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请战犯廖耀湘授课,廖不敢讲,刘帅:我们有三点比不上你

百年小人物 2024-12-11 04:47:34

解放战争爆发后,新六军作为蒋介石军中的一支王牌主力部队,哪里形势危急就被调往哪里,一度令廖耀湘手忙脚乱,疲于奔命。

1947年8月,为加强国民党在东北的军事力量,蒋介石将东北保安司令部并入了东北行辕,陈诚出任主任。

为了打通北宁路,105师奉命行动,不料却被解放军歼灭。深感兵力不足的陈诚开始大肆扩军,并计划与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一决胜负。

然而,在解放军随后发起的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中,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损失了六七万兵力。到第二年,解放军不断扩大,焦头烂额的陈诚借口生病辞职养病去了。

不久后,蒋介石成立了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卫立煌被任命为总司令。1948年3月,国民党军已经被解放军分割包围在了长春、沈阳和锦州。此时,廖耀湘兵团龟缩在沈阳不出。

10月,东北解放军主力围攻锦州,蒋介石立即命令廖耀湘出兵辽西,解锦州之围。不过,在援锦的路线问题上,廖耀湘和蒋介石产生了分歧。后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廖耀湘不得不按照老蒋的命令,违心向新民地区开去。

果然如廖耀湘预料的一样,他们在法库、彰武受到了解放军的袭击,正面部队也因地形原因行动缓慢。而葫芦岛的国民党军也在塔山遭到解放军阻击,难以前进一步。

鉴于此,廖耀湘在占领彰武后没有立即前进,他甚至想等锦州解放后率领部队退回去。10月15日,锦州解放,廖耀湘决定撤退,但蒋介石却下令继续向锦州方向开进,攻下锦州。后在卫立煌、杜聿明和廖耀湘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才同意了廖耀湘向营口方向撤退的请求。

然而,等廖耀湘兵团撤退时,解放军早已将退路彻底截断。插穿部队更是成功袭击了廖耀湘兵团及各军的指挥所。廖兵团一时间彻底陷入了无人指挥的混乱中。

战场上四处都是枪炮声,甚至到了分不清具体作战部队番号的程度。到28日,廖耀湘兵团十万多兵力被我军全歼,廖耀湘本人也被我军活捉。

1951年1月,解放军军事学院成立,刘伯承被任命为院长。军事学院刚刚成立,十分缺少教员。尽管已经招聘了一定数量的教员,但还是满足不了教学所需。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刘伯承大胆起用起义投诚、解放过来的原国民党军官。他甚至还请来了当时还是战犯的廖耀湘。

廖耀湘是我军的手下败将,当学员们听说他要来当教员后,产生了很大的抵触心理。刘伯承听说后,积极开展思想工作。

他以自己为例,诚恳地表示:“我和朱老总也都做过军阀,但毛主席早就说过了,革命不分早晚,也不分先后。廖耀湘是我请来的,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批准了,他来给我们上课,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尊敬他。”

就这样,学员们不再有意见了。

而廖耀湘在被通知去解放军军事学院讲课后,他愣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惊讶地说道:“这怎么可能?我是战犯,还是败军之将,我怎么能去给他们讲课呢。不行,我不行。”

来人只好劝他说:“你就当这是组织上交给你的一个任务。”

廖耀湘这才说道:“那我去试试,要是讲得不好就赶紧把我送回来。”

很快,廖耀湘便被送来了解放军军事学院。当天,刘伯承亲自出来迎接他。廖耀湘忐忑不安地表示:“我不敢讲啊。”

刘伯承听后,真诚地说道:“我们有三点是不如你的。这次请你来,可以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缅甸抗日时采取的三种战术:‘小部队战术’、‘森林作战法’和‘城镇村落战斗’。二,辽沈战役中的问题,优缺点都能讲。三,为我军建设提点建议。”

廖耀湘听罢,仍然有些惶恐,“我还是担心讲不好啊。”

刘伯承当即摆摆手,说道:“你就放心讲,这三个问题,也只有你能讲,我们都是你的学生。”

刘伯承的信任给廖耀湘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但当他站到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学员时,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地紧张,额头上甚至沁出了汗水。

然而,当廖耀湘讲起缅甸战场上的情况时,他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缅甸,沉浸其中的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台下的学员们也渐渐被他感染,跟随着他的思绪深刻地了解到了几年前的缅甸战场。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台上的廖耀湘和台下的学员仍然意犹未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旁听的刘伯承也一边鼓掌,一边走上了讲台。随后,他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廖耀湘的手,真诚地表示:“廖将军,你的课,真生动,讲得真好。”

廖耀湘也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感动了。原本,他只当自己是战犯,是败军之将,对未来也没有什么希望。如今,他却真正地从心里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胸怀。

不可否认,廖耀湘兵团曾败在了我军手下,但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并不能否认他的军事才能和实力。

廖耀湘是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的学员,学习成绩优秀。1930年,廖耀湘在留学考试中名列前三,公费留学法国。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本留学名单中并没有廖耀湘的名字,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自己的样貌,得知消息后的廖耀湘找到了蒋介石讨要说法。后来蒋介石特批他赴法留学。

廖耀湘进入法国圣西尔军校学习,后转入了机械化骑兵学校深造。当时,法国的“骑兵”专业实际上已经与装甲部队“接轨”了。因此,他学习的知识涉及不少装甲兵知识。这极大扩宽了他的眼界和军事素养。

然而,廖耀湘在学成归国后,却因国内武器装备落后,装甲兵也才刚刚起步。因此,专业不对口的他一度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直到1939年昆仑关战役中,廖耀湘才率部一战成名。歼灭日军4000多人,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这一战极大振奋了国内抗日的热情和信心。

1942年和1943年,廖耀湘又先后两次远征缅甸,这是他整个军事生涯中最辉煌、最悲壮的一段经历。他在缅甸战场战略、战术的运用也成为了宝贵的军事经验,也正因如此,刘伯承才会在后来亲自点名请他来授课。

参考资料:湘潮2010年第5期、澎湃新闻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