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良,生于1941年,江苏无锡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苏州国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出版有《孙君良作品集》等。
孙君良 春雨行 120cm×174cm 纸本设色 1963年
我的园林地图
——孙君良的山水画
◇ 陶文瑜
我以前读书的小学,距离狮子林和拙政园二三百米的路程,放学了或者休息日,我们就去那儿玩。那时的园林里,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人了,所以我们想,拙政园或者狮子林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玩耍的去处才建造起来的。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去了太多次的狮子林。我们在狮子林玩捉迷藏的游戏,最后藏的人费尽心机也找不到一个踏实的安身之处,而找的人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就轻而易举地成功了。对于这里的一切,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这使我们的游戏显得十分没趣。三年级开始,我们就往拙政园去。拙政园要比狮子林大许多,构造也丰富,但尽管这样,也经不住我们日积月累地玩耍。所以五年级以后,我们就去得很少了。
苏州园林对于外地人来说是名胜古迹,对于好多像我这样的苏州人来说,是自己家的后园,是与生俱来和朝夕相处,好比自己从前的同学,成了奥运冠军和电影明星,在别人眼里他是偶像,而在同学们中间,他可能就是一段做不出作业,被老师罚做值日生的往事。
孙君良 万点梅花
69cm×35.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我之所以被孙君良老师的中国画园林感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作品使我熟视无睹的园林陌生起来了。我觉得这应该是生在古代的园林,自己仿佛就是古人了。我在孙君良老师的纸上园林里走走停停,应该在池塘边的亭子里或者竹林后的小路间遇上古人的,倪云林或者文徵明,还有一些别的古人。我和他们素不相识,而因为孙君良老师的园林,我们一见如故。从这个意义上说,孙君良老师的中国画园林,就是我的园林地图。这一份园林地图,和一般意义上的导游图有很大区别。游客们沿着导游图提供的线索,找到一个又一个景点,然后对照导游图上的说明,了解有关这个景点的来龙去脉。而我只是在书房里,看着孙君良老师笔下的园林地图,然后和去过的园林对照一下,和见到园林里那些亭台楼阁时的心情对照一下,这时候我觉得我心里的园林开始似是而非起来。
古代的苏州,趾高气扬,意气风发,是那样风雅洒脱、风流倜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画家一直有一个要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化为青山绿水的想法,却又只能叹息自己“不得一亩”用以寄托“栖逸之志”。所以有了造园的机会,他们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并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园林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中去了。他们的水墨丹青就是设计图纸,他们创作的园林是他们的另一幅新作,这就是文人造园。
孙君良 江南万斛图
136cm×136cm 纸本设色 1991年
而孙君良老师的创作,让我想到的是园造文人。园林仿佛古代的一颗风雅的种子,生长了几百年之后枝繁叶茂。在苏州园林里出出进进的孙君良老师,看着现在的城市山林,然后沿着时间的线索,一点一点回到从前,不是简单的照相和写生,而是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现语言,创造了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就是删去了好多事过境迁,删去了好多虚情假意,删去了好多繁衍琐节,删去了好多流言蜚语。孙君良老师的园林丹青,在简约、文静、友善、风雅的表面下,是高贵而清澈的文人品格,是逼真而坦荡的书生意气,是独立自我但开风气的艺术精神。文人造园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造文人让我们看到的是鲜明自然的艺术心灵。
人生其实是一种错过,我没有活在古代,因此错过了倪云林和文徵明,而因为孙君良,我的阅读多了丰富和生动,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详见《中国书画》杂志2024年第7期/总第2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