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推行“联蒙抗金”政策,每年白银送出不少,为何没有任何效果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1-05 19:38:56

1619年,明朝的20万大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于后金,朝野震动。为了挽回颓势,明朝决定采取“连蒙抗金”的政策,也就是拉拢蒙古人去对付后金。在中国历史上,这一招可是百试不爽。汉朝时期,就联合鲜卑、乌桓、南匈奴对付北匈奴,导致北匈奴解体;唐朝时期,联合薛延陀、回纥等对付突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而明朝初期,将蒙古视为仇敌,因而采取了招抚女真,实现了以夷制夷。到了明朝后期,蒙古不断衰落,反而女真壮大,明朝的政策不得不变。早在1571年,明朝就和漠南蒙古的俺答汗达成了和平协议,明朝开放边市,每年给蒙古部落大量的“市赏”,以换取边疆的安定。此后的几十年,明朝的长城一带终于实现了和平。

就在萨尔浒之战后不久,明朝的使者带着4000两白银,行色匆匆地赶到了蒙古高原,求见林丹汗。但林丹汗认为明朝的银两太少,借口不懂汉字,将使者拒之帐外。明朝官员见状,立即将“市赏”提高到每年四万两。林丹汗见状,立即同意了共同对付后金。

当时,努尔哈赤正在进攻明朝的广宁,这可是辽西走廊通往辽东的门户,广宁一旦沦陷,整个辽东也就难以收复了。林丹汗在手下“岁赏”后,也给努尔哈赤写了一封信,信的开头直言不讳“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英明皇帝,安宁无恙耶?”说白了,就是警告努尔哈赤不要进攻广宁了。林丹汗认为,努尔哈赤肯定会被自己的40万铁骑吓到。

林丹汗

但努尔哈赤根本没有把林丹汗放在眼里,继续对辽东发动进攻,并很快攻占了辽阳、沈阳。而林丹汗却依然选择坐观虎斗,这让明朝方面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明朝决定将“市赏”提高到100万两。见到如此丰厚的赏赐,林丹汗满心欢喜,立即答应出兵。

1622年,后金开始进攻广宁城外的西平堡,并很快扫荡了广宁城的外围。可林丹汗的骑兵始终没有出现。直到努尔哈赤攻破了广宁洗劫一空后,林丹汗才带领2万骑兵到达战场,此时后金军早已撤退。

随后,林丹汗就派遣蒙古军队到明朝的各个关口索要“市赏”。明朝认为林丹汗根本就没有参战,不想给钱。但林丹汗不仅屯兵不走,还威胁侵扰边关。无奈之下,明朝只好给8万两的白银,林丹汗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其实林丹汗也有自己的烦恼。自从俺答汗去世后,蒙古又陷入部落分立的局面。林丹汗虽然名为大汗,但实际上能够管辖的范围不过是察哈尔一个部落罢了。为了统一蒙古,林丹汗不断对其他部落发动战争。当时,蒙古各部基本都信仰黄教,但林丹汗却坚持推广红教。林丹汗的这种政策导致了漠南各部离心离德。

由于对林丹汗不满,左翼蒙古纷纷叛离。1622年,经营左翼蒙古的大臣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和林丹汗发生了矛盾,于是带领3000多户蒙古人投归了后金。此后,内喀尔喀部的多个部落都投归了后金,还有许多部落投归了漠北的外喀尔喀部。因此,这时候林丹汗对左翼蒙古各部的统治基本已经崩溃。

相比之下,后金对蒙古的拉拢则非常成功。努尔哈赤时期,就和嫩江一带的科尔沁蒙古实现了联姻。努尔哈赤、皇太极不断挑拨林丹汗和各部的关系,并给与投归的蒙古部落大量的赏赐。当然,对于摇摆不定的部落,后金也会进行残酷的打击。

后金不断向西扩张,这就严重动摇了林丹汗的威信。1625年,林丹汗带领军队去进攻科尔沁部,努尔哈赤立即下令皇太极前往救援。这一次,林丹汗根本不敢选择和后金交手,直接逃走了。就这样,科尔沁部就成为了后金忠实的盟友。

但内喀尔喀部的命运则悲惨多了。这个部落虽然和后金结盟了,但却暗中和明朝联络。1623年,努尔哈赤出兵讨伐内喀尔喀部,内喀尔喀部向林丹汗求援,林丹汗不敢应战。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失败,事后怨恨内喀尔喀部暗中联络明朝,于是第二次讨伐内喀尔喀。内喀尔喀再次向林丹汗求救,但林丹汗认为内喀尔喀摇摆不定,不值得信任,于是就趁机兼并其余部。从此,内喀尔喀部就瓦解了。

在科尔沁归附、内喀尔喀瓦解之后,后金又不断拉拢察哈尔内部的部落,使得奈曼、敖汉归附后金。后金的不断西扩给了林丹汗很大的压力。而宁远沦陷后,林丹汗和明朝互市的窗口就不在了,无法获得互市和“市赏”的特权。为此,林丹汗决定西征右翼蒙古,实现重振。

1627年,林丹汗西征,征服了土默特、喀喇沁、鄂尔多斯等部落,基本统一了右翼蒙古。不仅如此,林丹汗还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1629年,林丹汗进军漠北,引起了漠北的震动。

经过这一轮西征,林丹汗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但好景不长,这一年东亚气候突然变冷,蒙古高原出现了严重的灾害,大量的牲畜死亡,食物奇缺,史称“塞外霜早,颗粒无收兼厉疫盛行”。这时候,林丹汗向明朝求救,并要求获得“岁赏”。但崇祯皇帝根本不想救助林丹汗,因而拒绝给与“市赏”。

蒙古雪灾场景

所谓乘你病,要你命。皇太极见蒙古危在旦夕,于是立即带领大军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察哈尔部根本没有形成任何有效的抵抗,后金俘虏了上万人。察哈尔本部遭到这么大的袭击,林丹汗也不敢反击皇太极,而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去进攻朵颜束不部,但却遭到了失败,死伤超过了万人。

很快,原本被林丹汗征服的喀喇沁部也投降了皇太极。喀喇沁部位于今天的西辽河上游,也就是赤峰一带。之前,林丹汗的侵犯占据了喀喇沁部的大片土地,这让喀喇沁部举步维艰。喀喇沁部投降后金后,皇太极立即对察哈尔部发动了第二次西征,夺回了喀喇沁部的牧场。

自后金获得了喀喇沁部后,后金的骑兵就可以从西辽河一带绕开明朝的辽西关宁防御体系,直接杀入明朝京畿一带,对明朝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1629年,皇太极就带领军队经喀喇沁部杀入了关内,包围了北京,时间长达三个月,史称“己巳之变”。

那么这期间的林丹汗在干嘛呢?林丹汗不敢和后金开战,但却敢挑衅明朝。1628年,林丹汗带领察哈尔部不断侵扰宣府和大同,杀掠过万。这时候的明朝既要对付国内的李自成起义,还要对外皇太极的进攻,实在没有多余的军队去讨伐林丹汗,也就只能恢复“市赏”。不久,明朝就给了林丹汗上百万两的白银。不过,林丹汗手下了白银,依然停留在长城边上看热闹。

1632年,皇太极召集左翼蒙古各部,准备远征林丹汗。当然,皇太极也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旦林丹汗逃了,那就进攻明朝。明朝的将领也看出了皇太极的想法,他们不是和林丹汗谈判如何共同对付皇太极,而是想拖住林丹汗,这样就可以避免宣府被后金进攻了。为此,明朝派遣官员星夜求见林丹汗,并送去了3000两白银,请求林丹汗不要走,而林丹汗也宣誓一定要血战皇太极。

然而,林丹汗也是人精,他怎么可能不逃呢?明朝使者刚一走,林丹汗就连夜逃到了宁夏。就这样,皇太极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河套平原,获得了大量的牲畜。随后,皇太极立即掉头南下,进攻明朝宣府。明朝长城沿线的将领见状,立即将原本给林丹汗的财物都送给了后金,皇太极这才高兴地返回了沈阳。

林丹汗西逃后兵分两路,一路远征漠北,但遭遇伏击而失败,另一路则有自己带领,驻扎克鲁伦河,与茂明安、阿巴噶人对峙。1633年,因为发生了内乱,林丹汗只好带着军队重返漠南,并向明朝索要“市赏”。但明朝不同意,于是林丹汗就侵扰明朝边关。明朝的军队坚决反击,林丹汗没有获得好处,部队缺衣少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1634年,外喀尔喀的却图汗征服了青海,却图汗和西藏的藏巴汗、康区的白利土司都发对黄教,因而组成了“反黄教同盟”。林丹汗认为可以依靠“反黄教同盟”东山再起,于是带领部队向青海挺进。但林丹汗还没有到达青海,就死于大草滩。

林丹汗虽然去世了,但他遗留的部落还有万余人,这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在林丹汗的遗孀和儿子的带领下重返河套平原。当时,漠北的车臣汗要求他们来到漠北,不过他们并没有听从,而是请求明朝的帮助。

我认为,当时崇祯皇帝应该帮助这些蒙古人,给他们食物,恢复他们的使之成为对抗后金的重要力量。但崇祯疑神疑鬼,担心有诈,因而拒绝援助。明朝的宣大总督杨嗣昌认为这时候可以欺骗他们到边疆,然后趁机剿灭。不过,明朝的计谋没有得逞。

听说林丹汗的残余势力还游荡在漠南,皇太极于1635年进行了第三次西征。很快,后金大军就包围了他们的营地。皇太极并没有下令消灭他们,而是进行了劝降。最终,林丹汗的残余势力都投降于后金,并交出了元朝的传国玉玺。不久,漠南四十九个部落就尊奉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臣汗”。

后金得到元朝的传国玉玺,那意义也是非凡的。1636年,皇太极就在沈阳称帝,并改国号为“清”。这时候的清朝,已经基本统一了东北和内蒙古,实现了对明朝北部边界线的全面接壤。自此,明朝联蒙抗金的政策完全失败。

总结起来,明朝联蒙抗金政策失败主要原因还是林丹汗个人的因素。他虽然收到了大量的钱财,但始终不敢和后金正面交战,使得自己的部落不断被后金蚕食,最终走向瓦解。在古代,蒙古人、女真人、汉人对林丹汗的评价都不高,认为他就是一个摇摆不定、贪图钱财之人,最终搞得众叛亲离。但近代以来,随着蒙古的独立,蒙古的史学家又将之视为民族英雄。我认为,林丹汗是一个空有英雄梦想,但却缺乏理智和勇气,是他的一系列昏招导致蒙古被后金征服,因而算是蒙古的民族罪人才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