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广州地标伍家花园:200年前世界首富豪宅,有18个足球场大

天成谈旅游 2024-05-10 12:47:21

广州岭南园林之一

《慕遇城迹·文旅行》出品

作者 \ 郑望学

伍家花园画作

提‬到‬广州地标,‬很多人会马上‬想‬到‬“广州塔‬”“小‬蛮‬腰‬”,‬它‬是21世纪‬广‬州响‬当‬当‬的名‬片,‬享‬誉世界。‬殊不知,‬早‬在‬200年‬前的19世纪,‬广州就‬有‬一‬座地‬标‬‬‬‬豪宅——伍‬家‬花‬园‬(简‬称“伍‬园‬”)蜚‬声‬海内外,‬备‬受‬西‬方‬‬人‬的推‬崇和‬盛‬赞‬‬,‬据‬说就‬连‬当‬朝‬‬皇帝道‬光‬都‬艳‬羡‬不‬已。要‬知道“伍‬家‬花‬园‬”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广州“十‬三‬行‬”领‬袖‬伍‬秉‬鉴‬的私‬邸‬,要‬说‬它‬有‬多‬壕‬?‬‬18个‬足球场大,‬堪‬称‬广州版‬“圆明园”!‬

200年前的世界首富有多富?

伍秉鉴(1769—1843),又名伍浩官,清末首富。祖籍福建泉州晋江安海,生于广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伍秉鉴之父伍国莹(1731—1800)创办怡和行,取其子秉鉴乳名“亚浩”为商名,时西人称之为“浩官”。

1801年伍秉鉴子承父业,接管怡和洋行的生意。其貌不扬,尖嘴猴腮的他,却长袖善舞,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生意比他父亲还强,一跃成为十三行公行的总商。直到鸦片战争后十三行没落,他一直担当行商领袖。

伍秉鉴一家在花园里

深谙政商两道的伍秉鉴,想方设法地要弄个“红顶”戴着,向朝廷捐巨款换得了“三品顶戴”,成为了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三品顶戴”相当于如今的“全国政协常委”,前中国首富许家印亦是如此。彼时的伍秉鉴在政商两界混得风生水起,暗地里却与洋人勾结,干起了走私鸦片、祸国殃民的勾当。

俗话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1842年,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结束,战败的恶果,自然由始作俑者——伍秉鉴和他的行商们承担。被钦差大臣林则徐革去““三品顶戴”护身符后的伍秉鉴,耗尽家产,身败名裂,颜面尽失。在鸦片战争不久之后,于1843年9月在“伍家花园”郁郁而终,享年74岁。

不过,在19世纪弱肉强食的世界,作为中国人的伍秉鉴,其影响力不是盖的,甚至在200年后的今天,在西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2001年他被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评为上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个人,被誉为清朝时期的"世界首富"。

这个“世界首富”不是吹的,那他到底有多富有?据史书记载:“1834年伍秉‬鉴‬对他家‬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二千六百万墨‬西‬哥‬银元。”

2600万是什么概念?这是当时的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而在同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墨西哥银元。美国学者马士说:“当时的伍家资产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财富。”

另外,从伍秉鉴的豪华私邸“伍家花园”,也可见证他的富有。这座豪宅占地面积达13.3万平方米(约200亩),相当于18个足球场那么大,换算成现在的价值约为2.88亿元人民币。

广州地标豪宅伍家花园有多壕?

伍家花园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当年,伍秉鉴在现今海珠区漱珠涌(今已被覆盖)东边的安海乡置地百亩,建起了蜚声海内外的花园式豪宅——伍家花园。

伍家花园的主人伍秉鉴

这座豪华宅院呈三角形,其东、西两面分别是海幢寺和潘家花园;花园内分布着祠堂、园林等,主要包括粤雅堂、宝纶楼、听涛楼、延晖楼、万松园……

当时,行商花园是与西方商人交往贸易中最重要的场所。而伍家花园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行商庭园,是广州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许多来华的西方人士,备受西人的推崇和盛赞,外国商人均以获邀进入伍家花园游览为荣,据说就连当朝皇帝道光都羡慕不已。

据说,当年的伍家花园,豪华程度堪比皇家“圆明园”,仅是中央大厅,便可摆筵席数十席,其园中高台,就是当时广州最佳的观江台。那时的伍家花园,已等同于现今的广州地标——广州塔,扬名世界。

伍家花园布局分为祠、园及原有景物等几个部分,其入口处称伍家祠道,至今地名犹存。通过伍家祠道进入园内,其北侧有土地祠,南侧依次排列荷塘、竹林,然后进入万松园。

万松园是伍家花园的核心景区,于1835年伍氏宗祠建成后陆续扩建而成。该园为园中园,是接待西方商人和城中名士最主要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富豪顶级会所。

伍家花园的女主人

关于伍家花园的景象,后世留有不少文字描述和一些老照片,从这些只字片语和老照片中,我们得以一窥这座闻名于西方的“广州三大古园林”之首的景貌。

澳大利亚旅行家费弗尔(1797-1858)在游记中记到:“……建筑本身非常大,有着宽阔精致的平台。透过窗户能看到内部的庭院……”

美国作家及博物学家莫士(1838—1925)对伍家花园内的伍氏祠堂进行记录:“宗祠的整体效果甚为壮观,建筑技艺精良。大门的轮廓和比例设计出色,可惜从速写只能看出大概的效果。”

而伍氏后人伍绰余则在《万松园杂感》中描述了万松园景貌:“有太湖石屹立门内,云头雨脚,洞穴玲珑高丈余,有米元章题名。池广数亩,曲通溪涧,驾以长短石桥,旁倚楼阁,倒影如画。水口有闸,与溪峡相通,昔时池中常泊画舫。有水月宫,上踞山巅。垣外即海幢大雄宝殿。内外古木参天,仿如仙山楼阁倒影池中,别饶佳趣。”

红圈即伍家花园所在区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伍家散尽家财,只落得凄凉晚年,而曾经繁盛一时的伍家花园也迅速衰落。“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伍家花园在民国初期遭遇火灾,园中景物或遗失,或变卖,存世者仅剩一条“伍家祠道”的小巷和伍氏宗祠旧址(又名小姐楼),见证着伍家花园的繁华旧梦。

另外,伍家花园的另一园在芳村花地,即馥荫园,又名福荫园、恒春园,前身为十三行另一行商同文行潘振承家族的“东园”,于1846年归伍氏,改名“馥荫园”。园内种植大量花木,并以此闻名。

馥荫园后来被花地罗氏族人购买,成为私营园林。1938年广州沦陷后,花园遭到毁灭,此后也未曾重建。曾经繁华一时的伍家花园,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荡然无存。昔日的显赫奢华,如今只剩下颓门败瓦和滞留在海幢寺的“猛虎回头石”。百年繁华,终究难敌时光的风霜,一切如烟消散。

海幢寺里的“猛虎回头石”

继伍秉鉴后,其十三行的同僚潘振承修建了潘家花园,风头又盖过了伍家花园。据传,潘家厨房的锅底都是镶金的,连外商都惊叹,潘家花园甚至比西方皇宫更奢华(可见作者往期文章《龙溪潘氏大院:这座百年前的世界首富豪宅,堪称广州版“大黄宫”》)。

潘家花园

“伍家花园”与“海山仙馆”是岭南园林的代表,有“绝代双娇”之称,其规模与豪华远超如今的“余荫山房”“清晖园”“梁园”(据说都是仿古建筑)。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伍家花园”与“海山仙馆”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如今只能从泛黄的老照片中一窥究竟。

作者简介:郑望学,笔名慕遇城迹,湖北汉川人,80后文旅作家,资深策划人,专注文物古迹保护多年,诚交天下志同道合朋友。

0 阅读:2

天成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