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40余天从嫔升皇后,大清升级最快的庶女皇后,慈禧都害怕她

世图看历史 2023-07-23 17:52:10

1881年,在母后皇太后之位上20年的慈安太后病逝,关于慈安去世的原因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慈安就是病逝的,光绪七年三月初九身体感觉不适,次日便病重,到了弥留之际;很快便去世了。看上去一切顺理成章,毕竟这是慈安《遗诰》中的记载。

但了解慈禧与慈安的应该知道,所谓的《遗诰》是在慈安病逝后,根据慈禧的意思来写的,其中记载的究竟是真是假便不得而知了。

一种说法是慈安是被慈禧逼死的,自从咸丰帝病逝后,不管是同治帝亲政前还是光绪帝亲政之前,都是慈安与慈禧一同垂帘听政。虽说是两宫皇太后并排而坐,但实际上慈安并喜朝政,所以并不与慈禧争权,所以两宫皇太后一直相安无事。但是有一次慈禧身体不适不能坐朝听政,结果慈禧独自一人前去,让慈禧很不高兴,便将慈安说了一顿。让慈安很生气,但是因为慈安不善言辞并不能反驳慈禧,一气之下居然自尽了。

最后一种说法是慈安是慈禧毒死的,因为咸丰帝在去世之前给心地善良的慈安留了一道遗诏,咸丰帝此举就是担心将来儿子载淳成年后慈禧独揽大权,不还政与儿子。若当真慈禧如此的话,慈安可将遗诏拿出来,除掉慈禧。

慈安太老实,居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慈禧。

慈禧怎么能将允许这样一个隐患在自己的身边呢?

便假装百般讨好慈安,对慈安是感激涕零;但背地里却在密谋如何除掉慈安,有一次借着给慈安送点心,便下毒将慈安毒死了。

慈安从发病到病逝不到一天的时间,而且一直都是慈禧陪在身边;如此慈禧的嫌疑实在是太大,。我们暂且不论慈安究竟是不是慈禧害死的,因为不管是不是慈禧害死的慈安,都可以看得出对于慈禧这位圣母皇太后而言,母后皇太后慈安的存在,本身对慈禧而言就是威胁。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慈安是一位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样子;若当真是如此的话,慈禧怎么会忌惮呢?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慈安真没有我们所想得那样懦弱,可以这样说:慈禧一辈子都没有超越慈安;慈安是一个比慈禧都要狠的角色,只不过慈安只有在该狠的地方才会狠。

01

慈安钮祜禄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属于满洲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与正白旗)出身,单纯这一点就能碾压慈禧,毕竟慈禧属于镶蓝旗,属于是下五旗;而慈安更加碾压慈禧的还有先祖的出身:

慈安是正儿八经的“清朝五大开国功臣”之一额亦都的直系后裔,当然并不是康熙的岳父、额亦都第十六子遏必隆的直系后裔,而是额亦都第三子车尔格的后代。

车尔格虽然不及十六弟遏必隆尊贵(生母是太祖的女儿穆库什公主),但其发展也是很不错的,做到了户部尚书一职。从皇太极一朝到雍正帝一朝,车尔格的后代虽然也很显贵,但并不属于满清一等世家。

到了乾隆朝、嘉庆两朝时,车尔格的后代,慢慢跻身于满清贵勋的行列。

慈安的父亲是穆扬阿任职广西右江道的官职

慈安的嫡祖母是克郡王庆恒的孙女爱新觉罗氏

慈安的姑姑是郑亲王端华的嫡福晋

值得一提的是慈安并非是嫡女,而是侧福晋姜佳氏所生的庶女。

但即便是钮祜禄氏家族的庶女,仍旧被选为毋庸置疑的备用皇后。

咸丰帝继位时,后宫的妃嫔实在是少得可怜,就连自己的原配萨克达氏早就已经病逝,身边的老人只剩下云嫔武佳氏。

作为一国之君,绵延后嗣也很重要,所以便通过内务府选秀,选中了四位秀女:

贞嫔钮祜禄氏

兰贵人叶赫那拉氏

丽贵人他他拉氏

英贵人伊尔根觉罗氏

除了钮祜禄氏一开始被封为嫔外,其他三位秀女全部都是贵人。

而这位贞嫔钮祜禄氏就是后来的慈安,咸丰二年二月慈安选秀入宫,四月份入宫为嫔;次月,慈安便被晋封为贞贵妃,直接越过妃位晋封为贵妃,很显然从一开始慈安便不是普通的妃嫔,而是备用的皇后。

在贵妃之位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慈安再次被晋封,这次是直接晋封为皇后。

仅四十几天的时间便从嫔位升级为皇后,这在整个大清都是独一无二,就连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02

慈安出身于名门世家,自然从小便接受好的教育,知书达理,端庄贤淑。

而且慈安有几个很不错的性格优点:待人很宽厚,顾全大局,善解人意,性格淑慎;不仅宫里的妃嫔宫女太监都很敬重慈安,就连咸丰帝对自己的皇后亦是很尊重。

咸丰帝是一个好玩的皇帝,经常会举行游玩宴;作为咸丰帝的“贤内助”自然不会看着一国之君如此浪费时间,便主动劝谏;因为慈安说话委婉,咸丰帝又尊重慈安,所以即便是再喜欢的宴会,只要是慈安出面,咸丰也会赶紧离开去处理朝政。

有的时候外省的奏折或者大臣的奏疏,到了很晚的时候才送到已经更衣就寝的咸丰帝面前,咸丰帝打算第二天再看,若是慈安规劝的话,咸丰便会即刻起身处理奏折。

若是后宫中哪位妃子被咸丰帝训斥,或者是妃嫔们争风吃醋的话,慈安都会出面解决。

可以说,慈安在后宫中扮演的就是一个善解人意、操持家务的当家人的角色,不管是一国之君,还是妃嫔宫女,都对慈安言听计从。

慈安不仅品性好,在后宫前朝的威望都很高,再加上闭月羞花的容貌,咸丰非常宠爱慈安。

03

同慈安一同的入宫的还有三位贵人,其中便包括叶赫那拉氏(慈禧),另外还有咸丰三年咸丰宠幸的一位宫女被封为玫常在。

咸丰是一个比较好色的人,除了宠爱慈安皇后外,还特别喜欢丽贵人他他拉氏,他他拉氏撒起娇来让咸丰不能自持。叶赫那拉氏便想尽各种办法得宠于咸丰帝,但他他拉氏颇有心计,自然不会轻而易举便被叶赫那拉氏越过去。

不过有一次他他拉氏因中暑热晕倒,为了能让他他拉氏好好养病,咸丰便暂时不让他他拉氏侍寝。但是咸丰帝一天不让妃嫔侍寝便难受,叶赫那拉氏在太监宫女那得到消息,提前做好准备,让乾清宫的小太监将咸丰帝引导自己的储秀宫,一首江南小曲、曼妙的舞姿,让咸丰帝一下便沉沦其中。

从这时候开始,叶赫那拉氏便得到了咸丰帝的盛宠。

按照大清的规矩,只有皇后侍寝才能留夜,而咸丰帝准许叶赫那拉氏留夜,甚至在慈禧的储秀宫过夜,这是不符合祖制的。

因叶赫那拉氏得宠,很快便被封为懿嫔,后宫中凡是盛宠的女子难免会成为其他妃嫔的眼中钉。

没有得宠的女子,埋怨叶赫那拉氏盛宠,让她们没有机会得宠;

得宠但又失宠的女子,便会埋怨是叶赫那拉氏让她们失了宠。

一时间,叶赫那拉氏成为后宫中的过街老鼠。

慈安向来老成持重,沉默寡言,咸丰帝对她的宠爱慢慢变成了尊重。慈安虽然不会明面上跟妃嫔们吃醋,但是心里难免也会不舒服,觉得是叶赫那拉氏的得宠让自己失去咸丰帝的宠爱,所以她一直不是很喜欢叶赫那拉氏。

作为后宫之主,自然要出面解决,平息诸位妃嫔们的怨气。

虽然慈安在咸丰面前说了很多叶赫那拉氏的坏话,但很显然慈安低估了叶赫那拉氏争宠的手段,咸丰对叶赫那拉氏的宠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

咸丰五年,云嫔武佳氏病逝后,叶赫那拉氏身为得宠的懿嫔,其地位仅次于皇后慈安。

慈安对咸丰如此沉迷于储秀宫很是不满,虽然多次劝说咸丰帝保重身体,但咸丰帝并不当回事。慈安便想了一个办法:用祖训来约束贪恋女色的咸丰帝,当然也是给叶赫那拉氏一个教训。

慈安让自己的心腹太监直接前往储秀宫,若是咸丰帝在储秀宫过夜的话,这位太监便会在储秀宫寝殿的门口读祖训。咸丰帝向来以仁孝标榜自己,所以对祖训很是敬畏;只要是听到祖训二字,便即刻起身离开储秀宫。

一开始这一招效果还不错,但慢慢地时间久了不知是叶赫那拉氏在咸丰帝跟前说了什么,咸丰帝不仅不再敬畏祖训,反而变本加厉,隔三差五不去上朝,整天呆在储秀宫里。

这慈安是又气又恨,气得是大清内忧外患、百姓们怨气很多,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如此懒怠于朝政?恨的是叶赫那拉氏居然魅惑君上,简直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苏妲己。

咸丰六年正月,慈安决定亲自出面,因为咸丰帝又留宿了储秀宫。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慈安一番梳洗打扮后,便带人拿着祖训朝储秀宫走去。

到了储秀宫谁也不敢阻拦,慈安径直走到叶赫那拉氏的寝殿门口,直接双膝跪下,大声说道:“请皇上起,聆听祖训!”

正在睡梦中的咸丰与叶赫那拉氏一下子便被吵醒,一听是皇后亲自说“祖训”二字,咸丰帝吓得赶紧起身。毕竟皇后亲自出马,必定不同寻常。

咸丰帝穿戴好衣服,便匆匆去上朝去了。

叶赫那拉氏一看慈安的架势,便知皇后这是要跟自己算总账了。

慈安看到咸丰帝走后,便也转身让身边的太监将叶赫那拉氏带到坤宁宫去。

坤宁宫是皇后行使权力的地方,慈安可以在坤宁宫惩罚妃嫔。

叶赫那拉氏意见势头不对,便赶紧让身边的小太监去告诉咸丰帝。

到了坤宁宫,叶赫那拉氏便直接跪下给慈安行礼。慈安早就被气得窝了一肚子的火,对叶赫那拉氏破口大骂:“皇上本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结果让你魅惑的不理朝政,赶紧从实招来,你是怎么魅惑君上的?”

叶赫那拉氏很清楚不管自己说什么都无用了,只能让慈安更加生气,所以什么都不解释,一个劲的磕头求饶。

慈安见叶赫那拉氏承认错误,便就坡下驴,让身边的太监开始惩罚叶赫那拉氏:“承认错误就好,给我狠狠地打!”

叶赫那拉氏用手护着自己的肚子,因为她很清楚肚子里的小生命是她活下去唯一的希望。

正当太监要鞭打叶赫那拉氏的时候,咸丰恰好赶了过来:“请皇后不要责罚懿嫔,她已经身怀有孕,龙胎要紧啊!”

一听咸丰如此护着叶赫那拉氏,而且叶赫那拉氏已经身怀有孕,直接让慈安的心凉了半截。

这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叶赫那拉氏仗着自己怀着身孕恃宠而骄。

不过有慈安在,叶赫那拉氏心里总是很畏惧,并不敢直接得罪慈安,只盼着自己赶紧生一个阿哥,好稳固自己的地位。

果然如叶赫那拉氏所愿,生下了一位皇子,这位皇子是咸丰帝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载淳。

04

咸丰一朝,身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慈安一直威望很高,不仅在后宫的威望高,在朝臣们的心目当中威望也很高。所以即便叶赫那拉氏“母凭子贵”被封为懿贵妃,仍旧低慈安一头。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重。

咸丰帝在病逝之前,给慈安留下一道遗诏,遗诏大概的内容是:若是叶赫那拉氏仗着儿子是皇帝,骄纵不法的话,慈安可凭此遗诏除掉叶赫那拉氏。

咸丰还给了慈安一块玉印,告诉慈安:若是有大臣独断专行,不将幼帝放在眼里,可凭此印将其除掉。

如此重要的东西咸丰帝只交给慈安,可见对慈安的信任。

年仅6岁的载淳继承皇位,虽然叶赫那拉氏是载淳的生母,但只能被尊为圣母皇太后,被称为“西太后”;而慈安作为载淳的嫡母,被尊为母后皇太后,被称为“东太后”。

因载淳年幼,咸丰帝为儿子留下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儿子。

(以下开始将叶赫那拉氏称为慈禧)

不过慈安、慈禧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之变除掉八位顾命大臣,开始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向来不喜朝政,所以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时候都是慈禧在处理,慈安并不与慈禧争权。

所以我们便以为慈安性格懦弱,畏惧慈禧。

其实并非如此,慈安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还是非常果断的,有这样两件事情便可以说明:

第一件事情:除掉慈禧身边最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最得宠的太子,经常恃宠生娇,甚至不将年幼的同治帝放在眼里;整个后宫,除了慈禧,安德海是谁都不放在眼里。如此一来,安德海便慢慢成为慈安与同治帝共同的敌人。

而且安德海仗着慈禧在朝堂上说了算,所以便觉得也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人一样,变得越来越糊涂,自然便会得罪朝堂上的一些大臣,其中便包括恭亲王奕䜣。

同治八年,同治帝刚过十四周岁的生日,两宫皇太后便下懿旨要为同治帝筹办婚礼。安德海便主动提出出宫为同治帝筹办大婚的东西,慈禧便同意了。

安德海觉得是慈禧身边的大红人,无人敢招惹,便没有前往敬事房领牌子便出宫了。

安德海出宫太招摇,一路上纳贿赂招摇,一路上乘船沿着运河南下,船上还挂着龙凤旗。

在经过顺天府、直隶总督衙门的时候,都无人敢招惹,结果到了山东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的给直接抓了起来,并且以安德海私自出宫为由将其处死了。

丁宝桢当然不敢直接处死安德海,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

结果慈禧因为卧病在床并没有见到这道折子,慈安本就对混乱超纲的安德海极为不满,便直接让恭亲王奕䜣召急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商议如何处置安德海,独自处理了安德海一事。

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安德海违背祖制,理应被处死。

慈安便同意了处死安德海,其实在朝廷的廷寄到丁宝桢手里的时候,安德海已经被处死了。

慈安敢直接下令处死安德海,便是没有畏惧慈禧最好的表现。

第二件事情:同治帝根据嫡母慈安的意见选了慈禧厌恶的阿鲁特氏为后

到了同治帝十六岁的时候,两宫皇太后为同治帝选秀,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皇后的人选。

慈禧看中的是刑部江西司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富察氏只有14岁,长了一张稚嫩的娃娃脸,很讨慈禧的喜欢。让慈禧最满意的是富察氏很听慈禧的话,慈禧很清楚只要同治帝大婚以后,自己便要撤帘还政,所以必须要选一位听自己话的皇后,进一步控制同治帝,自己便可以继续把持朝政。

可以说慈禧的如意算盘打的非常好,但她忘了她的头上还有慈安。

慈安看中的是蒙古状元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阿鲁特氏的出身极为高贵,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父亲是大清第一位旗人状元。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阿鲁特氏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不仅读书经史,而且端庄大方,比同治帝大两岁,成熟稳重。

慈安很清楚同治帝亲政以后,必定很忙碌,希望同治帝能找一位贤内助帮助同治帝。

而阿鲁特氏便是最好的人选。

在最终决定皇后人选之前,两宫皇太后都将同治帝叫了去。慈禧无非就是劝自己的儿子能听话选富察氏为后,而慈安则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同治帝,为何要选阿鲁特氏。同治帝从小就跟嫡母的关系比较好,畏惧冷若冰霜的生母,所以便听从了嫡母的话,下定决心选阿鲁特氏为后。

阿鲁特氏端庄贤淑,跟慈安很像,慈禧打心眼里厌恶阿鲁特氏。

但是同治帝坚持选阿鲁特氏,即便是慈禧再生气也不好阻拦,毕竟自己也没有阻拦的理由,更不敢直接得罪慈安。

就这样,阿鲁特氏与同治帝大婚。

结语

从同治帝登基一直到同治帝亲政,还有光绪帝登基一直到慈安病逝这两个时间段,都是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的时候。一般都是慈禧给出处理朝政的意见,然后慈安来盖章这样处理的意见才算是有效的。

两宫皇太后共同把持朝政,其实对于朝政的稳定是有好处的;换句话说慈安的存在对大清朝廷的稳定是有好处的。

慈安不仅诛杀了安德海,而且还除掉了胜保、何桂清等对朝廷有害的人。

另外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几位朝廷重臣的爵位封赏,慈安也都参与其中,而且还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若无慈安在的话,可能大清灭亡的更早。

所以在民间有一种关于慈安的说法:

东宫(东太后慈安)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

可见慈安不仅在朝堂上威望极高,在百姓们的心目当中口碑也很不错。

如此有威望的慈安只要存在一天,慈禧便觉得自己像是带着一个紧箍咒一样,约束着自己不能“为所欲为”。

慈禧权力欲望极强,又怎么能容忍慈安一直都在呢?

1881年,也就是光绪七年,慈安突然去世。

至于去世的原因,我想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慈安病逝后,不管是后宫还是朝堂都是慈禧一人说了算。

光绪帝选秀慈禧一人做主,光绪帝被囚瀛台更是慈禧的作为。

没有了慈安约束的慈禧,加快了大清灭亡的速度。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