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慈悲心站起来,你会发现世上全是可怜人。”
《哪吒2》突破120亿票房时,正在影院二刷,再看《哪吒2》有了更深的感悟。
善恶轮转,带着申公豹那句“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看每一个角色,突然理解了“众生皆苦”4个字。
打破成见,才发现,每个角色都带着自己的苦衷。
土拨鼠何其无辜,因为能成为炼丹的原料,就被灭族。
申正道放弃抵抗一心投靠,也没有换来一家人的平安。
石姬娘娘偏安一隅,却成为哪吒成仙路上的垫脚石。
哪怕伪善恶人无量仙翁,做下诸多恶行,也是出于不同立场下的权衡利弊。
封神大战一触即发,阐教、截教和天下矛盾到了极致,阐教不得不维护自己的地位。
无量仙翁的所作所为,天尊未必不知情,闭关修炼可能只是烟雾弹,无量仙翁不过是高一级的申公豹。
他铲除异己,却不祸害同门,教训太乙真人只是塞桃子,被徒弟上下其手暴揍也没有恼羞成怒,大战中捕妖队无一成员倒戈。
“敌我不分的蠢货!要是仙家地位稳如磐石,要是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小辈有妖族一半努力,还用得着我费这劲?”
对手愈发强大,同行懒散不争,掌管玉虚宫的他必须担起掌门大师兄的职责,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保住阐教的实力。
人的复杂和多面,被《哪吒2》诠释得淋漓尽致,善恶轮转,生生不息,哪有非黑即白。
那些所谓的神仙,何尝不是妖魔鬼怪?如果地位互换,谁是妖谁又是仙?
“魔童”哪吒很燃,“小镇做题家”申公豹让人感同身受,然而,最让人破防的却是太乙真人。
申公豹努力多年,实力再强,也抵不过天尊对太乙真人的偏爱。
申公豹竭尽所能想要的东西,在太乙真人那里,只是唾手可得。
原始天尊承诺,十二金仙还剩一个位置,只要太乙真人培养好灵珠,就能位列仙班,旁边的申公豹牙齿都要咬碎了。
元始天尊赐给太乙真人山河社稷图、指点江山笔等诸多宝器,晋升道路为他铺好,只需走个流程。
创建捕妖队,用天元鼎练丹,暗中清缴所有可能的威胁,出力又挨骂的事情都压在无量仙翁身上。
关于玉露琼浆,申公豹认为要靠业绩去挣,龙王准备去抢,李靖要去求,太乙只需问师父要即可。
申公豹靠业绩博出路,只能辛苦去挣;龙王相信拳头,为了儿子不惜去抢;李靖是天命之人,受元始天尊庇护,求便得到;太乙真人得宠,直接伸手要。
挣、抢、求、要,一副活灵活现的众生相,佛仙妖人,谁也逃不过。
劝降无量仙翁时,太乙真人说的是,去向师尊道个歉。
在他们的世界中,哪怕闯出弥天大祸,向天尊道个歉足以解决问题。
太乙真人那种身后有人无限托举的底气,申公豹永远也体验不到,他只有“拼命”一条路可走。
危难当头,申公豹冲天而起,一往无前,他的背影一定是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那一刻的申公豹就是英雄,可惜的是,小豹没有看到哥哥如此英勇的一幕。
大战的混乱中,申公豹又落入无量仙翁之手,对方以父亲的安危威胁他,他又该何去何从?
其他人都在劫难逃时,太乙真人总是安然无恙,逍遥又自在,仿佛《神雕侠侣》里的老顽童。
他贪酒误事,哪怕搞得一团糟,也没人指责他,十二金仙的位子依然为他留着。众生皆苦,惟他例外,谁能不羡慕太乙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