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315,这场聚焦消费权益的盛会,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那些隐匿在商业暗处的“污垢”。今年的315晚会,主题紧扣“共铸诚信、提振消费”,将镜头对准了多个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乱象被公之于众。
谁能想到,本该呵护女性与婴儿私密健康的卫生巾、纸尿裤,竟可能源于令人作呕的垃圾。山东济宁梁山县的“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全然不顾行业规范,以极低价格收购正规企业本应销毁的生产垃圾。在这里,工人如同在垃圾堆里寻宝,挑出所谓“形状完整”的卫生巾“二等品”,这些从工业垃圾中翻新的产品,摇身一变,竟能以数倍价格流入市场。更可怕的是,挑剩的垃圾还被打碎、分离,重新成为一次性卫生用品的原材料。想象一下,本应给予舒适与保护的卫生用品,可能历经如此不堪的“重生”,怎不让人脊背发凉?
出行图方便而选择的一次性内裤,也并非如宣传那般卫生无忧。河南商丘的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工人徒手制作内裤,原材料随意堆放,甚至还使用强力去污但有害的“枪水”。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对产品不进行杀菌消毒,却仍在包装上宣称“EO灭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达99%”,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公然践踏。
家电维修行业的乱象同样让人防不胜防。国内知名的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表面上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背地里却暗藏“宰客”套路。公司培训维修人员想尽办法提高收费,维修师傅与客服配合上演“双簧”。更换一个成本91元的洗衣机塑料电机,竟向客户收取659元维修费。客户水龙头未打开、燃气灶电池帽未拿掉等小问题,也被师傅们当作“赚钱良机”,收费动辄上百元。在平台主导客源的现状下,维修师傅为保住工作只能“被迫宰客”,消费者权益却被弃之不顾。
爱吃虾仁的朋友可要警惕了。部分水产加工企业为“给虾增重”,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添加量有严格规定,可这些企业却视规定如无物。虾仁浸泡在高浓度保水剂中长达十几个小时,保水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导致磷酸盐严重超标。更过分的是,成品包装上对添加剂只字不提,工人自己都直言不吃这样的虾仁,可消费者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将这些“问题虾仁”端上餐桌。
网络借贷领域也成了不法分子的“敛财温床”。洪先生和王女士在借贷宝、人人信等平台借款,遭遇高利贷与“砍头息”。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借款合同金额,还款利息却高得离谱。而这些平台为放款人提供便利,放款人通过做假账号规避法律风险,甚至暗示可用去世人的信息注册账号,让借款人即便遭受不公,也因无法确定对方真实身份而投诉无门。
在信息时代,个人隐私本应受到保护,可现实却令人担忧。一些“大数据获客软件”如同贪婪的“信息黑洞”,疯狂窃取个人隐私。商家利用这些软件,在短视频平台评论区强行抓取用户电话、微信账号等信息,还能监控同行直播带货数据进行“截流和引流”。更有甚者,使用手机三网通信大数据,将个人用户详细分类,每日处理数据量达百亿条,我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似乎都被这些软件尽收眼底。骚扰电话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其背后竟隐藏着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外呼公司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日夜不停地拨打营销电话。这些机器人声音由真人录音制作,难以分辨真伪。他们从虚拟运营商购买无需实名认证的“小号”,搭配从获客软件偷取的消费者电话号码,形成了一条高效运转的“骚扰链条”。而根据法律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拨打营销电话属于违法行为,可这条产业链却在利益驱使下,肆意践踏法律红线。就连日常开发票这样的小事,也可能暗藏“陷阱”。在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平台“诺诺网”开发票后,页面自动跳转的“大转盘”抽奖游戏看似诱人,实则是商家的敛财手段。抽中所谓“200元话费券”,实际却需充值4000元话费且分15个月才能用完。这种利用消费者遗忘和疏忽的套路,在停车场扫码付费、视频会员推广、白酒售卖等场景中屡见不鲜,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消费陷阱”。
五金市场里,非标电线电缆堂而皇之地售卖。南宁科德国际五金市场、贵阳金石五金机电城等地,商家公然销售价格明显偏低的“非标线”。这些未达国家标准的电线电缆,出自安顺金明阳电线电缆公司、润雄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他们不仅能生产非标产品,还能提供齐全的资质报告,造假手段令人咋舌。要知道,线缆引发的火灾在重大火灾案例中占比超50%,这些非标电线电缆,无疑是一颗颗埋在生活中的“定时炸弹”。
315晚会曝光的这些问题,只是消费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它们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时刻保持警惕,擦亮双眼。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这些违法行为,让诚信经营成为市场主流,让消费者能够安心消费,重拾对市场的信心。毕竟,只有在一个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中,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才能真正享受到优质的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