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开年就上演魔幻现实主义大戏。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1月乘用车批发量同比微跌0.3%,但新能源车硬是逆势暴涨27%,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正在上演冰火两重天的戏码。更刺激的是,当所有人都在讨论特斯拉降价时,比亚迪直接甩出王炸——宋系列单月狂卖83824辆,相当于每3秒就卖出一台车,这数字比某些造车新势力全年销量都高。
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进入贴身肉搏战。比亚迪海鸥用4.1万台的成绩把特斯拉Model Y挤到第四名,Model Y和Model3这对难兄难弟加起来才6.3万销量,还不够比亚迪宋一款车打的。更讽刺的是,去年这个时候特斯拉还在教育市场怎么做电动车,现在却被中国品牌用更狠的刀法教做人——当特斯拉还在玩降价时,中国车企已经把性价比战打到每度电成本、每毫米空间都不放过的程度。
传统燃油车正在经历"丧尸围城"。前10榜单里除了速腾、轩逸这些老面孔,燃油车基本沦为陪跑选手。长安CS75看似以3.7万销量保住季军,但细看数据就会发现,这个成绩放在去年同期还能排第二,现在却被新能源车疯狂吸血。最惨的是日系车,曾经霸榜的轩逸现在只能靠降价续命,丰田本田连前10都挤不进去,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的戏码。
这场大逃杀最恐怖的不是销量数字,而是市场格局的彻底重构。比亚迪现在手握22款月销过2万的车型,相当于在每条赛道都埋了地雷。更可怕的是,奇瑞瑞虎8、吉利星越这些燃油车居然还能在新能源围剿中杀进前10,说明中国车企已经掌握"油电双修"的绝技。当特斯拉还在纠结要不要造廉价车时,中国车企早把15-25万价位段变成绞肉机战场,连大众速腾这种老牌神车都不得不降价3万求生存。
2024年车市的第一个月就充满血腥味,但这可能只是开胃菜。比亚迪宋单月8万台的成绩,相当于把哈弗H6巅峰时期的记录直接翻倍。更值得玩味的是,当所有人在讨论"产能过剩"时,头部玩家却用实际销量打脸——不是市场不行,是你的产品不够狠。这场战争已经进入拼刺刀阶段,要么像比亚迪那样用技术储备疯狂输出,要么像特斯拉那样被逼到墙角,没有第三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