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政坛突发重磅事件,前总统杜特尔特从香港返回菲律宾后,竟在机场被小马科斯政府以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为由迅速逮捕,并在不到24小时内被连夜押送至海牙。
此消息一出,国际社会为之震惊。杜特尔特在任期间,致力于推动中菲关系缓和,对南海局势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他的被捕,无疑给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中方迅速做出回应,在12小时内发表强硬声明:“中国一贯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应严格遵循补充性管辖原则,依法审慎行使职权,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补充性管辖原则是国际刑事法院的基石,它规定只有在一国自身无法或不愿处理犯罪行为时,国际刑事法院才能介入。
中方意思就是你该你管的你管,不该你管的别插手,这一表态打破了以往在他国内政问题上的谨慎态度,言辞之犀利,态度之坚决,令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在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
而菲律宾作为主权国家,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司法体系处理国内事务,且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此次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以及小马科斯政府的配合,显然缺乏法理依据。
中方此次强硬发声,背后有着多层面的考量。
一方面,杜特尔特执政时,积极推动中菲友好合作,搁置南海争议,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此举是对老朋友的仗义执言。
另一方面,小马科斯上台后,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频繁与美国等外部势力勾结,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国的表态也是对小马科斯政府的有力警告,表明中国不会坐视其肆意妄为,任何企图破坏地区和平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反对。
此次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看似是菲律宾的内政问题,实则背后隐藏着大国博弈的影子。美国长期以来试图在南海制造混乱,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小马科斯政府的一系列亲美举动,包括此次对杜特尔特的逮捕,都不免让人怀疑是否受到了美国的背后支持。
有分析认为,在此之下,杜特尔特依旧选择回国接受被捕,可以说是背水一战。不难看出,这种姿态既是向支持者传递"绝不退缩"的信号,也是对马科斯的反击。毕竟,这样一来难题就抛给了马科斯,一旦他处理不好的话,势必会引发菲律宾内部动荡。
然而,在杜特尔特被捕之际,菲律宾的17万军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其声明称将"严格遵守指挥系统",即服从总统马科斯的命令。
由此可见,军方表态的背后,是马科斯两年来的精心布局。3年前,杜特尔特女儿莎拉放弃竞选总统,转而与马科斯结盟,试图通过副总统职位过渡至2028年大选。但马科斯上台后,不仅未兑现让莎拉兼任国防部长的承诺,还逐步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在军队的影响力,莎拉最终仅担任教育部长,军权旁落,为今日局面埋下伏笔。
至于马科斯,自上台以来,他通过人事调整逐步掌控军队核心职位,任命亲信担任国防部长、总参谋长等要职,替换了杜特尔特时期的多名高级将领。尽管部分退役将领仍支持杜特尔特,但现役军官多为马科斯提拔,形成"新派系"。此外,马科斯家族吸取了历史上因失去军权而流亡的教训,深知军权是政治博弈的终极筹码。
于是,有了军队的效忠后,马科斯底气无疑更足,毕竟,即便杜特尔特在达沃市拥有私人武装,也难以对抗正规军。菲律宾军方声明还强调,"必要时将维护国家安全",暗示已准备好镇压可能的抗议活动,这种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使得杜特尔特的支持者难有胜算。
至于被捕后续,杜特尔特的命运仍存变数,若其健康状况恶化,可能以保外就医脱身;若马科斯坚持审判,或将激化菲律宾民众对立。目前,菲国内已有议员谴责逮捕"不合法",但马科斯阵营占据司法与军权优势,短期恐怕还是难以被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