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定力破局美国战略围堵,特朗普示好普京遇冷

恨桃说国际 2025-03-10 21:27:50

中俄两国关系的战略韧性,在华盛顿的拉拢攻势中愈发凸显。中国外长王毅关于"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干扰"的明确表态,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美国试图分化两大国的战略幻想,迫使华盛顿重新审视其地缘博弈的底层逻辑。

面对中国掷地有声的外交宣言,美方迅速调整策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释放对俄缓和信号,声称"与莫斯科合作更符合美国利益",甚至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进行辩解。这种政策急转直下暴露出美国战略困局:既要维持对欧洲盟友的安全承诺,又企图以牺牲乌克兰利益为筹码拉拢俄罗斯。

然而美国的算盘面临双重阻碍。中俄2400亿美元的年贸易规模构筑起坚实的经济纽带,远超美俄经贸体量。两国在能源、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特别是绕过美元的能源结算体系,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这种结构性互惠关系,使得华盛顿的"离间计"难有实质突破。战略协同方面,中俄开创了新型大国关系范式。不同于传统军事同盟,双方在维持战略自主性的同时,实现了关键领域的利益对接。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劝和促谈立场,与俄罗斯在台海问题上的明确支持形成呼应,这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务实合作,成为抵御外部干扰的压舱石。

国际秩序层面,中俄联手推动多极化的努力持续深化。从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到反对单边制裁,两国在联合国、金砖机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作,正在构建对冲西方霸权的制度性力量。王毅提及的"二战胜利80周年"历史坐标,更预示着双方将在国际叙事权争夺中加强配合。

美国当前的战略矛盾在于,既希望借俄罗斯制衡中国崛起,又难以割舍对欧洲盟友的地缘政治承诺。特朗普对乌克兰的冷淡态度已在东欧引发信任危机,而马克龙推动的欧洲防务自主倡议缺乏实质性进展。这种战略分裂态势,反而强化了中俄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共识。

0 阅读:3

恨桃说国际

简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