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fà sān qiān zhàng
白发三千丈,
yuán chóu sì gè cháng
缘愁似个长。
bù zhī míng jìng lǐ
不知明镜里,
hé chù dé qiū shuāng
何处得秋霜。

字词注释
秋浦歌:诗人在秋浦时作的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秋浦,位于今安徽池州,境内有秋浦湖。
三千丈:这是夸张手法,虚指,形容白发很长。
缘:因为。
个:这样。
秋霜:秋天的白霜。这里比喻头发像秋霜一样白。
诗词译文
满头的白发已经长到了三千丈,只因为我的忧愁无穷无尽像它这么长。不知道明亮镜子里的我啊,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秋天的白霜。

特色赏析
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愁思,同时感叹岁月流逝的无情。
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惊心动魄。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如此出语石破天惊,描写白发之长,富于浪漫色彩,引人遐思。次句交代了白发长的原因,消除了读者对首句的疑惑,让人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三四句写照镜所见,用秋霜代指白发,并以问句结束,将诗人抑郁激愤的心情与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
古人以诗写愁的手法很多,而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比喻愁之深、愁之重,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全诗二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如此“无理而妙”,非天才不能为也!

知识百科
“白发三千丈”妙在哪里李白在《秋浦歌》里说“白发三千丈”,夸张力度非常大。一丈是三米多,三丈就接近十米了。头发三丈长已经是不可思议了,可是李白却夸张出了“三千丈”!
那么能不能说三万丈呢?“白发三万丈”,仄声字太多,读起来很拗口,不行;而且,“万”不一定比“千”多,在“千军万马”这个成语里,“千”和“万”都表示多,并没有谁比谁多的意思。“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表示很多的意思,而那些比它大的“四、五、六……”反倒没有它的寓意多,所以这里用“三”最到位。“白发三千丈”既表现了李白“愁”的情绪,又表现了李白“狂”的性格,借有形的“发”,突出无形的“愁”,描述极为大胆。
李白诗歌的语言,常常是极度夸张而又自然率真。我们简直可以这样说,李白要浪漫就必须夸张,没有夸张就没有李白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