不错。
一大家子人吃喝都是难事,但为了拼个儿子,家里啥好东西都紧着刘美心。
还有何家丽为了给为民织围巾,又是拆掉家里的手套,又是到处凑毛线,好不容易完工了,围到脖子上一试,立刻傻眼了。
毛线太少,织得太短了,勉勉强强够用,而这样的小片段,正是那个年代最真实的画面。
那时候家家户户舍不得吃喝,穿衣打扮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不少观众看到这里,都直呼代入感太强,回忆起苦日子来,大家都一样感慨。
所以从接地气和情节细腻真实这一点看,《六姊妹》也算是无可挑剔。
对于个别选角不合适,有看过《六姊妹》的观众觉得瑕不掩瑜,整体的年代感还是挺强的,值得一看。
但也有人觉得主演尚且如此,剧组粗枝大叶,恐怕在敷衍观众,可不能因为年代剧吃香,就心存侥幸,不注意打磨细节。
毕竟再容易叫好的剧,也得经得起观众的检验,哪怕不跟其他剧比,至少也要对得起观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源自:【大皖新闻】【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