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核遇重挫,迎噩耗,新洲导延期10年

小东点兵吖 2025-02-12 18:21:59

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美国尝试通过“哨兵”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项目来维持其在陆基核威慑领域针对中国的核优势。但项目进展却跌跌撞撞,项目全面暂停,扩核遇重挫,特朗普反华迎噩耗,解放军新锐核导弹技术持续领先。

01.特朗普反华迎噩耗,新洲导延期10年?

近年来中国凭借完整的工业和科技体系一路狂追,不仅在常规装备领域实现了质与量的双重赶超美国,更在核武器与远程战略打击能力上不断突破。如今,中国的最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早已完成服役部署,并且量产。

反观美国,以上世纪60至70年代研发、40多年都没有实质性改进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为主要陆基核打击中坚的状况,早已显得捉襟见肘。美国政府和军方当然清楚,想要维持核霸权,必须尽快让“哨兵”导弹代替“民兵-3”,但现实并不如他们所愿。

“哨兵”导弹项目原本计划在2035年左右完成服役,并逐步取代现役的“民兵-3”系统。然而,美国空军(USAF)最新披露消息显示,“哨兵”洲际导弹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已经从最初预估增加了81%,目前总项目预算达到1410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支出上涨,让美国国防部和空军极其被动,不得不暂时下令暂停项目,撤销了“哨兵”导弹进入工程和制造阶段的“B批准”级别。换言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哨兵”项目只能原地踏步,通过内部流程进行“重组”和“重新规划”,并无实质性进展。

有美媒甚至预测,“哨兵”导弹可能要被延期10年以上,能否在2045年之前实现部署都尚属未知。

而在美国政府和军方部分极端反华派人物的理想蓝图中,“哨兵”导弹需要具备充分的突防能力、有效打击能力以及灵活的投送方式,来维持美国在针对中国核威慑领域的传统领先地位。但现在看来,这个蓝图完全就是空中楼阁。

美国军方不得不在各项子项目上采取“拆分”“限制”“重新竞标”等方式来节省成本、控制风险。但越是折腾,越意味着工期与费用会进一步膨胀,陷入一种“越救火火越大”的恶性循环。

五角大楼发现“哨兵”导弹项目出现的诸多问题恰恰来自基地、井筒、维护保养等配套建设。尤其是美国国内基建行业的人员效率、材料成本与管理流程,在“去工业化”的背景下已大不如前,连土木工程都搞不动,简直令人捧腹,太拉了这也。

02.制造业流失,严重制约美国扩核能力

在追求所谓“盈利最大化”的几十年里,美国的本土制造业和基建能力被不断外包和削弱,工人短缺与技工断层的矛盾凸显。

现在一旦面临大规模军工项目,就伴随人手不足、管理混乱、配件与技术无法有效对接的严重问题。美国军方不得不为此付出巨额资金与时间代价,项目研发自然难以顺利推进。

美国之所以急于上马“哨兵”,是因为现役的“民兵-3”导弹使用年限已近极限。“民兵-3”在上世纪60年代研制、70年代投入大规模部署,服役时间超过半个世纪。

无论是导弹本身的推进系统、控制系统,还是核弹头的材料可靠性与投放性能,都已显著落后于现代技术标准,更不要提其与当今中国的东风41、东风31AG等新锐导弹相比时的差距。

这些年“民兵-3”多次进行延寿,以至于如今美国人仍需要仰仗这批“老家伙”们维持陆基核威慑。目前来看,美国扩核遇重挫,东风41持续领先,特朗普刚上台就迎来反华噩耗。

美国并非只在陆基核领域遭遇止步不前的问题,空基和海基同样“状况频发”。在空基核投送能力上,美国试图寄希望于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突袭者”(预算已经超支),然而,B21后续大规模服役仍需等待漫长而艰难的工业验证与完善周期。

中国推出下一代隐身轰炸机“轰-20”,不排除会在实际服役的时序与量产效率上“后来居上”。毕竟过去十多年,中美在部分军工项目上的发展轨迹就已经印证了这种美军先行,中国后来却弯道超车的翻盘现实。

相比之下,美国海军的海基弹道导弹“三叉戟D-5”虽依旧具备全球领先性能,数量还不少。但用来发射导弹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却和“民兵-3”一样老旧,已服役40年,快到退役年限了。

而美国海军发展的后继者核潜艇“哥伦比亚级”仍然问题不断,首艇已将造价飙升到165亿美元以上,相当逆天,以家大业大的美军来说也无法承担高额成本,多了也买不起,并且仍未竣工。

可以说,美国整个海、陆、空三个维度的核威慑力量都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力的局面。

03.美国计划对华全面更新维持核威慑优势只是不靠谱的妄想

美媒表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东风41、东风31AG等武器的研发与部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拥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化基础、强势运转的核工业链条以及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高效协同。

而美国经历数十年“去工业化”,大量工厂外迁,技术工人与高端技工数量逐年下降,“制造业空心化”已是顽疾。想要踏踏实实地扩核,势必需要重启核原料的生产线、恢复并升级武器级核材料的提炼设施,这在耗能、耗资与耗时上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美国已经很难在政治上达成足够的共识来支撑这一系列庞大的军工计划。

虽然部分对华持强硬动机的政客主张大力恢复制造业、刺激基建与军工,但在美国国内社会问题频发、金融动荡、两党内斗激烈、国债飙升的背景下,想要抽调数千亿美元的可支配预算来优先用于核力量扩张,完全是不现实的问题。

美国想通过紧急立项、猛砸军费来实现对华核威慑的再次领先,也无法重现昔日辉煌,毕竟这个世界是物质的,美国反华政客呼吁的反华扩核“精神原子弹”也得遵循现实世界基本的客观现实规律不可。

0 阅读:39

小东点兵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