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受到被爱的7大瞬间,中3条以上,恭喜你作为父母很成功!

第壹心理 2024-10-06 08:49:25

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莫过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而言,既是坚实的后盾,又是温暖的港湾。

如果亲子关系处理不好,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则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中写道,“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习得的能力。”

人也许天生能产生爱的感觉,但爱的能力却需要后期培养。

做父母不需要考试,但你与孩子相处模式就是答卷,而孩子就是评分人。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感受到这几个瞬间,说明你是一个成功的父母。

无论什么事情,父母都是我的第一分享者

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实际上是离家越来越远的过程。

上学之前,在家和父母相处,就是孩子的整个生活。上学之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社交,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度会不可避免地下降。

尤其到了青春期之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比如,讨厌某个同学、暗恋上班级某个TA。

如果你的孩子,无论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愿意事无巨细地跟你分享,那么,你在孩子心中就是值得信任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相信任和乐于分享,一定是建立在平等包容的心态之上。

孩子一开始总是会愿意和最亲近的父母分享生活。

但是,有些孩子越长大却越沉默,有些孩子长大后仍然愿意与父母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分享事情时的态度。

试想这样一个情景,假如你的孩子跟你分享自己的动漫角色:

A类父母说:哇,这是什么呀?真可爱,爸爸妈妈不知道,你能给爸爸妈妈分享一下吗?

B类父母则看都不看,只是说,这对学习有啥用处?别看这些有的没的。

我们可以发现,A类父母先是尊重认可了孩子的爱好,然后再主动询问,勾起孩子的分享欲。

而B类父母却直接否认了孩子的爱好,甚至剥夺了孩子的爱好。

其实小孩与大人是一样的,甚至比大人更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如果孩子的每次分享总能得到父母的正反馈,那么,下次有什么东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母。

相反,如果总是负反馈,你就会发现孩子慢慢隐藏起自己的心思,在父母面前变得越来越沉默。

父母从不拿我和别人比较,而是认可我的闪光点

中国小孩总是有个难以超越的存在,叫“别人家的孩子”。

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留言:我小时候考试考了97分,高兴地回到家,父母却没有夸奖,反而说你看别人家的谁都考了满分呢。

这是父母的一个常见的误区,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有研究表明,同辈压力和反刍思维存在一定相关性。

反刍思维即是个体不断地主动或者被动思考自己与期望目标之间的差异,从而产生沮丧等负面情绪。

这意味着,当父母将这种同辈压力施加给孩子时,不仅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焦虑甚至抑郁的心理状态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和独特性。

而在应试教育的学校,老师难以顾及每个孩子的个性,也没有精力去挖掘孩子的优点。

身为家长,在这方面就更不能缺席。

成功的父母,应该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不是一味地和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我不怕犯错,而且勇于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刚刚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总是会犯一些小错误。

比如,打碎了一个碗,弄坏了别的小朋友的文具等等。

这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学会“闯祸”之后如何处理。

但是,有些家长却选择粗暴地指责孩子,甚至打一顿。

儿童阶段,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时期。

“棍棒教育”实不可取,这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还有可能让孩子学习父母,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同时,孩子以后犯错,只会想办法隐藏自己犯错的事实,而不会想怎么去解决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导孩子具备犯错之后勇于承担的勇气,和尽快处理问题的责任心。

父母从不会强迫我做不喜欢的事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喜恶,孩子也是一样的。

但许多家长却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强迫孩子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他这么说道,我很讨厌吃黄豆,父母明明知道但总是逼着我吃。

直到有一次,他们又煮了黄豆。我一言不发,只吃黄豆,然后把自己吃吐了。最后进了医院,但父母再也没逼我了。

其实,这件事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如果是担心孩子不吃某类食物会影响身体健康,有两种解决方法:

一种是换种方式给孩子做,另一种换种孩子不讨厌的食物。

比如,黄豆主要功能是富含蛋白质,但富含蛋白质的还有鱼肉、虾肉。

最根本的是,父母更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心比心,谁都不会喜欢强迫自己的人。

如果执意如此,只会让父母和孩子心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父母总是尊重我的决定

父母与孩子相处之间,也是需要互相尊重的。

这意味着,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反过来,孩子也会在这种氛围里,学会尊重父母。在家庭之外,也会尊重别人。

具体的做法是,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决定。

比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怎样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

孩子自己生活中的小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

长久下去,孩子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性格也会更加果断。

当我产生负面情绪时,父母不会责怪我

坏情绪就像好情绪的影子,两者难分难舍。

然而,消化和控制坏情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之后,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孩子的坏情绪。

卡罗尔·马拉特斯塔(CarolMalatesta)认为,只有父母对孩子所有类型的情绪都有所回应时,儿童的情绪才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当孩子在向你表达难过的情绪时,父母要教会孩子怎么样从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

毕竟,人生中难免会有挫折。如果孩子学不会应对“难过”这一负面情绪,就有可能在人生低谷中患上抑郁症。

同时,当孩子感到愤怒时,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不要让这种情绪伤害到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让孩子慢慢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父母总是经常夸赞我,并且向我表达爱意

含蓄谦卑的民族文化,使得我们总是以“谦虚”为美德,又对“爱”这个字难以启齿。

但在面对孩子时,经常夸赞孩子、表达爱意,往往能让孩子更自信,也更有底气。

20世纪,曾有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学校,随机挑选了一部分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被挑选出来的学生,都是“有发展前途”的好孩子。

令人惊讶的是,8个月后,这些随机挑出来的学生,竟然都取得了成绩上的进步。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当孩子经常被大人夸赞努力、善良时,孩子的潜意识会朝着“努力”、“善良”这些标签靠近,最终成为这样的人。

这项实验表明,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

经常向孩子表达爱意,孩子也会学习父母的样子对父母表达爱意,营造出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做事往往更有底气,也更加自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