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余额已不足,如何克服“开学综合征”?

纵览新闻 2025-02-11 17:31:25

寒假假期已接近尾声

河北省各大中小学

将陆续迎来开学

“神兽”“归笼”在即

从“寒假模式”转换到“开学模式”

这份“收心攻略”请收好!

学习篇

检查作业,合理安排时间

开学前一晚,一些有“拖延症”的同学往往还在挑灯夜战,赶工寒假作业。

因此,开学前夕,家长应关注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如果还有未完成的部分,家长要做好监督引导。

●保证孩子睡眠

如果匆忙应对,很容易熬夜赶工,家长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制定计划,让执行力“就位”

科学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更快适应学习生活。

●量身定制

孩子在制定新学期目标和计划时,家长应指导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切忌好高骛远,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具体可行

设定学习目标要具体、可行,如提高某一学科的成绩、学会某项新技能等等。同时,还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做到劳逸结合、提高效率。

生活篇

调整作息,让生物钟“归位”

寒假中,很多孩子会打乱作息,导致开学后上课无精打采。如何从寒假的自由状态迅速转换到“规律模式”?以下两点很重要。

●与校园生活同步

开学前夕,家长应鼓励孩子制定与校园生活同步的活动时间表,让孩子保持与平常上课一致的起床、就寝及学习时间,规律作息。

●缩短娱乐时间

开学前,家长应监督孩子逐渐减少玩手机、看电视、上网和出去玩的时间,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以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在孩子面前,家长也尽量少玩手机,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营造氛围,让专注力“到位”

寒假将尽,但有些孩子还沉浸于“过年”的欢乐气氛中,无法适应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状态,家长可以这样做:

●备好开学“装备”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逛逛文具店,备齐开学文具;一起去书店,挑选学习工具书和必要的辅导书籍。

同时,督促孩子整理好书桌和书包、收好玩具、准备好校服,为开学做好准备。

●感受学习氛围

图书馆是学习气氛最浓的地方,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看看新学期相关书籍或课外书,让孩子浮躁的内心逐渐回归学习状态。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或科技馆,培养孩子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心理篇

缓解焦虑,让好心态“站C位”

开学在即,有些孩子会出现抵触情绪,表现出情绪不稳、烦躁焦虑甚至食欲不振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帮助孩子缓解焦虑情绪。

●理解焦虑 正面引导

孩子对入学产生抵触,可能源自惧怕某一科目的学习、同学之间的矛盾等不同原因或经历,家长应及时问明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回顾学校中的积极经历和趣事,调动孩子对开学的期待感。同时,积极发掘、肯定孩子的优点,帮他们竖立信心,缓解内心的脆弱和不安。

如果孩子情绪过于低落或焦虑,难以缓解,可以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增加锻炼 元气满满

寒假中,很多孩子长期宅家,单一、封闭的环境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快速恢复健康朝气。

家长这些做法要不得

误区1:“一刀切”式收心

有些家长习惯“一刀切”地把孩子假期喜欢玩的东西都收起来,比如孩子喜欢的电脑游戏,喜欢的玩具、漫画书和小说等,这种做法不仅很难让孩子收心,还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同时,家长一味地说教,也会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误区2:“顺其自然”式等待

有些家长则觉得,等开学了孩子会自动适应学校生活,自然就不会懒散了。

殊不知,孩子不按时作息、写作业拖延,表面看是假期懈怠造成的,根源其实是长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所导致。

这些并不是孩子到了学校就会自然改变,关键还是在于日常培养。

误区3:“依赖老师”式心态

也有些家长习惯于把收心当成是老师的事,认为老师比自己更懂教育,完全指望老师为孩子收心。

事实上,除了老师的教育、孩子的努力,家长的日常监督与潜移默化的引导对孩子的成绩有重要影响,家长切不可为了偷懒放松自己的责任。

收心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家长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新的学期

愿同学们有一个更好的开始!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微信号、央视新闻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等

河北日报客户端编辑:王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