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环游世界,被养成精英的女孩,为什么会记恨父母一辈子?

卢璐说 2023-11-14 16:08:40

卢思迪要去考汉语水平考试(HSK),我买了书,让她在家复习。有一篇课文是节选于一篇新闻稿,内容是普通铁路工人把房子卖掉,买了一条帆船,带着老婆和孩子,全家一起去环球旅行的故事。

课文后面要写一篇作文,卢思迪写完拿过来给我改,我看后愣了。

我本来以为这种不要去学校,不用去读书,四处旅行的人生,对于14岁的孩子来说,一定是特别向往的事情,完全没有想到,她居然会反对。

我又去问了卢子觅,她第一反应觉得,不用去上学,还能看到海豚或鲸鱼,那不错啊。可当她又想了一秒,突然明白,全家去环球旅行,无论坐船还是飞机,那都意味着,要长时间放弃她的房子和玩具,告别她所有的朋友,也不能再去跳芭蕾舞……

她马上说:“还是算了,旅行的话,我们假期去就好了,干嘛要一直不回家呢?明天我还要参加Lisa的睡衣派对呢。”

这态度很明确了,后来我还问过几个别的孩子,虽然每个人的理由不同,但回复都一样的,就是不咋愿意。

我觉得这个论题很有意思。

因为我在不同时期,也和不同的成年人讨论过Gap Year改变人生的问题,成年人从心里觉得这是一件很棒的事,只是现期的人生中,有太多牵绊导致不能实施。

但如果可以,最受益的一定是孩子。因为这种无与伦比的经历,可以在日后,变成孩子人生中的巨大财富,说不定可以帮助孩子变成黑马,脱颖而出。

尤其在疫情后,仅这一年,我就已经听到好多次了,或者带着一两或三个娃去周游世界,或者“润”到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去旅居,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用180或者270度的弧度,把梦想付以实施。

这让我想到了Lady Suzanne Heywood,之所以称她为Lady,是因为她的丈夫Jeremy Heywood是英国政府高级公务员,不仅曾多次任职首相私人秘书和内阁大臣,还因为出色的能力,获得男爵的称号。

而Lady苏珊娜本人,也有一个非常精英的个人履历。

她在牛津读大学,剑桥读博士,然后进入英国财政部,从快速培训生做到部长私人秘书,然后先是进入麦肯锡,后来担任过CNH,依维柯的董事长和主席,现在是Exor集团首席运营官。

她在今年五月,出了一本自传,叫做《Wavewalker: Breaking Free》,向世人讲述了她与众不同的童年。

在她八岁的时候,她的父母卖掉了一切,买了一条帆船,命名为Wavewalker,从英国出发开始旅行。最初父母的计划,只是去走当年库克船长的航线,可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这种旅行都是像洋流一样,一旦跳进去,就很难停下来。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他们全家一直都在旅行,去了很多国家和地方,见识了各种岛屿和动物。可这听起来非常神奇的旅行,对于苏珊娜而言,却是非常可怕的经历。

她曾在海上,被风卷起来砸到甲板上,严重摔伤。

很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个法国的医疗队,但可怕的是,没有医疗条件,可为了活下来,她在太平洋中间的某个小岛上,接受了7次没有任何麻药的大手术,每次手术都要持续几个小时,真的太恐怖了,想都不敢想!

平日里,她的确不用去上学,但她没有朋友,因为缺少人手,还必须和父母分担很多水手的工作,日以继夜,没有假期。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她见到很多同龄孩子没有见到的东西,但也失去了很多同龄孩子能拥有的乐趣。

一直到她17岁,父母把她和哥哥扔在新西兰,继续出海。她的签证过期,父亲只能给她买了一张回英国的机票。她回到英国,为了不再回到船上,她写了无数封大学申请信,最后被牛津大学录取,从此开始了她开挂的人生。

在她成功之后,她的母亲一直在试图阻止她写自传,也许她知道他们对女儿做了什么,而她的父亲却跟记者夸夸其谈地说,苏珊娜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的英明和远见。是他从小带着她远离教育体系,带着她去看了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见识和更深刻的思维方式,才能如此出类拔萃。

对此,苏珊娜完全否认,因为对于她而言,那十年的航海经历,是她终生的噩梦,所带来的伤害,她无法释怀。

作为旁观者来说,我个人的看法是:十年航海,对于苏珊娜的人生来说,应该说伤害与益处同在。

首先,从客观的专业选择来说,苏珊娜能够被牛津大学动物系录取,应该和她在自然界中,见过并了解过很多真实动物,有一定的关系。

其次,从主观的个人努力来说,就是因为苏珊娜吃了航海的苦,才会想读书,是痛苦给了她拼命读书的动力,成就了她的优秀。

但我们必须知道,苏珊娜的成功完全不能证明,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教育,是可行的成功之路。最现实的证据就是,苏珊娜的哥哥也一起旅行了十年,但后来没有读大学,也没有做出任何成绩。

而即使对于看起来是成功晋升为精英的苏珊娜本人,童年伤害的阴影也是无时不在,写这本书就是为了尝试着自己疗愈,她需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慢慢化解。

今天,中式教育成功学书籍,往往是父母们基于跳入名校的“成功的个案”写成的,譬如曾经红极一时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或《哈佛女孩刘亦婷》,可是这类书籍的最大弊病就是,当这些进入名校的好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后销声匿迹,会大大地动摇该父母教育的可信性。

而近年来,欧美国家的教育成功学,往往是基于自己的成功而写成的传记,从贫穷到精英,完美地向上流动。

譬如,之前大火的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者Tara Westover的父母是摩门教徒,反对学校教育,她在17岁前从没有上过学,却在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历史学教授;

还有更早一点的《乡下人的悲歌》,出生于美国铁锈地带,母亲和亲戚朋友的生活一直都泛滥在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之中,但作者J.D.万斯却成功从耶鲁法学院毕业,不仅成为投行董事,而且积极从政。

还有前面的苏珊娜,这些书,都很有代入感,读起来很容易热血励志,但每个成功都是个例。其中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路”,也就是没有可复制性。

如果真的硬要说出他们之间的共性,除了欧美教育系统相对柔软,可以更顺畅地接受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之外,只有一个:他们的父母都是一样的自私和冰冷。他们对子女的人生,没有任何的设想和期望,百分百的无视,富贵在天,生死由命。

这和中国的父母,无论是选择停留教育体系内,大声呵斥还是仔细陪伴,总之竭尽全力,推动孩子读书;还是少数“大聪明”父母,选择冲破学校体系,带着孩子去环游世界,去自由玩耍,去接近大自然,去累积经验和见识,都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些的背后,都是期待。

期待着孩子们会更优秀,更有思谋,更能幸福,拥有更好的人生。

也许这就是为人父母的:“机关算尽终成空,曲终人散皆是梦”。

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

却并非因你而来,

他们陪伴你,

却并不属于你。

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人生,那就去好了,如果你真的想带着你的孩子,那就带着好了,无论如何,不要指望着孩子会感谢你,这不是,从来都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的命。

0 阅读:24

卢璐说

简介:行走在东西文化之间,优雅女性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