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书记问曾志:毛主席给你两个选择,留在西安还是回北京?

小妹爱讲史 2024-01-31 12:25:12

1973年,曾志在家里看报纸,忽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她走过去开门,发现来人是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

“李书记早上好,先坐下喝杯茶。”曾志微笑道。

“曾同志,我终于见到您了。”

曾志脸上有些疑惑,便询问道:“您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确实有件重要的事情,我们慢慢说,前两天,毛主席打电话给我,几番话后,毛主席提到了您的情况,思来想去,打算给你两个选择,您想留在西安还是回北京?”李瑞山平和地说。

曾志听了这话,心中便有了答案。曾志是何人?为什么能得到毛主席的重视?她的选择会是什么?

为女同志“曾志”

曾志原本叫“曾昭学”,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青年时期考入衡阳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接受学校教育熏陶的她,思想觉悟有了质的改变。

“不符合现在社会的旧礼教旧风俗是需要改变的,那些迫害普通百姓的官僚军阀活动需要抨击,现在这个社会,很多思想都需要革新,我们都应该倡导男女平等。”

此时名为“曾昭学”的她,发出了呐喊。“提倡男女平等”思想与毛主席后来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想法不谋而合。

这为后面她与毛主席的相遇相知埋下伏笔。从师范学校毕业,进入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曾昭学”开始了她的蜕变之旅。

“曾昭学”改名为“曾志”。

“曾学昭你怎么改名字了?改成曾志是有什么含义吗?”女同学指着报名册上的字,询问曾志。

“我呀,心中有一番革命理想和志气,势必要为咱女同志争点志气,改为曾志,刚好呼应我的理想抱负。”曾志意气风发地回答。

随后,曾志便投身于浩浩荡荡的革命事业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合格的革命者,参加湘南起义。

种种事迹均记载了这位革命女同志的奋斗痕迹。

巾帼不让须眉

因为曾志积极投身于革命,不凡的成绩让组织越发重视曾志,先后委任她为共青团闽委组织部部长、湖北临时省委妇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等。

1928年,在湖南暴动后,曾志随队伍来到了井冈山,在这里,曾志见到了毛主席。在丈夫蔡协民的引荐下,怀孕的曾志认识了毛泽东,三人相交甚欢。

“我听说过你,曾志同志,你年少时便有投身革命的想法,并付诸行动,是很了不起的,你比很多同志都厉害,都有韧性,今日一见你,不由得感叹,巾帼不让须眉啊!”毛主席不由得轻拍了下曾志的肩膀。

“毛同志,我也知道您,宣传科的同志给我拿了一份你写的文章,我看了后,受益匪浅,您的革命想法,在现在这个形势下,很难得。”曾志回应道。

曾志生产后,被安排在毛主席身边学习。她的革命知识宝库,越来越丰富。

“在主席身边学习,我学到了更多的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工作要点,毛主席对革命原则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很乐意将这些革命理论分享给我,毛主席是我的良师益友。”曾志后来回忆道。

“曾志同志思想觉悟很高,当初她在我身边学习时,就很有悟性,她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那天她和我说,为了党和革命事业,她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所有。”毛主席一脸钦佩地和身边人说。

曾志与毛主席的相识,双方的相互欣赏,为1973年的选择打下基础。

“我选择回北京。”曾志毫不犹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革命奋斗中,曾志也曾受到迫害和不公,但对革命赤诚的她,坚持了下来。

跌倒后再爬起来革命,在工作岗位上奉献自己,似乎是曾志的常态,犹如一棵野草,对革命抱有持续的生机活力。生下儿子陶斯亮后,为了专注投身革命,曾志选择绝育手术。

“党和人民的事业,永远在我心中的第一位,我将义不容辞地前往革命第一线。”曾志坚定地对丈夫说。

在革命年代,曾志为革命事业奉献了全部,这位令人钦佩的同志,应受到较好的待遇,但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

不坠青云之志

新中国成立后,特殊的年代考验着曾志。

1973年,曾志受到批判,被反动派安排到粤北地区工作。到粤北地区后,曾志仍积极参加工作,与当地百姓打成一团。

但年长的身体跟不上高强度的工作,为了不拖群众后腿,曾志向上级寻求帮助。

“尊敬的领导,我申请更换工作地点,因为粤北地区气候过于湿润,身体尤其是膝盖受不了。此外,我年纪大了,力气和行动力跟不上群众的进度。”

看到曾志的申请,上级领导在了解情况后,立马给曾志换了新工作地点,在临潼干休所。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新的工作环境也出现不妥。

“尊敬的毛主席,我是曾志,感谢组织对我的照顾,但在临潼干休所工作仍有不足之处,考虑到身体原因和个人经历,我想去军队那边,可否同意申请?”曾志尝试给毛主席写信。

“曾志同志仍想为党和人民做奉献,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想法,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毛主席感叹地对周恩来说。

一天清晨,曾志迎来了毛主席的回复。正在看报纸的曾志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发现是陕西省委书记,她连忙迎人进屋。

“曾志同志,我可有空来找你了,毛主席给我说了你的事,思来想去,主席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留在西安,二是回北京,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件事不急。”

“我回北京!”曾志果断地说。

曾志如愿回到北京,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尽管后期退休了,曾志还是尽自己所能关心党和人民的事业,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要我还有力气,我都可以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曾志这代革命家对国家的赤诚表白。

老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将永远留在华夏大地,为后辈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青年人定不负期待,建设强大中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