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是两支球队争夺一个皮球,通过球队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打破对方的防守将球踢进球门,比哪方进球多的运动。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战争,就有拳拳到肉的热血对抗。
足球,和平年代的战争
足球场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身体对抗:抢球、护球、突破、抢点、转移、射门…
足球和网球(都是世界流行运动)的本质区别,是足球有非常频繁的身体接触,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身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中完成的。而一道球网隔开了球场两边的网球巨星,他们上下翻飞高压下网直线穿越,在相持中挑战体能的极限,但相对足球的身体对抗,网球还是“温柔”了一些。
任何的个人技术施展、团队的战术选择和执行,都在是在对抗中进行的。如何在对抗中发挥自己的优点抑制对手的强项,成了赢得比赛的关键。于是,我们看到了现代足球的很多技术精湛的球星和各种流派:
有十几年前随着西班牙足球崛起而被很多人称赞的西班牙(日本)的TITI -TAKA传控流、有融入了更多技术球员改进了传统高举高打的现代快速攻防转换大范围转移的现代英式足球、有“黑化”后身体素质顶级技术娴熟的法兰西跑轰流、有艺术足球百年沉淀不变但十几年来成绩总是差点意思的巴西桑巴流、有身高体壮一力降十会的北欧海盗派…
所有的这些足球流派,加持动辄身价上亿欧的足球巨星,都围绕着如何在对抗中占得先机,比对手更多次数地将球送入大门。
所以,足球的本质是对抗,这也要求一个合格的球员一支成熟的球队,无时无刻都要将对抗的观念植入脑海,反复练习在对抗中可以施展的个人技术和团队战术。
一个小球员的启蒙,要反复练习球感、静态的控球、传停带射,要循序渐进开发身体的各项与对抗相关的机能,而这些,就如同我们学习汉语拼音、学习英文字母和单词、学习加减乘除算术一样基础。
既然基础,就相对简单,只要沉下花时间精力心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既然基础,那就是强化之后要在此之上进阶。
现在很多中国观众陷入了一个足球误区,张口闭口“基本功”,其实他们所说的基本功,就是很多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十二部位颠球(还带点花式)、日式的Ginga球感练习、或者努尔飞腿式的百步穿“圈”。
日本Ginna球感训练
这些内容很好看,也很有美感,对竞技足球也有一些帮助,但更多的成了被中国观众妖魔化的毒瘤。
这些中国观众,很多就是在努尔飞腿的视频下留言“牛逼,快去国家队”“吊打国足球员”和在一些女子花式足球视频下留言“中国男足,不信谣不传谣”的那些人。
努尔飞腿百步穿杨,部分中国观众的观点——可进国家队
要知道,足球场上,是有防守的,防守队员是要怼脸逼抢飞身铲球的、任意球是有人墙的球门那里是有高大的门将虎视眈眈有备而来的,还只允许你踢一次没有重复键盘按键。
当然,有的比赛,比如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这样的中国教科书比赛(相对于足球发达国家的青少年比赛而言),对抗就很少,双方可以约定俗成一样“眼神散步防守”。
中青赛教科书,典型的散步眼神防守下的“精彩”
西班牙青少年比赛的激烈对抗
足球过了启蒙的基础阶段,在向精英的提高过程中,更要练习在对抗下的基本功,如何在有干扰有防守以及反复冲刺下的传停带射,要在比赛对抗中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实战技能。
武术套路或者电影动作桥段很好看,但竞技格斗才算是武术的巅峰,而战场上的格斗杀人技才是武道最顶级的存在。
电影中的打斗很好看
UFC的格斗才是真本领(虽然不如电影好看))
人的时间是公平的有限的,被中国观众口中的“基本功毒瘤”所荼毒的青训,如果过度在静态技术上浪费精力重复建设,而忽略了竞争者在对抗中动态基本功的磨练,到了真正的赛场上(比如国际比赛),就会如同武术套路大师与张铁泉一起站在八角笼中,谁趴下,可以脑补。
回归足球的对抗本质,好好练习真正的“基本功”,用一场接着一场的比赛来淬炼自身吧——当然,就目前来看,中国缺少成体系分等级具备高对抗高水平的青少年联赛,很难真正提升对球员成年后对国际比赛有用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