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没有死,只不过以假死来逃避债务,我们强烈要求政府给个说法!”
2011年4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突然在车内自焚而亡。
消息一出,瞬间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尤其是曾借钱给金利斌的那些债权人,更是惊诧不已。
然而,对于此案,有些债权人却发出声明,质疑金利斌是假死,因此也给当时负责案件侦破的警方,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那么,案件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01
其实,难怪众人质疑金利斌的死因,金利斌可是传说中的“包头首富”。
金利斌的发迹之路,充满了励志色彩,足以让许多年轻人学习效仿。
20世纪60年代后期,金利斌出生在内蒙古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靠着母亲勤扒苦做,到处打工,才把他拉扯长大。
初中毕业后,金利斌辍学,去了一家工厂做流水线工人,一直干到工厂彻底倒闭为止。
这一年,他已经24岁。
失去工作的金利斌,只得跑到集贸市场上摆地摊混日子。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对卖什么东西能赚钱,竟有着天然的敏感,再加上为人热情周到,客人都愿意做他的回头客,因此,他的生意越做越好。
在有了一点积蓄后,金利斌便跑到了湖北,开始收购瓜子、话梅等炒货和干货,再倒腾到包头、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等地,进行销售。没想到的是,销路竟出奇的好。
很快,金利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但是,这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赚钱目标。毕竟,瓜子、话梅再赚钱,也只是小零食,本身价格就比较低,利润再高,来钱也比较慢。
之后,经过一番考察,金利斌又盯上了方兴未艾的本地液态奶商品。
90年代开始,牛奶市场蒸蒸日上,内蒙古本地的奶产业也日渐发达。因此,金利斌打算做伊利奶业的经销商。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金利斌居然靠着他的执着和诚信,真的拿下了伊利集团在包头市的经销权。
只是那时的人们,还不太习惯喝成品液态奶,针对这种情况,头脑活络的金利斌,开始花大价钱,在报纸、电视、广播上做广告,甚至请明星代言做宣传,提高伊利产品的知名度。
没想到,通过这一番运作下来,伊利奶制品很快就在当地打开了市场。
而金利斌的销售额,在全国地级市经销商里,也直接排在了第一位。他的财富之路,也由此拓展得更宽了。
但是,金利斌并不满足于此。他已经意识到,经销商做得再好,都是在销售别人的产品,本质上还是替人打工,赚点佣金而已。
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金利斌,自恃很有做生意的头脑,所以他更向往自己做老板。
更何况,如今赚钱已经不是他的唯一目标了。他要做的是,建立自己的财富帝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2
1992年,金利斌在包头注册了“惠龙贸易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伊利奶制品。其公司取名“惠龙”,就有“惠及众人,龙行天下”的涵义,可见其理想十分高远。
金利斌在意识到要创建自己的品牌之后,他就在2002年建立了“福禾豆业生产基地”,准备生产自己的商品,并依托原有公司的销售渠道,把企业做得更加强大。
刚开始,金利斌还是老老实实地以投资食品生产为主。毕竟这是他的老本行,销售渠道现成,赚钱比较稳当。
但随着财富的积累,他的投资目标,已经越出了食品行业范围。矿业、农产品加工,甚至房地产开发,他都有所涉猎。
而且,当时国家正大力建设市场经济,于是,金利斌便乘着这个风口加大投资。没想到,他的每一次投资居然都非常准确,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很快,金利斌就成为包头首富,并获得了“2007年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中国公益楷模”“2008年感动包头年度人物”“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企业”等众多荣誉称号。
如此一来,人们都开始相信他很有经营头脑,能够带领大家投资致富,因此都愿意借钱给他发展。甚至连银行都主动贷款给他,支持他把企业做大做强。
然而,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光环,却让金利斌有些飘飘然起来。他非常享受这种众星捧月般的感觉。
和过去年少时期的贫困生活相比,现在的他,有一种身处天堂般的错觉。他非常害怕回到过去。因此,他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往前冲。
于是,靠着自己多年商场打拼的经验,金利斌又开始进行更加多元的投资:连锁商店、电子科技、农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
总之,凡是有钱赚的地方,他都大手笔投钱。
没钱了,就找银行借;银行也借不到时,他就铤而走险,到社会上去非法集资。
2004年开始,金利斌的投资就难以为继了,但为了扩大财富投资版图,于是,他便利用人们追求高利率高回报的本能,加上他“包头首富”的实力和信誉,以月息2分的高利率,抛下诱饵,向民间借贷资金。
一时间,上亿元的资金,进入了惠龙公司的账户。
而惠龙公司,一个本来业务很单一的食品投资公司,竟真的做成了拥有全方位产业链的大公司。
接下来,金利斌的计划是,尽快让惠龙公司上市。
然而,由于对财富的疯狂追逐,遮蔽了他理性的眼睛。即使到2006年时,他的企业资产已经高达25亿,可他仍然不满足,还在疯狂投资,只因他希望能赚够一百亿,甚至一千亿。
但是,他再也没有以前的“好运气”了。
0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显现,可金利斌居然还敢以3分的利率,在民间集资,以维护他的“财富神话”。
而且,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金利斌为了撑着他“首富”的门面,不惜借钱买豪车,穿名牌。甚至为了融入高档社交圈,他还以各种手段,与各类官员打交道。
仅2009年,金利斌就送给时任包头市公安局副局长杜宝君,一块价值7.23万元人民币的“欧米茄”手表。
此时,他的非法吸储的最高利率,已经高到5分月息。而这也正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悲剧的发生,往往就在一转念间。
2011年春节开始,金利斌就多次受到债主的围堵。有段时间,他甚至连手机都不敢开。而银行也早就停止了对他的贷款。
没办法,为了应付债主的追讨,他只能继续非法集资,借新债还旧债,维持着表面风光。其实,此时的他已经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春节后,金利斌就躲进了“福禾豆业生产基地”。平时,非工作需要,他基本不再外出。
其实,他如果在这时候申请破产,或走企业重组之路,即便暂时还不清债务,但其旗下资产仍有机会可以盘活,负债也能慢慢还清,最后,他也根本用不着走上一条“不归路”。
也许是他小时候穷怕了,也可能是他害怕失去财富,尤其怕失去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毕竟,一旦申请破产,不仅笼罩在他头上的一切光环,都将褪去,而且还会被人看笑话。所以,他仍然坚持着,希望能在公司上市后,通过市场融资,来缓解他的债务。
只不过遗憾的是,他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4月13日,在公司躲债的金利斌,又接到了一个债主的电话:“你要是再不还钱,我就把他告上法庭!”
金利斌闻言,只好承诺会尽快还钱。
挂完电话的金利斌心烦意乱,他想到前几天接到的银行催款电话,更是焦躁不安。于是,他叫上司机一起,打算出去散散心。
但是,当他见到车上前几天应酬时剩下的白酒,又改变了主意。他拿上酒,并拉着司机,回到了办公室,开始喝起了闷酒。
看到金利斌心情如此沮丧,司机便安慰他道:“董事长,您别丧气!那么多风浪,您都挺过来了,这一次也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您将来一定会东山再起的!”
然而,金利斌心里非常明白,这一次与以往完全不同:“东山再起?再没有机会啦!”
说完,金利斌又继续灌他的闷酒。
司机见此情形,也没办法,只好又接着陪他喝酒。不过,很快,司机就因不胜酒力,趴在桌上睡着了。
而醉醺醺的金利斌,此时却摸出了汽车钥匙,然后独自钻进了车里,并把车开到了某个监控盲区。
之后,他从车里拿出了一桶汽油,疯狂地浇在了车上,还有自己的身上。
做完这些后,他又回到了车中。紧接着,他便毫不犹豫地点燃了汽油……
当消防队赶到现场时,汽车已经烧成了一副黑色的钢架。金利斌的尸体也已严重碳化。
后来,经警方勘查核对后,确认这具尸体就是金利斌本人无疑。
然而,接下来的社会传闻与善后工作,却把当地警方和地方政府,推向了风口浪尖。
04
金利斌故去后,惠龙公司开始清产核资,可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看似风光无限的惠龙集团,债务额竟高达24亿元,其中仅高利率的民间借贷就达到14亿多。除此之外,还有银行贷款和政府部门的投资,以及拖欠的工程款、未付的原材料款等等。
除去惠龙集团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几乎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于是,人们开始质疑金利斌死亡的真实性。有人说那具尸体,是金利斌死去20多年的老父亲的遗体,而他的目的就是利用“金蝉脱壳”,来逃避债务。
还有人传言说,4月13日曾在呼和浩特机场看到过金利斌,他本人已经潜逃。不过,也有人说金利斌在北京机场已经被抓获,正在押回包头。
面对这些谣言,办案民警感到十分荒谬。
直到5月13日,警方在比对了金利斌母亲和孩子的DNA后,公布了鉴定结果,确定死者就是金利斌本人,谣言才逐步消失。
然而,地方政府对如何善后惠龙集团,又是大费周章,颇伤脑筋。
后来,有律师提出建议:可以对惠龙集团进行资产重组,因为该公司账面现金流还有5亿元,资金链仍没有完全断裂。
如果经过重组资产,吸纳新的大股东投资,可以清偿民间借贷的本金,那么,包头还可以留住惠龙集团,并把它打造成地方支柱企业。
而且,这种“债转股”的改制方式,在其他地方,已经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可以说,在当时,只有这样才是盘活惠龙集团的最好方式。
但关键是,要有较大的股东投资,才能清偿金利斌高息吸纳的民间资金。即便民间借贷超过规定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利息可以不付,但本金和合理利率还得支付。
毕竟,许多小债主,就是冲着金利斌的仗义,还有惠龙集团的信誉,才把省吃俭用的钱,借给惠龙集团的。
事实上,金利斌自焚后,他旗下的多家产业,都陷入了停滞状态,不仅大量资产闲置,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显著增加。
如果“债转股”改制成功,惠龙集团正常经营,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关键是,这个方案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债主的支持,而且已经有711位小债主签了字,承诺只要本金,不计利息。
然而,当地政府却并不支持此方案。据知情人透露,政府倾向于让惠龙集团破产,彻底清产核资,拍卖资产清偿债务,不留后遗症。
只不过,这样一来,包括惠龙公司内部职工在内,共计1500多名民间集资参与人,他们的钱难以收回;而且,惠龙公司的员工,也将面临失业的困境。
05
2012年5月,震惊全国的包头惠龙公司非法吸储案,二审结束。12名被告,分别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缓刑或免刑,但该公司,和近2000名债权人之间的债务纠纷,依然“悬而未决”。
而十年后的2022年3月,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法院,召开了一次原惠龙公司非法集资参与人“代表大会”。
其实,九原区法院原本是要拍卖原惠龙公司的部分资产,来清偿它非法集资的债务。这也是官方第一次面对非法集资人的实质性行动。
但是最终的拍卖,并未成功,而那些集资参与人,也没有拿到该有的补偿。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免费的午餐”。虽然这些社会集资人省吃俭用的钱,就这样“打了水漂”,很让人同情,但是其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免费的午餐”,不要为了企图获得超额的利润,就把自己的钱用于不合法的投资,这样到最后往往就很可能“鸡飞蛋打”,甚至落下一身的债务。
而从金利斌的角度来说,因为好高骛远,维持所谓的“面子”,就不惜铤而走险,非法集资、盲目扩大投资,最终失败也只是早晚的事。
因此,在经济生活中,理性投资、科学决策,是每一个投资人和经营者必须学会的本领。
作者:羊子
编辑:羽羽术
参考资料:
1.《包头富豪金利斌自焚身亡调查:留下14亿元债务》2011-05-31,《中国经济周刊》;
2.《包头惠龙非法吸储身后事:24亿元债务黑洞难填》2012-05-10,《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