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仅有一子,明知慈禧有野心,为何不学汉武帝去母留子?

世图看历史 2023-07-21 07:17:00

1861年也就是咸丰十一年的春天,咸丰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便召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帮自己批阅奏折。懿贵妃在处理奏折的时候,看到恭亲王奕䜣的奏折,奏折上很简单的几个字:

“奏请赴行在,敬问起居。”

奏折虽简单但是咸丰帝并没有批复,很明显是要将恭亲王的奏折留给军机处来处理。

军机处现在都是肃顺的死党,肃顺素来与奕䜣不和,自然恭亲王的奏折便白上了。

懿贵妃想要为奕䜣努力努力,便拿着恭亲王的奏折给咸丰帝请安。咸丰一眼便看到了懿贵妃手里的奏折,问她是谁的?

懿贵妃直接回答:“六爷的。”

奕䜣是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六弟,二人有争储的过往,一直面和心不和。

咸丰一下子阴沉下脸来,虽然看到皇上不高兴了,但懿贵妃还是问咸丰:“皇上,这道折子怎么没有批复,要发下去呢?”

“我当然有我的道理”,咸丰帝回答懿贵妃的时候语气很阴冷。

没成想懿贵妃仍旧不死心地说道:“臣妾明白万岁爷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但六爷是您的亲弟弟,是该皇上您亲自朱批的,而且皇上您跟六爷的感情,跟五爷(奕誴)、七爷(奕譞)是不一样的....”

咸丰帝一共有五个异母弟:

五弟奕誴早就过继给了惇亲王,承袭惇亲王爵位;

七弟奕譞、八弟奕詥以及九弟奕譓都是咸丰帝亲自册封的郡王;

唯独奕䜣是先帝道光帝亲自留下遗诏,将奕䜣封为亲王的;更何况咸丰还是奕䜣的生母孝静成皇后抚养成人,自然二人的感情不一样。

但毕竟二人是夺嫡的仇人,咸丰帝心里是很在意的。

懿贵妃如此戳穿咸丰帝的心事,惹得咸丰帝很不高兴,便让懿贵妃跪安了。“跪安”二字是很生分的,若是一国之君对妃嫔用“跪安”二字的话说明已经心生厌恶,最起码暂时是厌恶的。

此时咸丰帝在心里盘算着要将懿贵妃连降三级,降为贵人。

不过在见到肃顺以后,便改变了主意。

懿贵妃刚走,军机大臣肃顺便来给咸丰帝请安,而且从小太监的嘴里得知懿贵妃刚刚惹得咸丰帝不高兴了。

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肃顺问咸丰帝:“皇上,又是贵妃娘娘惹您不高兴了?”

咸丰很无奈的点点头,肃顺接着问:“那皇上您是什么意思,奴才好照您的意思去办?”

“我能怎么办?”咸丰显得很是无可奈何。

肃顺直接给咸丰帝跪下,说道:“奴才斗胆进言,懿贵妃恃宠而骄,居心叵测;而皇后心地善良敦厚,恐怕皇上您百年之后,皇后是奈何不了懿贵妃的;趁着大阿哥年龄还小,皇上要提前做好打算才是!当年汉武帝在立刘如意为太子时,便担心钩弋夫人乱政,做了一个英明果断的决定。”

咸丰作为一国之君,自然知道钩弋夫人的事情。

肃顺明摆着是劝说咸丰帝,除掉懿贵妃,留下大阿哥载淳交给皇后抚养。

吕后专权、武则天称帝这些事情,咸丰帝也不是不知道,再往下咸丰便不想再想下去了;对肃顺说:“我再想想”,便让肃顺退下了。

但最终咸丰帝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留下懿贵妃。

但究竟是为何呢?

当真是因为不舍?

01

咸丰帝其实也是一个悲情皇帝,自己本身就是早产儿,身体并不好;恰逢又生在大清走下坡路的时候,内忧外患,让咸丰帝力不从心,干脆直接沉迷于后宫,对朝政之事很是懒怠。

虽然后宫中“佳丽三千”,但真正为咸丰帝生儿育女的只有三位妃嫔:

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生下皇长子载淳

丽妃他他拉氏(庄静皇贵妃)生下皇长女荣安固伦公主

玫贵人徐佳氏(玫贵妃)生下皇次子,仅三天夭折

也就是说咸丰帝其实只有一位皇子,就是叶赫那拉氏所生的载淳。

只有一子便意味着不管载淳天资如何,都是毋庸置疑的皇储,未来的一国之君。

正因为慈禧有咸丰唯一的儿子在,所以才敢在咸丰晚年如此肆无忌惮,表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可能有人会问:若是咸丰早知道慈禧如此野心之大的话,还会宠幸她吗?

其实慈禧在一开始隐藏的还是比较深得,慈禧的父亲是惠征只是一个小小的笔帖式,正八品官。所以慈禧刚入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后宫中第六级妃嫔,居住在储秀宫。

看过《甄嬛传》的应该知道,甄嬛在选秀时因为长得像纯元皇后而被选入宫,甄嬛的父亲是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但因为是隶属于汉军旗,所以一开始只能屈居常在之位。

而同样被选入宫的富察氏,因为是满军旗出身所以便被封为贵人。

如此看的话慈禧刚入宫能被封为贵人,其实已经是很不错的安排了。

但对于有野心的慈禧来说,又怎么能甘心屈居贵人之位呢?她想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妃位、贵妃,甚至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

所以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慈禧是非常用心的:

首先改变自己的外貌,每日都会用“驻香露”,让自己的身上有香味;用鸡蛋清敷在脸上,人奶沐浴,还用宫里特制的玉容散来化妆。坚持了一段时间,慈禧从一个青涩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颇有韵味的成熟女人。

改变自己的外貌以后,慈禧一边想尽各种办法除掉自己的劲敌玫贵人与云嫔,另一方面寻找机会吸引咸丰帝的注意。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让慈禧等到了机会。

咸丰帝最宠爱而且颇有心计的丽贵人身体不适,为了让丽贵人好好养病,咸丰便不再让丽贵人侍寝。但是咸丰帝好色,既然丽贵人不能陪自己,便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而咸丰帝闷闷不乐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慈禧的耳中,从慈禧入宫开始便对底下的宫女太监非常好,经常赏赐他们,宫女太监在宫里受欺凌惯了的,碰到像慈禧这样一位如此“好的”主子便感激涕零,全心全意地帮慈禧到处打听咸丰的消息。

慈禧还是觉得消息不够多,便尽可能去收买咸丰与慈安皇后身边的宫女还有太监,尽可能多地知道皇上皇后的消息。

慈禧在这些太监宫女的嘴里得知咸丰帝喜欢听江南小曲,慈禧宫里恰好有一位会唱曲的乳娘,便很认真的学习唱曲;得知咸丰喜欢京剧,慈禧也很认真的学,跟宫里的宫女一起切磋京剧;很快慈禧便可以熟练的唱念做打。

所以咸丰一心情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慈禧便能了如指掌。

提前让乾清宫的一个小太监想办法将咸丰帝引到自己的储秀宫里来,而慈禧呢?

一番梳妆打扮后,便开始跳着舞唱江南小区,咸丰帝直接被“仙子”般的慈禧给吸引了。自此以后慈禧开始得咸丰帝盛宠,而且准许慈禧留夜(大清规矩,除了皇后外其他的妃嫔不能与皇帝一起过夜),颇有一种“君王不早朝”的味道。

慈禧是一个非常善于揣摩君心的女人,想要在“伴君如伴虎”的皇帝身边,想要获得宠爱着确实也是一种必备的能力,而慈禧运用的是炉火纯青。

为了能够盛宠不断,慈禧学习绘画,取悦于君王;

慈禧不仅画得不错,而且字也写的很好。

咸丰帝在朝政之事上很是懒怠,便让慈禧帮自己看奏折,甚至在有时候连朱批都懒得写,直接让慈禧帮自己写。

大清的规矩“后宫不得干政”,但还有一种话是“皇帝说你干政你就是干政了,若说你没干政的话就是没干政”。

而慈禧便是这样的例子,若是看到咸丰的脸色不好时她便主动蛰伏起来,不再看奏折;如此“懂事”的妃嫔怎么能让咸丰帝不喜欢呢?

在军机大臣肃顺提出要咸丰帝考虑学汉武帝除掉钩弋夫人时,咸丰帝很是无可奈何的提到两点原因:

第一点:懿贵妃对社稷有功

第二点:朝臣们上折子反对

要说慈禧最大的功劳,并不是取悦于咸丰帝,而是为咸丰帝生下唯一的儿子载淳。载淳是咸丰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儿子,咸丰帝只能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载淳的身上,希望载淳将来能担得起皇帝之位。

不管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慈禧与儿子载淳在后宫中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撼动的。即便是慈安皇后,身居皇后之位,并无所出,其实已经被慈禧压一头了。

在生下皇子的这一年,慈禧便被封为懿妃;

次年被晋封懿贵妃,仅次于皇后的位置上。

既“懂事”又为自己生下唯一的儿子,咸丰帝怎么舍得除掉她呢?

在肃顺走后,咸丰帝既想到懿贵妃过分干预朝政的无礼,但又想到懿贵妃以往的可爱温婉懂事,实在是不舍得;更何况自己想要做一个仁慈友爱的君王,怎么能除掉“于社稷有功”的妃嫔呢?

想到这,咸丰帝便说服自己要为儿子载淳留下生母。

毕竟载淳的年龄还太小,咸丰帝病逝时,载淳才只有6岁而已,很需要生母。

其实咸丰帝确实跟汉武帝不是一类人

咸丰帝的生母是道光帝最宠爱的孝全成皇后,但是孝全成皇后年仅33岁便病逝了。生母病逝这一年,咸丰帝奕詝只有10岁。其皇考道光帝便将奕詝送到了孝静成皇后(道光帝一朝最高的位份是皇贵妃,奕䜣的生母)的宫里,由孝静成皇后抚养。

孝静成皇后有自己亲生的儿子奕䜣,自然不会全心全意对待奕詝。

在道光帝弥留之际,孝静成皇后为了能让自己亲生的儿子奕䜣集成皇后,居然敢阻拦御前大臣宣读传位昭书。因为孝静成皇后很清楚遗诏上写的是什么,养母如此厚此薄彼,可见咸丰帝从失去生母的那一刻开始便感受不到母爱了。

正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咸丰帝不想让自己亲生的儿子载淳也经历。

其实咸丰帝这一点上确实想错了,要知道慈安不是孝静成皇后,慈禧更不是孝全成皇后。

慈禧为了权力私欲,对亲子只有严厉,并没有母爱。

在年幼的载淳眼里,嫡母慈安反而更像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不管结果如何,咸丰帝的出发点是好的。

而汉武帝呢?

生母王娡自始至终都陪伴自己长大,在太后之位上都有十多年的时间,自然并不缺少母爱。

其实咸丰帝与汉武帝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有没有缺乏母爱,而是其果断决心与狠心。

汉武帝能逼得卫子夫自尽、太子刘据自杀,可见其狠心;

汉武帝在位54年的时间:

裁撤丞相

设置察举制

派人出使西域

征讨匈奴

.......

做了很多对大汉王朝有益处的事情,而且处事非常果决。

当然汉武帝恰好处于大汉王朝处于上升期的阶段,更加有利于实现他的抱负。

反观咸丰帝呢?

正处于大清走下坡路的时候,内忧外患,要忧虑的事情太多,使得他无心朝政,只能将自己沉浸在后宫之中。

很多时候懒怠朝政的咸丰会主动找慈禧帮自己看奏折,慈禧看奏折看的多了,自然对朝政之事越来越了解,心也就越来越大了。

其实慈禧之所以野心越来越大,咸丰帝也脱不了干系。

咸丰帝其实对肃顺等人并不放心,需要慈禧与肃顺等人相互制约

咸丰一朝,因为恭亲王奕䜣曾与自己争储,所以咸丰一直未重用这位有才干的亲弟弟,只是遵从皇考遗命将其封为恭亲王。恭亲王并未在朝堂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而真正活跃于朝堂之上、手握大权的是军机大臣肃顺。

肃顺是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而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

肃顺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咸丰帝发妻孝德显皇后的亲舅舅。

如此高贵的出身,便决定了他会成为咸丰一朝的权臣,而且还是咸丰非常宠幸的大臣。

从相逢十一年春天开始咸丰帝的身体便不太好,咸丰也很清楚自己可能将要不久于人世了;但是唯一的儿子载淳尚且只有6岁,还不能亲政,只能是给儿子留下辅政的顾命大臣。

但是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让顺治帝成为傀儡皇帝的事情,咸丰帝不是不清楚;肃顺作为手握大权的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若是学多尔衮把持朝政的话,那么自己的儿子岂不是要成为第二个顺治帝吗?

顺治帝有孝庄帮衬着,有忠心耿耿的两黄旗大臣坚决拥护,自己的儿子有谁呢?

想到这,咸丰帝不得不想出对策来防止肃顺专权,成为第二个多尔衮。

那么对于咸丰帝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互相制衡。

咸丰帝在病重时,按照肃顺的推荐,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

协办大学士肃顺

肃顺亲哥哥郑亲王端华

固伦寿恩公主的额驸富察景涛

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托和络·穆荫

吏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匡源

帝师杜受田的儿子杜翰

等一共八人,而且肃顺提到的这七个人全部都是肃顺的死党。

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肃顺把持朝政的局面。

咸丰帝很清楚慈安皇后向来无心朝政,性格端庄温和,实在不是八大臣的对手;若是八大臣联合起来把持朝政的话,载淳尚且年幼,孤儿寡母的日子必定不好过。

而慈禧不同,慈禧处事果断而且对朝政之事了解的比较多,若是有慈禧在的话,还能从一定程度制约八大臣。

不过咸丰帝同样担心慈禧学吕雉或者武则天,把持朝政。

所以给慈安皇后留下了一道遗诏:

某如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特谕。

若是慈禧当真学吕雉的话,慈安便可以拿出这道遗诏,除掉慈禧,将朝政还给载淳。

另外咸丰帝还给了慈安一颗玉印,此印章可以限制权臣独断专行。

一番周全的安排后,咸丰帝安心地走了。

结语

咸丰帝自以为自己安排的非常周密,殊不知咸丰帝刚走,慈禧、慈安与恭亲王奕䜣便发动了辛酉之变除掉八位顾命大臣,由慈安与慈禧两位太后垂帘听政。

恭亲王奕䜣因为在辛酉之变中立下大功,而得到慈禧的重用。

而慈安素来无心朝政,朝政之事几乎都是慈禧说了算。

虽然慈安手里有咸丰帝的遗诏在,可以除掉把持朝政、不愿意将大权交给成年同治帝的慈禧。但慈禧心机太过深厚,居然骗得慈安亲自将咸丰帝遗诏烧毁。

遗诏烧毁后不久,慈安也去世了。

关于慈安去世的原因,一直都存在争议,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跟慈禧有关。

可见咸丰再周密的安排,在慈禧这全都成了泡影。

0 阅读:38

世图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