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宋先生最近两个月的时间,不仅经常感到腹痛,而且人也瘦了不少,为了查明病因,宋先生在妻子的陪伴下来到医院,通过检查,很快明确为肝癌。
宋先生和家人都特别不能理解,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就得了肝癌?
肝癌看似突然,其实并不是这样,医生说,宋先生除了有肝癌以后,还有肝硬化,而导致他肝硬化和肝癌的罪魁祸首,就是长期饮酒。
宋先生告诉医生,自己从二十五岁开始,几乎每天都要喝至少半年以上的白酒,多的话要喝一斤多,要是一天不喝酒,就浑身难受,家人曾经多次劝他戒酒,但自己根本戒不掉。
从二十五开始长期大量饮酒,到四十九岁,差不多有二十四年的饮酒史,长期这样大量饮酒,肝脏是不可能不出问题的,因为酒精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酒精的代谢需要肝脏分泌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一种是乙醛脱氢酶,长期喝酒加重肝脏的负担,肝脏是不可能不出问题的。
其实,像宋先生这样的患者并不在少数,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肿瘤第6位,死亡率居第3位。近5年的时间,全球原发性肝癌平均年发病例数为99.5万例,中国为42.3万例,占全球42.5%,毫不夸张地说,全球近一半的肝癌患者都来自中国。
为什么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肝癌,是乙肝发展的三部曲,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再三提醒:家中的4种食物,尽早撤下餐桌。
第一,长期饮酒,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进入身体以后,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则是一种致癌物,乙醛会直接诱发细胞的突变,所以喝酒是会诱发癌症的,来自美国癌症学会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0年版》显示,2020 年全球1930万新发癌症病例中约有4.1% 可归因于饮酒,其中约3/4为男性;导致癌症病例最多的分别为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女性);不论饮酒多少都可能引发癌症,但高风险饮酒(每天20~60克)和酗酒(每天>60克)是导致酒精相关癌症负担的最大因素。
中国人喝酒的风险更大,如果你认真观察,能发现很多人喝酒后都会脸红,很多人会说,喝酒之所以脸红,是因为特别能喝,这其实是不对的,喝酒之所以会导致脸红,原因是身体里普遍存在突变型的乙醛脱氢酶,突变后的乙醛脱氢酶丧失活性,进而导致乙醛在身体里大量堆积,乙醛本身具有扩血管的作用,能使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于是就形成了特有的脸红反应。
第二,长期进食腌制食物,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经过高盐腌制的食物,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会明显增多,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是诱发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元凶。
所以要想预防肝癌,食材尽量要选择新鲜的,少吃腌制食物。
第三,长期进食霉变食物,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了天气潮湿的季节,家里吃的东西特别容易发霉,霉变的食物舍不得扔,于是用水洗洗,煮一煮继续吃,有的水果霉掉了,就用刀子削掉霉变的一部分,剩下的继续吃,但这样,真的行吗?
作为医生,并不推荐大家这样做,因为霉变食物里富含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黄曲霉素对肝脏情有独钟,如果摄入了黄曲霉素,在人体内不能降解,只能沉积在肝细胞中。当黄曲霉菌毒素沉积量超过肝脏的承受力,就会引起肝脏的损伤。
黄曲霉素有很多类型,其中致癌作用最强的是黄曲霉素B1,长期摄入这种物质,会大大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第四,长期进食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肝癌的发病率
一个人的肝脏好不好,有时可以通过外表就能看出来,很多人特别肥胖,这样的人肝脏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的,肥胖的人往往合并高血脂、糖尿病,他们往往更易罹患脂肪肝。
那些肥胖的人,往往平时特别钟爱高脂肪食物,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高脂肪食物比如油炸食物、动物内脏、肥肉、动物油等食物里,往往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这样的食物,不仅容易升高血脂,还会导致体重超标,而这些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诱发严重的脂肪肝,甚至诱发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