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北国民军是冯玉祥领导的武装,巅峰的时候拥兵四十万,控制着河南、陕西、甘肃、绥远等地,是当时最强的武装派系之一。
西北国民军的绝对领导人是冯玉祥,其次就是“五虎将”和“十三太保”等人,这些人都是带兵的将领,其中“五虎将”的地位最高,张之江更是西北国民军的二号人物。在一个军事派系里面,除了带兵打仗的将领外,还必须有一些军师幕僚,这些儒将负责出谋划策,作用甚至比带兵打仗的将领更高。
西北国民军战士
石敬亭号称西北国民军的“总教头”,长期担任总参谋长的职务,是冯玉祥的军师军师,还代理过陕西和山东两省的主席,足以看出石敬亭在西北国民军中的地位。石敬亭的主要任务是帮冯玉祥出谋划策和训练士兵,因此很少率兵打仗,还和西北军众虎将关系不怎么好。
西北国民军开始走下坡路,主要原因是韩复榘、石友三、吉鸿昌等人脱离冯玉祥,而这些人脱离冯玉祥,很大部分原因是石敬亭想军事改革,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再加上蒋介石的收买,所以就背叛了冯玉祥。
1886年,石敬亭出生于山东利津县,他的爷爷是当地一个私塾先生,因此爷爷就是石敬亭的启蒙老师。
石敬亭
在老家读完私塾后,石敬亭考入利津县的新式学堂,当时石敬亭接受了很多新思想,觉得读书已经很难救腐朽的清王朝,如果想有出息,就只能从军。
1905年,清政府取消了科举考试,通过读书走上仕途的希望破灭,石敬亭就说服了家人,一个人跑到山东的北洋新军第五镇去当兵。
1907年,徐世昌担任东三省总督,而徐世昌是袁世凯的心腹,所以在去东北任职的时候,带上了北洋第三镇和两个混成协的兵力。当时石敬亭在第一混成协当兵,协统是王化东,部队驻守在新民。
王化东是一个新派的将领,他很注重基层军官的培养,所以练兵的时候很严格,而且还成立了军官培训学堂,专门招收能力强有学识的青年士兵,王化东没事的时候,还经常在学堂亲自讲课。王化东的这番操作,深深影响到石敬亭,让他觉得一支部队除了战斗强外,军官也必须有军事素养,这样才能使部队更加强大。
冯玉祥
军官培训学堂的教官,都是很专业的人士,平时会讲解战史、战术等内容,石敬亭在那里学习很认真,从军官培训学堂学习完后,石敬亭又到东北武备学堂继续深造。当时冯玉祥、郑金声、鹿钟麟、张之江等人,也在那里学习,就是在那个时候石敬亭和冯玉祥成为好友。
1910年,第一混成协扩编为陆军第二十镇,陈宧担任统制,这时候石敬亭也成为了下级军官。当时王金铭、施从云等人,建立了山东同乡会,背地里面秘密进行反清活动,石敬亭也加入了山东同乡会。
1911年初,陈宧被调走,张绍增成为第二十镇统制,同时也是石敬亭的伯乐。在清政府的高级将领中,张绍增还是思想很进步的,他很同情革命党人,所以第二十镇的革命热情很浓。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接着全国各地都在起义,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二十镇的青年军官,劝张绍增率兵起义,但张绍增拒绝起义,又反对镇压革命党人,他主张立宪改革。
张绍增
清政府怕张绍增不稳定,于是就让他担任长江宣抚大臣,免去第二十镇统制官职。不久后,王金铭、施从云等人发动“滦州起义”,结果遭到清政府的镇压,王金铭、施从云等人被杀,冯玉祥在陆建章的保护下逃过一劫,而石敬亭当时只是低级军官,所以没有被逮捕。
1913年,民国总统袁世凯,任命张绍增为绥远将军,于是石敬亭就跟着张绍增去了绥远。之后几年石敬亭一直在绥远发展,担任过骑兵营长、旅参谋长、上校团长等职务。
1919年,冯玉祥成立了军官教育团,在冯玉祥的邀请下,石敬亭担任军官教育团的教官。
1921年底,冯玉祥担任陕西省督军,石敬亭担任督军署军务科长。
1922年中旬,冯玉祥担任河南省督军,石敬亭担任督军署军务处少将处长。
吴佩孚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的吴佩孚和奉系的张作霖在山海关大战,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在北京发动兵变,把北洋总统曹锟软禁,导致吴佩孚在前线大败。不久后,冯玉祥在北京成立国民第一军,石敬亭担任第十一师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
1925年,石敬亭担任国民第一军第四混成旅旅长、第五师师长等职务。
1926年,石敬亭升为第五军军长,兼西北干部学校校长。
在担任西北干部学校校长的时候,石敬亭对基层军官的培养很用心,他经常在学校演讲,和找学员谈心,有时候训练的时候,他还会亲自做示范,和学员们增强感情,这些都是从王化东那里学来的。
石敬亭
石敬亭告诉学员们,一定要学会忍耐,不能太急功近利,只有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才是能救国的人,就算吃再多苦也要吞下去。他说自己当初在绥远的时候,就已经是上校团长,手下有兵而且军饷也高,可自己却放弃团长职务来到冯玉祥这里。而冯玉祥当时也刚起步,手下人也多,不能给自己安排重要职务,天天给自己画饼,每个月给十五元的生活费,如果不是自己能忍耐,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1926年底,冯玉祥在五原誓师,成立了西北国民联军,宣布加入国民政府参与北伐,石敬亭担任西北国民联军政治部长、训练总监等职务。
1927年,石敬亭担任西北国民军总参谋长。7月,石敬亭担任代理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总指挥。
1928年,石敬亭担任第二集团军总参谋长,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4月,石敬亭担任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省政府委员。
张学良
1928年底,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易帜,北伐战争结束,冯玉祥去往南京国民政府,他把石敬亭调回河南,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帮忙管理第二集团军。
不久后,蒋介石要求国民政府的军头们裁军,冯玉祥把编遣任务交给石敬亭,当时西北军有接近四十万人,所以编遣任务非常困难,特别是那些高级将领。石敬亭向冯玉祥建议,用编遣的名义趁机在部队进行改革,说西北军的虎将们,在北伐战争中一个个壮大,已经很难管理,所以现在必须用编遣的名义,来培养军事素养高的科班生,这样才能更好的管理部队,冯玉祥同意了石敬亭的计划。
在编遣的时候,韩复榘的部队被缩编为第二十师,为了让韩复榘丢掉兵权,冯玉祥任命韩复榘为河南省政府主席,让保定军官学校毕业的李兴中接任第二十师师长职务。对此韩复榘很不满,这明摆是夺自己兵权,如果没有兵权,省主席的位置不就是个空架子。
韩复榘
不光是韩复榘不满,大部分掌握兵权的西北军将领,都对石敬亭的编遣计划不满,认为是石敬亭在冯玉祥面前出主意,好让自己来掌握兵权。
1929年,冯玉祥和蒋介石矛盾越来越大,蒋介石用金元战术,收买了韩复榘、石友三、吉鸿昌、杨虎城等人,使冯玉祥的西北军元气大伤。这时候很多人说,就是因为石敬亭的馊主意,才逼的韩复榘、石友三等人投奔蒋介石,弄得石敬亭是有苦说不出,只好辞去总参谋长的职务,再也不过问西北军的军事。
1930年,冯玉祥和阎锡山等人反蒋,“中原大战”爆发,此时的石敬亭已经离开部队,担任陇海铁路督办,所以没有掺和战斗。最后在张学良的支援下,蒋介石打败反蒋联盟,冯玉祥的西北军彻底瓦解,但晋绥军还保存了一些实力,成为阎锡山东山再起的资本。
阎锡山
冯玉祥之所以不能东山再起,那还是西北军内部的原因,当“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北军的将领不是缴械,就是归顺蒋介石,这就是高级将领的素质问题,毕竟他们都是行伍出身,只顾自己的利益。而阎锡山晋绥军的大部分将领,都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军事素养,在战败后,联手死守山西,不许其他势力进入山西,才使阎锡山可以重返山西。
所以说石敬亭的军事改革一点没错,只是在战乱频发的时候,这种军事改革太晚了。
1932年6月,石敬亭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
1935年11月,石敬亭当选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2月,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7年,石敬亭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深造。
1938年,石敬亭担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风纪第二巡视团上将主任委员。
1941年,石敬亭担任第四军风纪巡视团主任委员。
石敬亭
1945年初,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胡宗南,想收编西北军旧部,觉得石敬亭在西北军中威望高,于是就向蒋介石申请,让石敬亭担任第一战区副司令,兼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说是副司令,其实就是一个高级参谋。
1946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授予石敬亭为预备役上将军衔。
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石敬亭跟着蒋介石撤往重庆。
1950年,石敬亭去往台湾,担任国民党“总统府”国策顾问。
1957年,石敬亭当选为国民党第八届评议委员会委员。
1963年,石敬亭为国民党第九届评议委员会委员。
1969年11月,石敬亭太台北去世。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