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上海车展秀驾控、智舱实力,一项技术连小米都学

新能源观察者 2025-04-25 10:59:19

在智能电动时代,宝马还有竞争力吗?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开幕,宝马集团秀出一系列首创技术,回应外界的疑问。在智能电动时代,宝马还将延续、提升其近百年以来的驾控乐趣,并借助中国科技大厂的力量,提升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能力,从而引领汽车行业的技术、产品趋势。

仅举一个例子,在宝马集团首创的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已经被小米借鉴,如无意外,小米即将发布的YU7,将采用环视投影屏(PHUD),和宝马新世代车型一样,在前风挡玻璃下方通过投影来显示信息。

具体到产品上,宝马全力打造的新世代车型,好事将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透露,首款中国专属新世代车型为BMW iX3L。该车型已在沈阳下线并开启全面测试,明年与中国消费者见面。

01

依旧追求驾控乐趣

在上海车展还未开幕时,宝马就已经在上海滩抢戏。

4月21日,宝马在上海举办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的驾控挑战大秀:

加速挑战中,概念车以18,000牛米轮边扭矩展示了强劲动力;

转向挑战中,概念车提供在3g横向加速度下,仍然能保持着良好的循迹性;

爬坡挑战中,概念车成功挑战54度极限陡坡……

在车展上,这辆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也在中国首秀。其技术原理,是宝马独创智能集成硬件BMW驾控超级大脑和全新BMW动态性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动力传动系统和驾驶动态功能的深度融合,以不到1毫秒的精准响应,展现真正人车合一,探索智能时代高性能驾趣新极限。

新世代车型上的智能驾控大脑

除了前述挑战中展现的性能,新世代概念车还有突出的动力回收系统。

驾趣概念车的能量回收制动减速度最高可达1.2g。这使得非紧急状况下,新系统可实现145公里/小时以下,98%的日常制动场景无需机械制动参与。得益于这一系统,在动态越野行驶时,车辆续航里程可额外增加15公里。

在马力易得的年代,宝马看重的是控制。新世代车型的智能驾控集成系统,后续每一款纯电宝马都将搭载。

驾控控制系统,是宝马新世代车型中4个超级大脑中的1个。其余3个超级大脑将分别负责车载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辆进入、空调与舒适体验等基础功能。

02

超感座舱引领行业

今年的宝马展台,直接“复制”了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观众可以近距离、沉浸式在宝马展台感受驾乘时的座舱体验。

新世代车型座舱交互系统

这一全新座舱体现了宝马的传承与创新。

传承方面是,它依旧坚持以驾驶员为中心。超感座舱包含四大全新交互界面,基于“视觉锥”设计理念排布,以分层设计引导“视线向前”,保证信息丰富程度的同时不干扰驾驶员专注驾驶。

中控屏不是矩形,而是上方向左倾斜的“向心中控”,方便驾驶员的视线越过方向盘,并且方便用手触控。

创新方面,四大交互界面中,包含行业首创视平线全景显示技术。它不是屏幕,而是采用超近距投影技术+宝马专供的纳米涂层风挡玻璃而成,覆盖整个风挡玻璃底部,既科幻又不夸张。

网传小米YU7内饰图

根据网络上泄露的小米即将发布的新车小米YU7的内饰图片。该车也将采用类似的环视投影屏(PHUD)。另外也有新造车势力准备应用。这证明,宝马在座舱交互上,依旧引领行业。

03

为中国量身打造操作系统X

在车展上,宝马还亮相了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新世代操作系统X。

这一操作系统,非常本地化。它由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带动开发,针对中国用户习惯,融入中国数字生态,优化了五大常用场景的十大中国用户高频交互体验。

宝马中国团队深度参与新世代操作系统开发

宝马在中国负责技术运营开发、诚迈科技董事长柯睿明透露,新世代操作系统中,新开发应用的80%都是立足中国来做的开发,操作系统X里面70%的源代码也都是在中国开发的。

宝马从2020年研发早期,便深度参考宝马中国研发团队对用户使用习惯的研究,基于超过2,500小时深度访谈,针对性优化用户交互界面设计、智能语音助理、车载导航等多场景数字化生态。

另外,宝马还与中国顶尖科技公司共研共创了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应用。

比如,宝马定制版车载高德导航为中国用户打造沉浸式导航体验。中国最热门数字服务从音乐、视频到游戏、生活类应用等,都将被集成至车辆的核心交互系统中。

04

借助中国AI力量

在上海车展上,齐普策宣布,今年内宝马将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赋能以宝马智能个人助理为中心的人机交互体验。未来,DeepSeek功能将应用于国产BMW新世代车型。

此外,两大中国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也在车展首秀。这两个智能体,基于阿里千亿参数大语言模型深度定制,让BMW新世代智能座舱能解答和执行多指令提问、提供最聪明的建议。

对于AI,宝马并不陌生,而是汽车行业最早应用AI的企业。截至目前,宝马集团在全球有超过600多个AI应用。在中国,宝马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先行者,首个AI应用可追溯至2018年。

不过,当前中国已经成为AI发展的热土。因此,“人工智能是未来合作的关键领域,也是宝马加强本地化基石的完美体现”,齐普策表示,宝马正拥抱AI赋能中国业务,同时携手中国释放AI潜能。

除了以上合作伙伴,上周宝马刚刚宣布与字节跳动深化展开新合作,宝马子公司领悦将和火山引擎围绕AI在汽车营销体系中的新应用,提升用户购车体验与经销商运营效能。

05

坚持做创新集成者

在中国,理想、小鹏等企业已经表示要向AI公司转型,标志是除了自研智舱、智驾,还要自研基座大模型、芯片等等。那么宝马集团面向AI时代,采取的策略是什么呢?

车展期间,宝马集团技术运营开发高级副总裁史蒂芬·杜力赫和柯睿明与《电动汽车观察家》等媒体座谈,论及此事。

史蒂芬·杜力赫认为,宝马认为没必有必要自己来开发基座模型,因为AI技术发展的步伐非常的快,如果宝马涉及其中的话,其实很难跟上这些大厂更新的步伐。“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在市场上去找到一些最新的技术进展,并且让他们来根据我们的产品来进行定制。”

杜力赫说,“汽车整车商其实上主要是扮演一个系统集成商的这么一个角色。”

目前,宝马新世代车型的主要核心功能都已经亮相,并且拥有很强的竞争力。唯一疑问是,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宝马是否会和奥迪、奔驰一样,在中国选取一家供应商,来提供和中国友商同样积极的智驾辅助功能,还是像蔚小理一样用自研方式解决。

杜力赫表示,之前已经提到,车厂的业务模式就是做系统集成,和智舱方面类似,智驾也会采取类似的策略。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宝马才会介绍新世代车型智驾辅助系统的详细信息。

0 阅读:0

新能源观察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