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后,胡乔木尝试修改对主席的称谓,黄克诚:真是没良心

灵儿评历史 2023-11-08 13:56: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毛主席辞世以后,追随主席多年的胡乔木突然修改了对主席的称谓,而黄克诚得知此事后则直言自己听不惯!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解救中国人民的大英雄,人民对毛主席的尊敬从来没有因为毛主席的离去而消散。

那声“毛主席”不但是人民对他的称呼,更蕴含着人民对他深深的崇敬之情。然而不知为何,胡乔木曾在一份文件上修正过这一称呼。

深受毛主席信任的胡乔木究竟为什么要修改对毛主席的称呼?这件事与黄克诚有何关系?最后这件事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上世纪80年代初,党内突然传出了一些与毛主席及其思想相悖的声音,这让默默关注国家动向的黄克诚深感不安。

这时的黄克诚已经将近80岁了,且由于早年操劳过度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他的双眼更是早就完全看不见了。

但就算是这样,为国家殚精竭虑一辈子的老将军依然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要为党和国家再办一件大事。

1980年11月的一个早上,黄克诚刚起床就跟秘书说自己要去参加近期举办的一场座谈会。

这场座谈会是由中纪委举办的,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很快组织上就同意了黄克诚的参会和发言申请。

其实在此之前,黄克诚已经把在会上要说的话口授给了秘书,并且让秘书整理出讲话提纲,他就怕自己落下什么要点。

会议当天,秘书也确实拿着提纲坐在黄克诚的身后,随时准备着要帮黄克诚提词。然而事实上,黄克诚却是多虑了,因为他一开始发言就直击要点。

在谈话中,黄克诚情感真挚地追述了毛主席的过往功绩,并且在层层分析中把问题引导到了党风建设和思想解放等问题上。

那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发言里,黄克诚拖着病体却没有出现丝毫逻辑问题。他掷地有声的一席话说完,引来了大部分与会者的高度赞同,会场内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党中央也派人把黄克诚的讲话整理了出来,要用于匡正部分有心之人的错误言论。最终黄克诚的发言稿被分为三个部分,足有一万多字。

然而《人民日报》拿到黄克成的讲话稿时,还收到了与稿件一同送去的胡耀邦的批示:加上按语和标题发表,但删去评价毛主席的内容。

胡耀邦此举主要是考虑到时机不对,当时并不急于抢先在《人民日报》发表结论,否则很可能打断党中央的工作部署。

黄克诚得知此事以后,表示支持理解,并且询问能不能先在军报上发表。很快这件事就得到了总政治部的批准,而后黄克诚又让人请示了邓小平的意见。

邓小平对此也很是支持,只是提出要让胡乔木对文稿进行些许润色加工。毕竟胡乔木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经他修改的稿子往往都会更加出彩。

谁料正是这一改,改出了一个让黄克诚大为恼火的问题,那就是毛主席的称呼竟然被改了。

毛主席与世长辞后,胡乔木修改对毛主席的称谓,遭到黄克诚的强烈反对。可是胡乔木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

若说起来,毛主席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胡乔木的才华。据说当年胡乔木之所以能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是毛主席亲自点的将。

此后胡乔木不但是毛主席的秘书,还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书。虽然刚到毛主席身边时,胡乔木多少有些紧张,但是在毛主席的鼓励和支持下,他的工作越来越如鱼得水。

更重要的是,胡乔木在毛主席身边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敬佩毛主席,他对毛主席思想也有着更深入地研究。

然而让人诧异的是,1981年初胡乔木接到修改黄克诚发言稿的任务以后,对文章做出的最大的修改竟然是把“毛主席”都改成了“毛泽东同志”。

要知道的是,“毛主席”这个称呼由来已久。自从1931年底,毛主席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以后,他就开始以主席的身份领导各项工作。

到了1945年,毛主席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政治局主席。此后毛主席一直是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直至1976年他与世长辞。

因而胡乔木对毛主席称谓的修改,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毕竟这么多年全国人民早就习惯这样称呼毛主席了。

可是胡乔木这么修改也是有道理的,至少我们必须清楚他这么做绝不是有意抹去毛主席的职务与贡献。

因为在修改黄克诚的原发言稿时,胡乔木除了修改对毛主席的称呼以外,还有一处非常明显的修改,那就是他直接在稿件上加了一句话:

“1936年底西安事变,(毛主席)采取和平解决的方针,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又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英明决策。”

从这句话我们能清楚地感知到,胡乔木深知毛主席的伟大功绩,更希望能把毛主席的英明神武通过文字都表达出来。

只是我们也需要明白,当时局势很是棘手,长期身处党中央重要位置的胡乔木对此也心知肚明。因而在这样的时候,他应该再为毛主席做些事情。

尤其是在有人妄图无视毛主席贡献的关键时刻,如果一直以“主席”这种强调职务的方式称呼毛主席,只怕反而会不利于对毛主席的客观评价。

而胡乔木作为毛主席最信任的“笔杆子”之一,自然不希望毛主席遭受任何妄议,所以他才会做出这种修改。想来在做修改时,胡乔木的心里也不会好受。

然而胡乔木的修改被递给黄克诚过目时,却遭到了黄克诚的激烈反对,并且老将军执意要求把称呼改回来。

“我不习惯,从感情上过不去,还是‘毛主席’好!”黄克诚得知胡乔木修改了的对主席的称呼后如是说,那么这件事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胡乔木那边做完整体修改以后,发言稿被总政治部负责人华楠送给了黄克诚审核。听到胡乔木改了对毛主席的称呼,黄克诚立马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黄克诚此举绝不是想和胡乔木作对,只是在他的心里毛主席永远是他革命路上的引路人,是最值得敬重的大英雄。

说来也巧,毛主席与黄克诚都是湖南人,并且早早就立志要解救挣扎于生死线上的中国人民。

参军入伍后,黄克诚更是仗着刚正不阿和胆识过人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其实黄克诚年轻时,曾多次因为与上司“唱反调”挨过处分,最严重的时候还被撤过职。

可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事实证明黄克诚的意见总是正确的。也正因如此,他的职务越来越高,以至于后来能直接向毛主席谏言。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黄克诚就曾致电身在重庆的毛主席,提出抢先开辟东北根据地的建议。毛主席对此大为欣慰,因为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很快黄克诚的意见就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他也因此被调往东北。此后凭借在东北、华北等地的出色表现,黄克诚一路被毛主席提拔进了中央。

因而在黄克诚的心里,毛主席一直指引着他前进,他不允许有人更改对毛主席的敬称,无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都不行!

黄克诚向来心直口快,所以听完发言稿具体内容后立刻提出了反对意见,坚持要用“毛主席”这一称呼。

经过党中央的讨论,最终这件事听从了黄克诚的意见,黄克诚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事实再次证明,黄克诚这次的坚持依然是正确的,因为没过多久党中央就高度肯定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黄克诚的发言内容对此也起到了重要影响。

看着党和国家从此以后越来越好,黄克诚终于松了一口气,并且主动退出了领导职务,只可惜这时他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了。

到了1985年底,黄克诚因直肠癌做了一场大手术,只能卧病在床。困扰他数十年的慢性气管炎也发展成了严重的心肺疾病,这一切都预示着他大限将至。

但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黄克诚也时常会提起战场上的种种,那也是他一生都引以为傲的峥嵘岁月。一年后,黄克诚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撒手人寰。

正如党中央在追悼会上对他的评价:“黄克诚同志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党性,不盲从,不苟同,坚持真理,刚正不阿。”

虽然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但是黄克诚将军刚直敢言、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依然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观雨霖”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42

灵儿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