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11岁男孩跳楼案”后续:一审判教师无罪,她竟称幽默式教学

老王窗口 2023-12-28 08:33:15

【阅读之前辛苦大家点击下“关注”,方便进一步讨论案件,提供更优质的内容给大家】

遗书,一个多么沉重的词语,是很多人都不敢想象的“死亡信件”。它宣告着一条生命的结束,是一个人主动走向死亡的郑重宣言。就是这样一封沉重的信件,却出自一个11岁小学生之手。

2021年11月,11岁的张宽在学校写下自己的遗书,回到家所在的小区,毅然决然跳楼自杀身亡。在遗书中张宽写道,班主任的暴力是导致自己自杀的唯一原因。

案件一审判决居然是涉事教师无罪!她辩称自己为“幽默式教学”。这样的结果张宽家长能接受吗?他的父母现在怎么样了呢?

【案件背景】

一、枯萎的少年之花

2021年11月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是汪女士和张先生失去孩子的日子。汪女士一家住在江西省九江市,儿子名叫张宽,11岁,就读于当地一所综合排名均名列前茅的小学。

这天,张宽像往常一样和母亲告别出发去上学。汪女士并未察觉儿子情绪上的不对劲,送走儿子后就急匆匆上班去了。

张宽在学校写下一封十分简短的遗书,放学后故意走了家的反方向,在小区一栋楼顶纵身一跃,一个少年的生命终结于这一天,张宽的家也从此破裂。

这一天还是张宽姥爷的生日。张宽喜欢炭烤烤肉,和母亲约定好等他放学后回家要亲自点炭生火,不许妈妈提前准备。还有张宽爱吃的榴莲蛋糕、串串等,都要等张宽回家后再做。汪女士欣然同意。

过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张宽回家。张宽的小学离家很近,他也是十分乖巧懂事的孩子,经常自己一人回家,再加上今天张宽特意嘱咐妈妈不要来接,因此汪女士并没有去接孩子。但是一直不见张宽的身影,汪女士有点心慌了。

她一边打电话联络丈夫,一边赶往学校。一路上都没有见到张宽。学校到家的距离最多15分钟,如果路上没见到,那一定是被老师留堂了。

在学校,张宽的班主任邹瑜声称今日按时放学,并没有留堂。这加重了汪女士的不安。

就在汪女士和班主任商量是否需要调取监控时,听到有人说小区里有孩子出事了。汪女士和丈夫二人隐约有了不好的预感。

是的,出事的孩子,正是张宽。赶到现场的汪女士已经浑身麻木,说不出话。赶往事故现场的路不是太远,夫妻俩却感觉走了很久。

一路上又慌又怕,慌的是找不到儿子,怕的是出事的正是儿子。

奇迹最终没有出现。距离现场越近,越肯定了二人的猜测。直到亲眼见到儿子血流成河的尸体,汪女士才哭出声来,发现儿子彻底离开自己了。一朵即将盛开的少年之花,在2021年的秋天悄然凋谢了。

二、天翻地覆,家不成家

张宽自杀后,夫妻二人彻底崩溃了。二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向可爱懂事的儿子怎么会突然自杀?甚至还写了“遗书”。一个11岁的孩子怎么会知道这种东西呢!二人想办法找到学校要监控,无奈校方拒绝了二人的请求。

与此同时,家中不少亲戚也忽然劝说二人放弃追查,“拿钱了事”,好好安葬儿子开启新生活。“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汪女士十分愤慨。儿子平常心疼都来不及,怎么能轻易释怀呢?说出这种话的人,也没必要交往下去了。

汪女士的长辈也曾经出面阻挠二人追查真相。二人越说越愤怒,这位“长辈”甚至拿起桌上的水杯向汪女士砸去,失手后又气不过,踹了汪女士小腹一脚。张宽的姥爷在一旁痛哭不已,已经顾不上去拉架。

汪女士的丈夫张先生怕汪女士触景生情,在儿子死后和汪女士搬到了附近一处酒店暂时住着。很长一段时间,二人都“不敢回家”。家里还保持着张宽自杀那天原有的样貌,好像一切都没变过。

过了很久,需要有人来收拾张宽的遗物,汪女士的家才有人进入。汪女士实在不忍心回去,等有勇气回去的那天,却发现和儿子的很多纪念都被收走了。

家里落了厚厚一层灰,房顶甚至结了蜘蛛网。冰箱里放着汪女士做好的秋梨膏,还等着张宽回家吃。冰箱上的冰箱贴已经被人收走了,卧室里张宽的衣服,一件不剩,也都被清理了。

张宽死后,夫妻二人踏上了漫长的追求真相之路。“经过一些大事,人性才暴露出来”。透过这件事让夫妻二人认清了很多亲戚的真实面目。他们和这种亲戚断绝来往,先后前往苏州、深圳、杭州等地,但都没有定居。

他们在路上,好像就有了希望,一旦停下就被悲伤追上、攫住。因此,他们不敢停下,也不想停下。他们曾经做过一个选择,是就此堕落下去,还是迎难而上,不断找寻新机会?

夫妻二人选择了后者。他们还要为儿子平反,相信张宽也不想看到爸爸妈妈就这样消沉下去。

【以案释法】

三、班主任没有师德,却被判无罪?

夫妻二人如此肯定儿子的死另有原因,是由于一个视频。当年,除了校方拒绝二人调取监控的请求外,还有很多人跳出来阻挠二人调查事情真相。有一天,在家门口的花丛中,汪女士发现了一个塑料袋。

本以为是收拾遗物的人忘记在此地的东西,没想到,袋子里装的,正是张宽自杀那天,教室的监控录像!

录像拍下了张宽班主任与父母交流时截然不同的面孔。在课堂上,班主任邹瑜因为未完成作业对张宽恶语相向,讥讽他“你也太穷了吧?穷到吃本子?你家吃不起饭了吗?”

还拿张宽作反面教材,引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对张宽侧目而视。

邹瑜还时不时用书拍打张宽的头,骂他是“骗子”,丝毫不顾及张宽的个人感受。

邹瑜的一系列真实表现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在平常的交流中,邹老师完全是一副老师的模样,与监控中的表现大相径庭。

法院审理也查明,因张某未按规定的时间、形式、质量完成作业任务,未正确回答问题等原因,邹某使用了“脑子笨死”“欠债大王”“言而无信”“咬本子吃”“常用的惯例”等言语批评8次。

还实施了一次用书本拍头颈部、一次半小时左右的罚站、一次换座位、课后到讲台站着读课文等行为。

其实,邹瑜平常也表现出了贪婪的一面。张宽的母亲汪女士曾经是电视台记者,父亲是当地一名交警。

邹瑜早就打听清楚了学生家长的身份,对于家长而言,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师,不得不听从老师的安排。

邹瑜利用了家长这种心理,揩了家长不少油水。她曾经看中了一架非洲鼓,多次暗示汪女士。汪女士心领神会,临走将鼓送给了邹瑜。

除此以外,邹瑜还多次用家长的人情,假期去学生家附近旅游,费用都是家长出。

如此恶劣行径令很多家长不齿,无奈邹瑜所在的小学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学,排名很高,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大家都选择隐忍。

直到这次张宽自杀,才点燃了导火索,邹瑜的所作所为终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令人意外的是,经过法庭一审,邹瑜未被判处相关刑事处罚。

在2022年,教育部门对其丧尽师德、违反工作纪律等行为作出处罚,将其降低2个职级,调离工作岗位。

最激怒张宽父母的,是法庭上对邹瑜行为作出的解释——“幽默式教学方法”。不同人对幽默有不同看法。但对张宽这件事来说,早就已经不是“幽默”了。

邹瑜的行为严重刺伤了张宽的自尊,作为教师刻意引导学生嘲笑他人,这对张宽来说是十分严重的伤害。

在我国,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方法,引导或者刻意施加给被害人,公开贬低他人名誉、严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都是公民的重要人身权利。

根据相关法律,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方能构成侮辱罪:

1.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2.侮辱行为客观存在;3.被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或者可以确定的人;4.情节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涉嫌侮辱罪的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具体情况则要根据调查结果和实际情况处置。

在本案中,邹瑜公开在课堂上讥讽张宽,但是法官认为需要准确区分侮辱行为与教育惩戒行为。

法官认为,她批评教育、惩戒用语和行为虽有失当,但总体上未偏离教育目的,旨在促使张某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因此裁定不构成侮辱罪;虐待罪则没有证据证明。

张宽的父母一审现场不服判决,当场提起上诉。本案二审判决尚未给出,结果仍需要等待。

四、结语

张宽的死,让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张宽死后,汪女士和丈夫与家中大部分“亲属”断绝联系,仅保持和姥爷的联络,方便照顾老人。二人选择迎难而上,活出儿子想要的样子。

汪女士来到上海,来到上海成为了一名心理咨询师。受过极大悲伤的她选择帮助更多的青少年纾解心结,让更多家庭免于灾难。张先生成为了一名律师,专理儿子张宽的案件。

夫妇二人克服万难,让生活继续下去的同时不忘追寻儿子自杀的真相,这种顽强的精神令人敬佩。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对法院所称“幽默教学”,广大读者有什么看法呢?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校方的遮羞布呢?夫妇二人能为儿子伸冤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关注我,阅读身边的法律故事。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0

老王窗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