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定要读晏殊的词。这位一生都过着诗酒生活的“太平宰相”兼富贵词人,对人生始终怀着乐观豁达的态度,他以诗人天生的敏感创作出珠圆玉润的好词,让人读来心情豁然开朗,让你重拾对人生的希望。
当他写田园生活,是“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常飞絮轻”;当他写回忆往事,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当他写相思离愁,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每一句,都能轻松戳中你的小心脏。

而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晏殊笔下最感人的一首词,初读一见倾心,再读突然醒悟。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译文:一想到片刻的时光,有限的生命,都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的内心就深感悲伤。于是我频繁参加聚会,借酒消愁,及时行乐,以此掩盖离别的忧伤。
放眼望大好河山,才突然思念起远方的亲友。等到风雨打落繁华的时候,才感叹春天易逝。既然都是徒劳,不如把握当下的时刻,珍惜眼前的人和感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人生苦短,光阴荏苒,人们往往聚少离多。下片词人提醒我们不要沉浸在离别的悲伤之中,不如把握当下,及时行乐。
晏殊的词一向珠圆玉润又富含哲理,很多经典诗词都值得大家反复吟诵。这首词是写离别伤春怀远的优秀之作,虽然格调沉郁,但气象开阔,语言清丽,胸襟旷达,初读一见倾心,再读突然醒悟,反复读来,耐人寻味。

同样是写时光易逝,李煜笔下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读来便是一种深切的沉痛,这当然与他个人家破国亡的悲惨遭遇息息相关。但即便晏殊没有这种苦痛,当他感受到一种无法挽回的悲痛时,表达起来也毫不悲伤,而是用一句“酒筵歌席莫辞频”表达内心的遗憾。
他从不沉默在对过去的悔恨或对未来的担忧中,而是会自我反省,会节制情感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会给所有人一个面对生活、面对时光易逝的答案,那就是“不如怜取眼前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历离别,十九岁的晏殊中进士离乡时,或许还不懂什么叫“满目山河空念远”。等到他历经官海沉浮,终于明白“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晏殊是大宋少有的得宠的宰相,然而即使占尽春光、阅尽辉煌,他的内心还是会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无能为力,当看到曾经以为的华丽原来只是一个漂亮的笼子,而不管你身在笼子外面或是里面,你的生命都无法延长,你只能眼睁睁看着所爱的人老去或是离世,只能接受这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人与你感同身受。最终你会发现,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你自己。

时光易逝,生命短暂,如同春天里盛开的鲜花,光艳动人的时刻并不长久。毕竟,是生命就会老去,再娇艳欲滴的花瓣,也会长出深褐色的斑点。容颜易老,生命最终留下一路斑驳。
当你在万般无奈中找到了狂喜与极乐,当你接纳了刹那即是永恒,当你在历经悲欢离合之后能做到心静如水,得失两忘,你就能读懂晏殊,读懂晏殊的词。

正如晏殊词中写的那样,“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也许你总会觉得人生很难,总有太多无能为力,但我们知道总会过去。放下心中的杂念,才能还自己一方洒脱和清净;珍惜当下,才能不负光阴。我们要接受年轮的雕琢,同时也要不断丰盈我们的内心。毕竟你知道的啊,容颜可以苍老,但只要你愿意,你的心可以永远保持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