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现场出大糗,当年的国货一哥李宁,究竟是怎么把自己玩砸的?

科技咨云不计算 2024-08-12 03:19:55

估计李宁自己也没想到,赞助了二十多年的奥运会,有一天会让自己丢掉最后一份路人缘。

hello大家好,我是爱讲商业故事咨云君。

8月4日,中国选手樊振东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男单决赛中,以4:1战胜了瑞典选手莫雷高德,斩获金牌,然而这一本该皆大欢喜的结局,却因为一个镜头引发了中国乒乓队赞助商李宁的品牌危机。

在央视的转播镜头下,身着李宁比赛服的樊正东汗流洽衣,比赛服已经湿到能拧出水来了,而隔壁的莫雷高德却还依旧是干爽模式,在双方都未更换衣物的情况下,李宁的比赛服也由此引来了排汗性能差劲的质疑。

无独有偶的是,在男单赛事之前的混双项目中,李宁就曾因比赛服频繁卡裆问题而引发关注,尽管这轮危机最后在公关的介入下以所谓的“卡屁巴拉”的形式进行了娱乐化消解,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却是李宁已经逐渐从中国体育服装第一梯队掉队的事实。

在2023年的财报中,李宁录得营收275.98亿,同比增长7%,录得净利润31.87亿,同比减少21%,是国产上市运动品牌里,唯一一个出现利润下滑的公司。

曾几何时,作为国潮一哥的李宁在市场上并不缺乏拥趸,其曾在2018年凭借着子品牌“中国李宁”站在时尚领域的潮头,2020年的新疆棉花事件,也曾让标榜国货的李宁迎来了一轮野性消费狂潮。

能够确定的是,李宁曾经在的口碑并不差,但在这次的比赛服事件中,李宁所遭受到的批评却是压倒性的,从野性消费到墙倒众人推,中国昔日的体育服装一哥,这几年里究竟经历了什么?以体育起家的李宁,又为何会在自己的老本行,翻了个大车呢?

01

李宁今天之所以沦落到一个时尚时尚算不上,运动运动跟不上的情况,很大原因在于公司战略重心的频繁转移。

李宁最开始以运动起家,1990年,中国体操队退役运动员李宁,在健力宝集团李宗伟的帮助下成立了运动品牌李宁,由于彼时健力宝代言奥运会爆火的珠玉在前,所以李宁成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选择了冠名当年的亚运会赛事。

彼时,国外的知名运动品牌还未大举进军中国,而国内的晋江派还处于代工贴牌的阶段,未成气候,初出茅庐的李宁就这样凭借着亚运会的代言,占领了彼时尙属空白的体育服装市场。

凭借着先发优势,李宁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独占行业鳌头,2004年更是借势在港交所敲钟上市,成为了中国体育第一股,尽管此后随着中国市场的爆发,安踏阿迪等国内外厂商加大了在中国体育市场的投入,但李宁依旧稳坐行业C位。

从数据来看,当时国内最能威胁李宁地位的就是安踏,2007年安踏在港敲钟上市,这家新锐体育品牌上市当天录得了130亿的市值,而同一时间李宁的市值为301亿,是前者的2.3倍。

李宁战略节奏的第一次调整,是在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

此前,李宁主打的是亲民的平价策略,用户群体也主要以7080后为主,奥运会之后,李宁启动了高端+年轻的品牌重塑战略,将品牌的LOGO和slogan从:一切皆有可能,改为了让改变发生,试图抓住新生代的90后群体。

但由于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没能跟上90后的节奏,导致李宁最终不仅没能抓住90后,反而还丢掉了大量的7080后客户,2010年转型前,李宁的年营收为94.55亿,转型三年后营收锐减至52.18亿,累计亏损超30亿元,情况最危急的2012年,李宁门店净关停数量为1821家,平均每一天都有5家门店关门歇业。

危机之下,李宁的高管们不得不将已经退休的李宁本人请了回来,担任公司代理CEO。

李宁回归后,没有在产品战略上有太多的转向,仅仅只是将公司slogan改回了一切皆有可能,同时在公司内部缩减开支,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李宁的广告投入降低了2.1亿,员工成本减少2600万,管理咨询费减少3700万。

在降本增效的举措下,李宁重新走上了增长通道,其营收由52.18亿增长至88.74亿,直到稳住了公司运营后,李宁才开始调整公司战略方向。

这一次他来了个大调头,从体育服装市场直接跨入了时尚领域。

02

2018年,李宁旗下的子品牌中国李宁在纽约时装周亮相,其亮眼的红黄配色服装,在重现20世纪90年代复古风格的同时,又兼具了备受年轻一代追捧的潮牌元素,一经亮相便惊艳了全场。

当天,李宁的微信搜索指数暴涨700%,新品牌中国李宁在当年斩获了550万件成衣、5万双鞋品的销售战绩,让公司的营收一举冲破了百亿大关,创下了成立近30年来的营收之最。

2020年初,新疆棉花事件的爆发让诸多消费者开始转向国产品牌,由于李宁在产品标签上明确表示使用新疆棉花生产,因此迎来了国人第一波野性消费浪潮,其营收规模由2020年的144.57亿元飙涨到了2021年末的225.72亿,同比增长了56.1%。

不过情绪这玩意大家也清楚,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风波间歇,nike阿迪等国外品牌的市占率逐渐回升,而尝到甜头的李宁,又不肯放下这块已经叼在嘴里的馅饼,于是公司经营战略再一次启动转型。

此前,创始人李宁回归后,公司产品的定价策略由高端调降至了300-800元价位的中端档,而nike和阿迪在风波中流失的消费者是以中高端为主,为了抓住这波流量,李宁后重启了高端化战略。

2021年,李宁推出子品牌1990,其定价走的是轻奢品牌路线,在官方店铺中,最便宜的产品为81元一双的袜子,最昂贵的产品为6000元一件的羽绒服,其他鞋帽服饰的定价也普遍在500-2000元区间。

除了推出新的子品牌以外,李宁的高端化战略还包括对现有的核心产品涨价,根据国盛证券统计,过去三年,赤兔系列涨价了200元,超轻系列涨价了100元,烈骏系列的涨价幅度最高,其产品在2020年售价为699元,到2023年末已经涨至1099元。

然而,由于李宁在执行高端化战略的同时,没能加强渠道管理,经销商在高售价带来的库存压力下窜货、压价销售,最终导致李宁产品的价格管理全面失控,消费者在购买后经常面临价格背刺,再叠加品牌自身遭遇的公关舆情,最终让李宁的口碑在2023年开始急转直下,被消费者冠上了:我把李宁当国货,李宁把我当冤大头的评价。

这一次的奥运会比赛服之所以爆发舆论危机,其原因早已在财报中展露无疑。

根据李宁发布的财报,其2023年研发投入为6.18亿,营收占比2.2%,从市场数据来看,中国体育服装行业主要被耐克、安达、阿迪和李宁四家瓜分。

以同为国产体育品牌的安踏为例,其2023年的研发投入为16.14亿,是李宁的2.6倍。

李宁的钱,都花去哪了?

从启动转型的2021年开始,李宁的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由2021年的17.79亿增长至2023年的24.69亿,三年时间的营销费用合计超65亿,而其研发费用,从2013-2023年加在一起,也才30亿左右。

李宁之所以在今天路人缘尽失,被人从曾经的行业龙头上拽了下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频繁的调转船头。

历数其战略转型的几次时间点,2010到2014、2018到2022,从平价到高端,从时尚到轻奢,几乎每四年就要换个方向,这让李宁很难在某个领域耐心的打磨技术,同时频繁更改定价策略,也导致了用户客群画像的不停变换。

最终从昔日野性消费的国潮,到今天的墙倒众人推。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我是爱讲商业故事的咨云君,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10

科技咨云不计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