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去世前,两年内写诗两百余首,其中一首千古绝唱让人泪目

江忆北谈过去 2024-06-06 08:45:47

古往今来,有人写诗诉说自己的壮志未酬,有人写诗抒发自己的满怀愁绪,还有人写诗吐露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只有杜甫,为的并不是自己,他是在写诗诉说着战争带来的伤害和万千百姓的疾苦。

于是,只有杜甫的诗,才被称为“诗史”。

如果说李白是太平盛世的烈日,是浪漫和热烈的化身。那么杜甫便是兵荒马乱里的白月光,是淳朴与善良的化身。

其实,他也曾意气风发,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傲气,只是后来苦难的生活和无情的命运将他变成那个,被我们熟知的沉郁忧伤的“诗圣”。你可知,杜甫去世前,两年内写诗两百余首,一代“诗圣”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那一首首诗?

01

倾其一生,做心怀天下的斗士

似乎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杜甫从来都是一个忧国忧民,穷苦潦倒的形象。但他也曾是个“一日上树能千回”的皮小孩,生于官宦世家,7岁能诗,少年时纵马游天下,33岁时与比他大11岁的偶像李白结伴同行。

可是他的人生如果一直如此顺遂,也许世上会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诗坛上便少了一个震古烁今的“诗圣”。

你可知,杜甫也有济世报国的理想,但是到最后,他连科考都没通过。更不幸的是,在他29岁科考时,一直支撑他经济来源的父亲,也突然离世。

在三十而立的年纪,自己却一事无成,这是第一次他感到了生活带来的压力。为了扛起家庭的重担,他在长安辗转求官,奔波劳碌,蹉跎十年,终于当上了一个芝麻小官,可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艰难,最小的儿子还在饥荒中活活饿死。

安史之乱爆发后,40多岁的杜甫在这场人间浩劫中不得不拖家带口四处逃难。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没有怨天尤人,他看到的是乱世之下黎民百姓的生活有多不易,笔下写的也都是民生疾苦。

他也曾追逐诗和远方,但生逢乱世,他看到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场面。

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唐朝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生活撕碎的他的身躯,却摧不垮他的意志。虽屋无片瓦,穷困潦倒、忍饥挨饿之际,他却依然心怀苍生,写出振聋发聩的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02

大唐负了他,他却将世界照亮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五年,大唐盛世摇摇欲坠,百姓颠沛流离。此时的杜甫亦报国无门,居无定所、拖家带口的他早已两鬓斑白。幸运的是,在成都,当地的百姓接纳了他,成都秀美的风景和善良的百姓给了他莫大的安慰。

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拥有了一间自己的草堂,锅碗瓢盆都是亲朋好友凑给他的。在这里,诗人度过了一段短暂的惬意的时光,他还用轻快的笔触写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应是他后半生难得的“甜”,很多安闲明丽的诗,都是此时写的: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正是人生的苦难,让杜甫的诗更有力量。他的诗总能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在他的诗里,我们看到了残酷和黑暗,苦闷与寒冷,但同时也看到了人间的美好与温暖;在他的诗里,我们看到他尝尽人间疾苦,却仍深爱人间。

命运强加在他身上的种种遗憾和苦难,对他而言,仿佛过眼云烟。毕竟他早就明白,人间这条路,怎么走都会有坎坷,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杜甫一生的官场生活也不过只有断断续续的两年半,曾满腹理想,后来却只能放弃入仕。他漂泊半生,饱尝穷苦,却始终不曾放弃对美好家园的期待,不曾停止过为乱世中的百姓发声。

在去世前的那几年,杜甫离开了带给他无限温暖的杜甫草堂,来到夔州。即使在风烛残年之际,耳聋齿落,杜甫仍在两年内写下两百多首诗,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千古绝唱《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可知,这首《登高》堪称是杜甫的顶尖之作,而这绝美的词句背后,是杜甫“读书破万卷”的博学多才,也是他对命运多苦难的无奈。直到59岁因贫穷与疾病,杜甫再也没有走出湘江……

他倾其所有为百姓的命运挣扎,他阅尽世态炎凉,一生作诗无数,在他的那个时代却无人赏识,最终连回归故土都成了一种奢望,只能客死异乡,病死于孤舟中,带着数不尽的遗憾作别凡尘。更令人唏嘘的是,直到四十余年后,一代“诗圣”才得以魂归故土。

他生活的时代没能给他太多施展抱负的机会,但后世将他奉为伟大的“诗圣”。他是唐朝历史最忠诚也是最伟大的记录者,他用他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失意人生,始终记载着中国传承千年的诗意永恒!

4 阅读:28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