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究竟是怎么死的?罪魁祸首是胡惟庸还是朱元璋?

世图看历史 2023-03-31 15:49:13

明史中是这样评价刘伯温的:天文、地理、兵法等无一不通,而且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在朱元璋身边打天下的大多都是没读过书的草莽,刘伯温自然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跟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意味着刘伯温对朱元璋来说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所以世人对刘伯温的评价是极高的:是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样的谋士。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明太祖朱元璋将刘伯温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朱元璋自己也承认刘伯温对他的影响、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影响,就相当于张良对刘邦的影响一样。就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在该享福的时候没有享福,不仅晚年凄凉,而且不明原因去世。

洪武八年一月刘伯温开始卧病在床,朱元璋得知以后,便派了丞相胡惟庸前去探望;并且让御医针对刘伯温的病情给开了方子,让刘伯温按照太医开的药方拿药吃就可以。但是刘伯温吃了太医给开的药,不仅身体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是越来越不舒服。

三个月以后,刘伯温去世。

关于刘伯温从生病到去世的记载并不全,所以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有人说刘伯温是正常病逝的,

有人说是胡惟庸害死的,

有人说其实是朱元璋将其毒死的

朱元璋晚年时期发动胡惟庸案,给胡惟庸定了五大罪名,其中第四条罪名就是“加害同僚,党同伐异”,加害的同僚之一便是刘伯温。

但真的是胡惟庸将刘伯温害死的吗?

这篇文章我们一起去看看,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呢?

一个“被亏待”的功臣

刘伯温与徐达、李善长并称为“明朝三杰”,但了解明史的应该知道:

徐达在洪武三年被封为魏国公

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

而刘伯温只是被封为诚意伯

明朝的爵位等级是这样的:王和公、侯、伯、子、男。

朱元璋的儿子被封为王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是太祖亲子;除了太祖的儿子们爵位最高的便是“公”,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封了六位公爵,除了六位公爵,还有二十八位侯爵,两位伯爵。

不管刘伯温在之前的功劳有多大,对朱元璋的影响有多大,也只是被封为伯爵,不是“公”,连“侯”都不是。

其实朱元璋能将刘伯温这位“诸葛亮”请到自己的麾下颇费了一番功夫:在元朝末年在浙东地区,刘伯温、宋濂、章溢与夜琛被称为“浙东四先生”。

朱元璋在攻下滁州以后,身边已经有汤和、徐达还有常遇春等这些骁勇善战的大将,但是文臣只有两位:李善长还有朱升。朱元璋是一个身怀大志向的人,他也很清楚想要成就大事,就需要招揽越多越多的人才来帮自己,尤其是足智多谋的谋臣。

毕竟对于此时的朱元璋而言,身边大多都是没读过书的草莽,实在是求贤若渴。

胡大海跟朱元璋推荐了“浙东四先生”,朱元璋便让人去请,除了刘伯温以外,其他三位全都投靠到了朱元璋的麾下。

胡大海荐四人贤,故遣使以书币征之。

刘伯温一开始并没有统一归顺与太祖,太祖心想:若他刘伯温真的是人才的话,多请几次也无所谓。

于是朱元璋又派了一个叫孙炎的人去请刘伯温,刘伯温一开始并不想见孙炎,但又不想得罪人,便让人给孙炎送了一把剑。但孙炎并没有收刘伯温的剑,因为孙炎觉得这把剑应当是送给天子的,我是一臣子,实在是不敢收。孙炎便将剑送还给刘伯温,跟剑一起的还有一封很长的书信,刘伯温看完书信以后,便下定决心跟随朱元璋。

先后两次并非是太祖亲往,不过也能看得出朱元璋的诚意;而且刘伯温之所以让朱元璋“三顾茅庐”其实不是恃才傲物,而是也在观察当下的局势,究竟哪一位枭雄能成就大业;既然对朱元璋的考察已经结束,刘伯温自然便心甘情愿跟随太祖身边。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诚意没有白费,刘伯温确实是大才;在之后的每一战中,刘伯温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杀敌,但是他的作用确实抵得上千军万马,帮助太祖出谋划策,不是谁都能做的来的,需要运筹帷幄的能力。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在洪武三年开始大封功臣,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按理说,像刘伯温这样的奇才,就是封为公爵都不过分,但我们分析朱元璋册封的六位公爵,其实都是最早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功臣们。刘伯温跟随太祖的时间比较晚,即便是功劳再大,也只是一个伯爵的爵位。

单纯从封爵上来说,确实有些为刘伯温鸣不平;但身为开国皇帝的臣子,或许即便是心里再委屈,都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很容易“功高盖主”被除掉。这不很快,朱元璋便开始了“”“清君侧”。

刘伯温去世

刘伯温的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少年时期豪情满怀、胸怀大志

第二阶段:青年时期,与太祖惺惺相惜,千里马遇到伯乐,大展拳脚

第三阶段:大明王朝建立以后,举步维艰,以悲剧收场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明廷开始出现:淮西党与浙东党。

淮西党以李善长为首

而浙东党则是以刘伯温为首

刘伯温担任的是御史的职位,这个职位的性质决定了刘伯温必定会在朝中树敌颇多。毕竟明朝的开国功臣们大多都是草莽出身,经常是居功自傲。

对于经常弹劾自己的刘伯温,自然恨得牙根痒痒。

刘伯温甚至跟太祖提议要接除武将们兵权,自然让淮西党的这些功臣们恨之入骨。

在淮西党与浙东党的互相争斗中,刘伯温不得“因病”离职回乡。洪武五年,刘伯温回乡养病的时候,在莆田南约170里地的位置,有一个叫淡洋的地方。淡洋位于浙江还有福建交界的地方,情况比较复杂,是朱元璋称帝之前劲敌之一方国珍发迹的地方,还有一个称呼叫“盐袅巢穴”。

刘伯温便让自己的儿子前去调查这个地方,然后写成了奏折交给了朱元璋。

这个时候朝中是胡惟庸(淮西党成员)当权,奏折没有经过胡惟庸便直接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这让胡惟庸等人很是不满。

胡惟庸便抓着这件事情不放,联合淮西党其他的大臣状告刘伯温:刘伯温擅长风水算命,发现淡洋这个地方散发着王气,居然想要据为己有,将这个地方当成日后他们刘家的墓地;甚至为此让自己的儿子驱逐了当地的百姓。

别的不说,仅仅“王气”二字就触动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经;

若刘伯温打算将淡洋这个地方据为己有的话,莫不是有反心吗?

于是朱元璋便将刘伯温“请回了”南京,在南京继续养病;实际上是便于朱元璋时时刻刻看着刘伯温。

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

后来淮西党的胡惟庸升为左丞相,刘伯温失望至极,内心的希望也破灭了;时间一久,忧虑过度病情更加严重。

洪武八年朱元璋得知刘伯温病重,便让左丞相胡惟庸前去探望,胡惟庸去的时候还带去了太医给开的药方,让刘伯温照着药方拿药即可。但是刘伯温吃了太医给开的药以后,病情更加严重,身体是越来越差。

其实刘伯温曾经因为此事去找过朱元璋,并且话里话外的告诉朱元璋自己吃了太医给开的药以后身体反而越来越差。没想到朱元璋并没有当回事,也没有关心一下刘伯温,这让刘伯温很是失望。

此时的刘伯温很是心寒,三月份刘伯温得到朱元璋准许可以回乡养病。护送朱元璋回乡的除了儿子,还有朱元璋派去的人。

回乡以后刘伯温不再吃药,拒绝一切人给开的药;他强迫自己正常的作息还有饮食,但仅仅一个月以后,刘伯温自觉自己时日无多,开始对儿子们交待后事。

“我病逝以后,你们要立刻将天文书交给皇上,绝对不能耽误片刻;日后我们刘家的子孙谁也不能再学这门学问。”

还嘱咐儿子们一定要刚柔并济,尊重法律与道德,宽厚待民。

刘伯温在临死之前写了一封奏折,奏折中是十条对策。刘伯温嘱咐儿子刘琏,在胡惟庸死后才可以将这份奏折交给皇上,否则皇上是看不进去的。

四月十六日,刘伯温病逝。

刘伯温病逝以后,后世不断对其进行追封:

武宗将其追认为太师

世宗让其配享太庙

这说明刘伯温的功绩其实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也得到世人的承认与赞赏,他的功过是非,时间与历史给了他一个公断。

结语

史书中记载的是胡惟庸将刘伯温害死的:

《明太祖实录》:“史中丞涂节言:前诚意伯刘基遇毒死,广洋宜知状。上问广洋,广洋对以'无是事’。上颇闻(刘)基方病时,丞相胡惟庸挟医往候,因饮以毒药。乃责广洋欺罔,不能效忠为国,坐视兴废。

这段话翻译出来的意思是:涂节说前诚意伯刘基被毒死了,汪广洋应应该知道;但是朱元璋问汪广洋,汪广洋说没有这回事。朱元璋听说刘基生病的时候,丞相胡惟庸曾带着太医前去看刘基,刘基因为吃了胡惟庸带去太医给开的药才被毒死的。朱元璋很是生气便斥责汪广洋,不忠诚。

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确实是胡惟庸将刘基给害死来的,确实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是还有人说:刘伯温之所以被毒死,实际上是朱元璋的阴谋。

朱元璋很清楚胡惟庸素来与刘伯温有过节,刘伯温病重时朱元璋还让胡惟庸前去探望刘伯温,很明显是在利用胡惟庸对刘伯温的恨来除掉刘伯温。

很明显,刘伯温的死其实跟朱元璋还是脱不了干系的。

但若是追究原因的话,其实刘伯温自身也有责任。

刘伯温一生刚正不阿,有远大的抱负。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不管是武将还是文臣对朱元璋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自然会当成心头宝;但是等到朱元璋坐稳天下以后,这些打天下的能臣,便变成了“危臣”,对皇权有威胁的人。

若是刘伯温能学张良,在刘邦称帝的时候就隐退,或许真的能善终。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这样评价刘伯温:有人将刘伯温跟张良相提并论,说刘伯温的谋略确实不输给张良;但若是说做官的气节,刘伯温确实要比张良差的多了。

刘伯温有才华,也想要在朝堂之上展现自己得才华,得以名留青史。殊不知,他的“知天下”在朱元璋做坐稳天下以后,便不再需要了。

刘伯温一步一步在朝堂之上“惹恼了”一国之君,其结局在朱元璋登基时或许就已经注定好了。刘伯温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大才与职责其实跟朱元璋治理天下的环境并不相符,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实在是可惜。

当然若刘伯温能遇到一位心胸开阔一些的开国之君的话,或许也不会结局这么惨!

人生确实不一样那么圆满,给了一身的才华、得以名留青史,但却不得善终;足以可见,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缺憾,对刘伯温而言,最大的缺憾便是:没有急流勇退!

参考资料:

《明史其实超好看》

《明太祖实录》

《明史-刘基传》

1 阅读: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