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把宇航员送往火星,马斯克都笑了,到底有多难?

八戒说科学 2025-01-24 10:52:12

人们常以“心比天高”来描绘那种实力未逮却野心勃勃的心态。近期,美国总统发表豪言壮语,宣布了一个宏伟计划:将美国宇航员送往遥远的火星。

在其执政期间,这位总统不仅誓言要拓展美国的疆域,将星条旗插到新的地平线,更明确提出要将宇航员送上火星。

此言一出,立即在现场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值得一提的是,SpaceX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也激动不已,他竖起大拇指,对总统的雄心壮志表示由衷的赞同。

事实上,将宇航员送上火星一直是马斯克矢志不渝的愿景。作为“殖民火星”的坚定支持者,他早已承诺要将人类送往这颗红色星球。然而,要实现这一壮举,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困难呢?

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到底有多难?

大家都知道,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实现的宇航员对太空探索,抵达的最远距离也只是月球。并且那也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事情,后面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的宇航员再也没有踏入月球半步。那么,要将宇航员送上火星到底有多难?

第一、火箭技术,这是送宇航员上太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与常规火箭不同,由于火箭离开地球,就不能实现燃料补给,因此,这对于火箭的运载能力和持续时间都有着非常大考验。

因此,若要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还要考虑将宇航员安全送回地球,这无疑是对火箭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能要出现重大革新,改变对化学能源的依赖。

第二、生命支持系统,我国曾经发射过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火星车飞抵火星,全流程耗时约10个月,当年的好奇号火星车用了约9个月的时间才登陆火星。

在当前火箭技术支持的背景下,若要将宇航员送到火星是不可能的,毕竟不可能让宇航员几个月不是不喝。因此,宇航员需要依赖一个高度可靠且自给自足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空气、水和食物的供应,以及废物处理。

不仅如此,这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如高效的空气净化、水的回收和再利用,以及太空食品的生产。

第三,能源供应问题,由于火星与地球的环境不同,若要实现火星开发,需要大量高效能源供应,比如,我们熟悉的所谓的“充电五分钟,放电两小时”。

第四,长时间太空旅行的影响,根据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的工作任务来看,我国的宇航员在太空工作任务时间约180天,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时间371天。

因此,宇航员上火星的全周期时间最长应该控制在一个安全的区间即可,所以这对火箭的往返时间有着极高的要求。倘若不能在安全时间返回地球,长期的太空旅行中会面临许多健康风险,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由于微重力和辐射的影响。

第五、外太空的辐射问题,人类并没有抵达过火星,宇航员的宇航服是否满足外太空辐射的防护,这一切都还需要更多的试验。

第六、物资需求,由于火星上啥也没有,若要实现宇航员抵达火星,需要提前在将大量的物资运送上火星,与我们现在的空间站的运作模式十分相似,由货运飞船送物资,载人飞船送航天员。

其他还有,比如通信延迟问题的解决、任务指挥需要更加灵活和高效、太空活动必须遵守国际法规等困难。

总之,若要将宇航员送上火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深入,这些困难终将得到克服,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也将逐步变为现实。

美国载人登上火星进展到哪一步?

近年来,马斯克作为“殖民火星”的坚定支持者,已积极推动相关火箭的研发,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超级大型不锈钢火箭——星舰。

SpaceX在星舰的研发工作上不遗余力,尽管多次试验并未取得理想结果,常常出现意外,如火箭坠毁、高空爆炸,甚至直接导致发射基地的损毁。然而,每一次的发射都为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数据,故障率也在逐步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火箭仅仅是实现载人登火星的交通工具,其他相关技术和设施的研发同样至关重要。目前,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推进情况显示,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未来四年内实现载人登上火星的目标仍显得颇具挑战性。

若要实现载人登上火星,各项研究与开发工作需要同步推进,以确保任务的成功。因此,尽管前景令人期待,但实际的实施仍需更多时间与努力。

0 阅读:0

八戒说科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