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千年窑火中探寻“黑白”古韵

纵览新闻 2025-02-11 08:01:23

2月7日,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艺术街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代雨薇(右)体验磁州窑釉下彩绘技艺。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尽管气温突降,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艺术街区非遗体验区,却依旧人声鼎沸。

“手腕要稳,力度要均匀,尽量让泥跟着你的手走,不要手跟着泥转。”DIY制瓷体验区,游客们系着围裙、脚踩踏板,双手拢着转盘上的瓷泥,一旁的磁州窑技师不时指点制作细节。

一坨泥巴变成瓷器,需要多少步?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指导间隙,俗器磁州窑创意空间创办人孟繁甲向游客们讲述着制瓷知识。

峰峰矿区彭城镇是磁州窑发源地之一。孟繁甲介绍,磁州窑工序繁杂,采集、拣选、加工等,总结下来有72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还有更细的划分。“磁州窑70多项传统技艺,每一项都能让人钻研多年,任何一项技艺研究透了,都很了不得。”孟繁甲说。

体验区装饰工序工作桌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代雨薇神情专注,手中画笔轻落梅瓶坯体,一笔一画勾勒中,朵朵鲜花逐步成形。

“今年春节假期,我就想亲手做一件磁州窑作品,无论身在何地,都能留住这份乡愁。”90后的代雨薇成长于峰峰矿区,对充满黑白美学的磁州窑耳熟能详,无论是求学于南方,还是就业于北京,家乡的磁州窑文化都让她引以为豪。然而,她也发现,许多人对磁州窑的发源地并不了解。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磁州窑?近年来,峰峰矿区深入挖掘磁州窑文化,将包含磁州窑盐店遗址、原陶瓷七厂在内的工业和旅游资源整合,打造了磁州窑艺术街区。去年,街区完成升级改造,老窑口、老厂区原始风貌被充分保留,笼盔墙、陶瓷碎片等元素被巧妙利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园小品。

随着街区功能完善,一批与陶瓷产业相关的企业、作坊相继入驻。“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和作坊,涵盖手工陶艺、雕塑艺术等12个艺术门类。”峰峰矿区副区长武文强说,老厂区已蝶变为集商贸、餐饮、休闲、众创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旅游综合街区,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选定十余处DIY手工作坊,向青少年群体传授磁州窑烧制技艺,让家乡文化火起来、潮起来。”武文强说,春节期间他们推出10000份磁州窑陶艺体验券,免费送给来当地参观体验的游客,带动磁州窑艺术街区、滏源里磁州窑文化创意街区等磁州窑文化游持续升温。(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