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儒家思想影响了千年的人,怎么会将残暴刻入心里?

依柔伊印 2024-03-19 13:30:33

打开网页,数不清的文字都是严惩,处罚这些描述,对于河北被害的初中生,人们表达了最大的同情和悲悯,对于那几个伤人的初中生,人们也表示了最明确的憎恶与恨意。

明明是被儒家思想影响了千年的人,为什么会说出如此残暴的话?为何他们在此刻全没有了宽恕?对几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如此残暴得言语拷打,刻入心里的不再是恕,也不再是原谅,这变化可耻吗?

真正可耻的,不是网友们的心态,而是凶手的冷漠。几个才十几岁的初中生,居然能冷酷做出这样的事,并且在做出如此暴虐事情以后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生活,甚至是念书。

这样的心理素质,真的让人佩服。如果他们德行没有亏损,这样的心理素质值得夸赞,可偏偏他们却是害了他人的人,即便还年少,也不值得被原谅!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道德上的惩戒和法理上的处罚是对待事情不同的角度,尽管在事实上,他们未成年,但在民心中,他们是罪人,理应受到处罚。

处罚与惩罚不同,惩罚是带着惩戒的目的,是上位者的教育,但处罚是对他人过错的处置,对这几个未成年人,我们究竟有什么能力去惩罚?还能有什么刑罚,比得过他们内心的恶意?

对几个人的处置万众瞩目,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事,这事关系到万千家长和孩子,孩子们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老师没有发现怎么办?校长没有注意到怎么办?事实被忽略了怎么办?

成为君子与小人,都是个人的选择,但若君子行使小人之事,他尚且保留人人可见的君子名讳,那些孩子曾经受到欺负的班级里,老师真的每一个都没注意吗?

校长没看见可以理解,但老师天天在班级里上课,班主任更是要对一个班级负责,真的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孩子的不正常表现吗?

对于未成年犯的错,孩子家长要负责,孩子老师呢?即便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学校不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

为何连电视剧里的原谅一切都被人诟病了?为何很多人向往爱恨犀利的表达?忍辱求全是为了全,可对于这一次的事件,被害者家属还有什么全?倾尽一生他们的孩子都回不来了,作为家长要的是什么?

不是要金钱的补偿,不是要大众的关注,他们要的只是给孩子一个公道,让孩子可以安息!千百年来,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不尽其数,每一个思想都深深影响了一部分的人,有怨报怨有错吗?

即便是一向引人向善的儒家,都告诉你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温和了一辈子的人,除却性格特质本身,也是因为他一辈子没有经历过浩劫。

13岁的孩子,是孩子,但13岁的凶手,除了是孩子,凶手更是他们被看见的身份。年龄不可以被注解成侥幸,若是因为年龄脱罪,那么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再度发生?如何保障更多孩子的权益?

被儒家思想影响了千年的人,又怎么会将残暴刻入心里?他们之所以发声,是在替正义说话啊!

0 阅读:0

依柔伊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