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好!今天来给大家唠唠春节里和财神有关的那些事儿,全是满满的干货和传统习俗,错过可就亏大啦!
咱先来说说财神都有谁。中国历史上财神可不少,常见的就有16位。像比干,他是商代帝王文丁次子,纣王的叔叔,为人正直,因为忠言直谏被纣王挖了心。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封他做增福财神,就因为他没了心,做事公正不偏不倚,所以特别受大家敬重,被当作财神。还有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帮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就归隐了。他化名鸱夷子皮,做生意那叫一个厉害,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后来定居陶丘,自号陶朱公,就因为这商业头脑,被尊为文财神。赵公明大家应该也不陌生,他是道教神话人物,在秦时就隐居终南山,潜心修炼,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 ,他黑面浓须,骑着黑虎,一手拿钢鞭,一手捧元宝,手下还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个小神,专门掌管金银财宝这些事儿。关羽大家都熟悉,东汉末年的名将,特别重义气。因为他擅长算数,还发明了日清簿,所以商家都把他当成守护神和财神,希望能诚信生财。王亥是商国第七任君主,他帮父亲冥治水有功,在商丘驯服牛马发展生产,还发明了牛车用来贸易,让商部落越来越强大,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被尊为“华商始祖”,也是“中斌财神” 。
再讲讲春节里和财神有关的仪式。除夕的时候,有些地方会请回财神,把财神像供奉在家里合适的位置,摆上糖果、水果这些供品,点上香,表达对财神的敬意,盼着新的一年财运滚滚。正月初二,北方一些地区会在清晨祭财神。祭祀的时候,一边行礼一边念祝词,供品有公鸡、猪头、活鲤鱼等等,一家人还会喝酒吃肉、吃水饺,寓意“吹元宝” 。正月初四,南方好多地方都在这天晚上迎接财神。家家户户早早准备好瓜果、糕点、酒水、猪头等丰盛的祭品,还要悬挂财神纸马。上海那边,初四清晨街巷里有好多挑着担子卖新鲜活鲤鱼的小贩,这鲤鱼被叫做“元宝鱼”,有钱人家接财神的时候,除了元宝鱼,还会准备羊头当祭品。正月初五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接财神。先布置供桌,准备三或五种供品,每种数量得是单数,像水果、糕点、鸡、鱼、猪肉都可以,把水果、糕点放在前排,肉类放中间,酒杯摆在右侧,香炉放在供桌中央,再把财神像张贴或者摆放好。接着就开始祭拜财神,大家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先净手,然后点燃蜡烛,用蜡烛的火点燃香,双手把香举在胸前,合十向财神像鞠躬三次,再把香插到香炉里。接着一家人依次跪拜,行三跪九叩大礼,心里默默向财神许愿。拜完之后还有敬酒环节,把酒洒在地上或者倒进酒杯里,重复三次。祭拜完了,就到室外空旷的地方燃放鞭炮,鞭炮声越响亮、时间越长越好,寓意着把穷气都赶走,把财神请进门。在客家地区,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会选个吉时打开大门迎接财神,打开门就放鞭炮,家里桌子上点上大红蜡烛,再焚香礼拜。
这些和财神有关的春节仪式,承载着咱们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些传统习俗都不能忘。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财运亨通,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