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引起宝玉的注意,让凤姐想挖墙脚,三等丫头小红有何魔力?

朋晟评文化 2023-02-18 23:28:05

小红本是大观园怡红院中的一个三等丫头,全书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按说这样一个人,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曹雪芹笔下,却偏偏将这个小丫头写得活灵活现,一出场时便用几句话起了宝玉的注意,后来还被凤姐叫去亲自“调教”,又足见其不凡之处。

那么,究竟这个三等小丫头,有什么“魔力”,能在怡红院这样一个女人成堆的地方,成功引起宝玉的注意,又在凤姐这样挑剔的人手下,获得青睐呢?

一、口齿伶俐的小丫头

小红本名“林红玉”,因为犯了宝玉、黛玉的“玉”字,所以改名小红。小红的第一属性,是口齿伶俐,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伶俐,第二属性,便是聪敏能干。

而就这样的小红,竟然是林之孝的女儿,在凤姐口中,小红的父母“一个天聋,一个地哑”,家庭出身一般都不如,可天聋地哑的父母,却偏偏生出这样一个口齿伶俐、聪慧机敏的女儿,可以说在平凡中见独特,或许作者正是有意这样,开了小红一个大大的玩笑,更是为了衬托出其出众的口才。

《红楼梦》实在太会描写人物了,曹雪芹能用一百种方法,让你对某个人物印象深刻,哪怕是一个小人物,哪怕是只有几句台词,就能通过语言、心理、事件,形象地描绘出来,其中,精彩的语言描写,更是一绝,小红这个人物形象,便全是以语言来进行画龙点睛,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小红的形象在读者脑中清晰起来,是借助两件事情来完成的,第一件和宝玉有关,第二件和凤姐有关,我们分别来看,这个小丫头身上的“魔力”。

二、让宝玉瞬间印象深刻

小红首次登上舞台,有点特殊,这一天,宝玉回到怡红院中,口渴想喝茶,可是院中的丫头们一个不剩,全都出去了,宝玉叫了两声只有婆子,只好起来自己倒,这时,背后突然一个声音,吓了宝玉一跳:“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

宝玉回过神来,却发现没有见过这个小丫头,便问了一句,结果被小红怼了一阵,小红冷笑:“认不得的也多,岂只我一个。从来我又不递茶递水,拿东拿西,眼见的事一点儿不做,哪里认得呢!”

宝玉被冲撞了,但丝毫没有生气,甚至还追问为什么,他不知道,这正是封建大家族森严的等级制度引发的悲剧。

如果说这里还看不出小红有什么特别之处,那接下来她的反应,便足见其机敏了。她马上意识到这样顶撞主子是不对的,哪怕对方是宝玉,同时,她知道这是自己这种身份难得的能与主子单独共处的机会,所以不能只发牢骚,要让宝玉记住自己,留下干练的印象。

因此小红没有接着话头继续说下去,而是立马想到了贾芸来访的事情,按说这样的事情本不用她操心,但是她却留心上了,于是,话锋一转,她说:“这话我也难说———只是有一句话回二爷:昨儿有个什么芸儿来找二爷,我想二爷不得空儿,便叫焙茗回他,叫他今日早起来;不想二爷又往北府里去了。”

这话回答的很妙,小红知道自己不能抱怨说平时受欺负,万一宝玉过后向别的大丫头们提起这茬,吃不了兜着走的只能是自己,所以她只用了六个字“这话我也难说”来进行过渡。这无疑体现了小红清醒、机敏的个性,既符合身份,又算是回答了宝玉的问话,而且还转到了别的话头上,可以说高明。

小红的出场,是非常经典的,先是吓到了无人服侍的宝玉,让他心中一惊,注意力自然全都放在她身上了,然后又说了模棱两可的话,让宝玉感到疑惑,之后又干练地提起贾芸的事情,贾宝玉被小红这一阵操作,完全迷住了,小红只用了四五句话,便让宝玉立马来了兴趣,在宝玉身边的小丫头们,能让宝玉这么快印象深刻的,似乎只有小红一人而已。

曹雪芹写小红非常巧妙,先是几笔简单的外貌描写,看起来好像与其他小丫头一样,但是在经过了一阵对话之后,却将她干练聪慧表现了出来,普通丫头不再普通。如果说这里还只是宝玉印象印刻的话,那么与凤姐的一段对话,就让小红的形象,在读者心中也活起来了。

三、让凤姐起了挖墙脚的心思

蜂腰桥上,小红的秘密被宝钗听去,还没有来得及担心,便被凤姐叫去做差事。这一下,小红心里无疑是开心的,因为她在怡红院中,虽然是宝玉的丫头,但却经常被晴雯等大丫头欺负,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现在凤姐让她做差事,正是一展才华的好时候。

在做事之前,她便先给凤姐打了包票,说:“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得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这无疑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是小红这么多年来终于能一展手脚的兴奋。

凤姐看到这位丫头的伶俐,果然给了她考验,当小红做完事来到凤姐跟前交差时,看到凤姐正在和李纨说话,她知道,自己这时候不适合打扰,所以没有多说话,好在凤姐有意试探,给了她机会,这时,小红终于可以表现自己的才能了,于是,她说出了那段非常精彩的“奶奶话”,她说:

“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一口气十几个“奶奶”,让读者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她却用这样一段绕口的话,串联起了四五件事,而且说得“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口齿伶俐,清晰明快,即便是凤姐这样精明的人,都十分赞许,所以她直接问小红是否愿意跟她。

可能放在一般人,主子这样赏识,马上就会答应了,但是聪明的小红却没有立马答应,而是将“难题”又抛给了凤姐,她说:“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

这话可以说回答的毫无瑕疵,既表达了自己愿意的心思,又没有半点得罪原来的主子宝玉,又奉承了凤姐,可以说一石三鸟,这样聪明伶俐的人,也难怪会合王熙凤的口味了。

《红楼梦》对小红的描写,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小红这个形象只是昙花一现,但曹雪芹却在她身上做出了大文章,只用典型的语言描写,就为我们鲜活地刻画了一个人物形象,《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堪称炉火纯青!

0 阅读:13

朋晟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