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中老年人:避开3种高嘌呤食物,牢记3吃3不吃,生活美滋滋

芷文聊健康 2024-01-08 00:00:04

王先生,60岁,患有高尿酸血症多年,最近出现了关节疼痛和尿频,腰部疼痛的症状,他平时饮食偏好海鲜类食物,这些都是高嘌呤食物,因此王先生的尿酸控制不稳定,对于如何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饮食并不是很清楚,在家人的建议下来医院检查,希望能够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我们了解了王先生之前的病史,王先生虽然确诊高尿酸血症多年,但从来没有系统化治疗过,因此导致尿酸水平控制不稳定,最近出现相关症状才决定来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并没有异常现象,但是我们按压关节部位有明显的压痛感,王先生在行走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

随后我们进行血液检查,经过检查发现,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为455μmol/L,严重超过正常范围,对于出现的关节疼痛症状,我们决定进行影像检查,X光检查显示有关节炎的症状,肾脏超声检查发现肾结石。

经过进一步的嘌呤代谢检查,发现王先生的饮食中确实摄入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导致了尿酸代谢障碍,根据王先生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可以确诊王先生患有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并发症,主要原因是饮食中摄入了大量的高嘌呤食物,导致了尿酸代谢紊乱。因此他需要立即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以控制血清尿酸水平,改善关节疼痛和预防肾结石的形成。

我们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通过服用药物碳酸氢钠降低尿酸pH值,同时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建议中老年人避开高嘌呤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通过保持低嘌呤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能够有效地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提高尿酸排泄,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遵医嘱及时服用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嘌呤饮食对中老年人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及时控制,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对老年人的危害

1)痛风风险

嘌呤是一种在人体内会分解为尿酸的化合物,而高嘌呤食物中所含的尿酸会增加体内尿酸水平,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引发痛风的风险增加。

痛风是一种以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尿酸水平升高会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心血管疾病风险

高嘌呤食物也会增加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尿酸水平升高会引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持续摄入高嘌呤食物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且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会出现生理性退化现象,血管弹性较差,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很容易影响血管功能,因此为了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应该注意少摄入这类食物。

3)肾脏疾病风险

高嘌呤食物还会对老年人的肾脏健康造成危害,尿酸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尿酸水平升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肾结石、尿酸性肾病等肾脏疾病的发生。

长期摄入高嘌呤食物还会引发痛风性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老年人或者有原发性肾脏疾病的人群应该控制这类食物摄入。

4)影响骨骼健康

高嘌呤食物还会对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产生影响。尿酸在体内增加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分泌,导致骨骼中钙的流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本身老年人会出现骨质下降的情况,长期吃高嘌呤食物就会使骨质更加脆弱,使骨质疾病风险增加。

另外,摄入高嘌呤食物还会加重老年人的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高嘌呤食物可能会富含脂肪,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降低老年人摄入高嘌呤食物带来的危害,建议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量。

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老年人应合理搭配膳食,控制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建议中老年人避开3种高嘌呤食物,牢记3吃3不吃

中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开三种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鱼虾蟹贝以及干菌藻类。

一不吃:动物内脏

动物内脏包括肝脏、肾脏、心脏等部位,这些器官富含嘌呤并且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其中猪肝的嘌呤含量达到了每千克2752毫克,这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或痛风患者相当于饮食炸弹,嘌呤在消化过程中会被分解成尿酸,增加尿酸在血液中的浓度。

而根据研究,动物内脏中尤其富含嘌呤,摄入过多的动物内脏会显著增加血液中尿酸水平,增加患痛风和尿酸结石的风险,此外,这类食物可能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这可能会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不吃:鱼虾蟹贝

鱼、虾、蟹、贝类食物也富含嘌呤,尤其是一些深海鱼类和贝类,其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贻贝肉含嘌呤4135毫克/千克,嘌呤含量比猪肝还高。同时这些海鲜类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酸,食用过多会增加尿酸在体内的产生和沉积,并有可能导致痛风和尿酸结石的发生。此外,一些富含胆固醇的海鲜类食物也会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带来危害。

三不吃:干菌藻类

干菌藻类是指干燥的蘑菇、海藻等食材。这些食物种类通常被加工成干制品,富含嘌呤和核酸。尤其是一些干燥的蘑菇和菌类,因为在干燥的过程中,其中的水分流失,嘌呤和核酸的含量相对增加。因此,食用干菌藻类食物也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和尿酸结石的风险。

为了避免这些高嘌呤食物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建议中老年人应该尽量避免食用动物内脏、鱼虾蟹贝和干菌藻类食物。可以选择一些低嘌呤的食物,这些食物不含嘌呤或嘌呤含量较低,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更为有利,中老年人可多吃3种食物。

1)牛奶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牛奶中的嘌呤含量非常低,通常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或者容易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来说是一个优秀的蛋白质来源。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牛奶中的蛋白质种类全面、优质,能够提供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氨基酸,同时不会引起高尿酸问题。因此,中老年人过多依赖牛奶作为蛋白质的来源,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过量摄入高嘌呤的食物。

2)鸡蛋

鸡蛋也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中老年人的食物选择。鸡蛋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与此同时,鸡蛋的嘌呤含量也较低,对于嘌呤控制较为严格的中老年人来说,适量食用鸡蛋也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3)蔬菜

蔬菜是中老年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同时嘌呤含量较低,是理想的高纤维、低嘌呤的食物来源。例如芹菜、胡萝卜等蔬菜中的嘌呤含量都很低,而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为中老年人提供多种营养所需。

中老年人应当避免摄入高嘌呤的食物,以保护自己免受尿酸升高的困扰。

同时,通过多吃牛奶、鸡蛋和蔬菜等低嘌呤食物,中老年人不仅可以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有效地降低摄入高嘌呤带来的风险。

建议中老年人在进行饮食选择时,要搭配合理、平衡膳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健康状况的饮食计划。针对有高嘌呤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应该定期去医院检查,以免嘌呤过高诱发疾病发生。

长期摄入嘌呤食物的中老年人应该检查哪些?

中老年人嘌呤含量高可能会导致痛风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定期检查嘌呤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1. 血尿酸检查

血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通过检查血尿酸水平可以了解体内嘌呤代谢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中老年人的血尿酸水平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嘌呤代谢异常的问题。

2. 尿液分析

尿液中的尿酸含量也可以反映嘌呤代谢的情况。通过尿液分析可以了解尿液中尿酸的浓度,进而判断嘌呤代谢是否正常。

3. 肾功能检查

肾脏是排除体内嘌呤的主要器官,因此肾功能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老年人嘌呤含量高可能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定期检查肾功能可以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

4. 肝功能检查

肝脏是嘌呤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通过检查肝功能可以了解肝脏对嘌呤代谢的影响。中老年人嘌呤含量高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可以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

5. 食物摄入评估

除了检查体内嘌呤含量,评估食物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老年人嘌呤含量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因此通过评估食物摄入情况可以了解是否存在高嘌呤饮食的问题。评估食物摄入可以包括记录日常饮食、嘌呤含量的计算以及饮食指导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中老年人嘌呤代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以维护中老年人的健康。

建议中老年人避开3种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鱼虾蟹贝,干菌藻类,尽量不吃这三种食物,多吃蔬菜,牛奶和鸡蛋这三种食物,坚持低嘌呤饮食习惯有利于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有高嘌呤饮食习惯的中老年人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免机体嘌呤过高造成疾病发生。

上面提到的王先生患有高尿酸血症多年,近期出现了并发症状,通过检查得知是由于饮食习惯导致的,所以对于中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高嘌呤食物。

文献参考:

1. 周春兰, 王雪, 罗亚蓉, 彭立华.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的关系[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27(3): 243-245.

2. 汤伟伟, 张珑. 高尿酸血症在中老年人中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7, 33(2): 119-123.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