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谈】为大家推荐一些Steam专注工具

游研社 2025-04-16 11:51:05

打开Steam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真的。

《Spirit City: Lofi Sessions》大概率将成为今年我在Steam上游戏时长最长的应用。不是说有多好玩,而是我真的挺需要它。

“需要”的意思是指,我并非一个擅长进入专注状态的人,在工作或学习时常常需要给耳朵塞点声音,以此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又不能正儿八经地听歌,因为会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

这其实也好办,整点白噪音或者舒缓音乐就行,B站和油管多的是。但真正进入心流后,又难免沉浸其中,四五个小时坐在椅子上屁股生根,身体有些吃不消,所以用番茄时钟来提醒自己该休息一下了也很必要。

综上,一款能放松身心隔绝外界骚扰,同时配置有生产力工具,最好再带点娱乐性质的产品,差不多就能够满足我的需求,《Spirit City》大致也是这样被我看中的。

作为当下Steam口碑销量最佳的专注工具之一,《Spirit City》在视觉风格上算是取了玩家群体审美的最大公约数,整体画面细腻柔和,塑造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交互式声景也颇有味道,下雨、起风、雷暴等等白噪音都会改变房间场景,增添一些置身其中的沉浸感。

我就喜欢下着雨坐在噼啪作响的壁炉边

除了番茄时钟、备忘录等等生产力工具外,《Spirit City》还是一款家园换装游戏。玩家可以通过积累挂机时长获取经验与货币,进而为游戏角色换装,将房间改变风格。游戏还设计有一定的收集元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下活动,可以解锁对应的宠物。

在一众专注工具中,《Spirit City》的画面表现力相对较强,氛围塑造能力出色,工具属性差强人意(20多种白噪音和8张歌单,不算多但也够用),可玩性也足以支撑我在休息时间随意拾掇自己的小房间——对我这样的社畜而言,能够在这样的情景中工作,仿佛听音乐的奶牛,产奶量都上去不少。

就像玩完一款游戏意犹未尽寻找平替一样,我忍不住思索其他专注工具能整出什么花样。

这就不得不提与《Spirit City》差不多时间上线,同样广受好评的《心流小筑》了。两者的大致框架与功能性是类似的,只是后者会更强调陪伴的感觉(从人物在画面上的占比就能感受到),这也使得《心流小筑》更多了些与人诉说的意味。

落实到具体的游戏功能上,在不同的游戏场景中,玩家可以逐步解锁场景的故事线;通过内置的虚拟手机和漂流瓶,还能与陌生人展开简单交流。当然,《心流小筑》远远达不到社交工具的地步,充其量也只是提供些“我不孤单”的感触。

就像其游戏主创之前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的,从一开始,他就把《心流小筑》定义为一个“工作型游戏”,将设计重心放在了营造“赛博伴读”氛围感和整合生产力工具上,没有追求更复杂的游戏性。

这实际也是Steam上专注工具普遍遵循的法则:营造氛围,整合工具,再做点游戏层面的包装,让工具看起来没那么乏味。

《心流小筑》曾玩过哪吒的梗,不过最终因规避版权风险下架

举个最近的例子,上线不到一个月的《迷你舒适房间:Lo-Fi》,主打“专属于你的温馨工作室”,提供多种不同风格的房间(目前实际就三种)、家具和小饰品,从而强化 “给小人搭房子”这方面的自由度和沉浸感。

然后是工具层面的创新。游戏本身就不怎么占屏幕,只挂在屏幕侧边即可。

但实在嫌弃碍事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其缩小到输入法大小,变成一个探头探脑的迷你音乐播放器。

所以说,虽然工具属性是一致的,但不同产品带给人的体验难免存在各种差别,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

一直以来,较低的开发门槛促使Steam上诞生了不少免费专注工具。

《Virtual Cottage》塑造了一个简洁的复式小房间,房间的光照场景会同步现实世界的时间,提醒你别和现实世界完全脱钩。

是谁4点还在写稿呀

《Chill Corner》功能比较丰富,装修养宠样样不落,同时还可以和随机的匿名笔友写信,紫红的主色调也颇有点赛博朋克的意境,就是bug不少,游戏不时崩溃。

《chill drive》则贡献了少见的室外场景,可以放空思绪,看跑车永不停歇地行驶在午夜都市或是森林河畔。

这类产品可能体量不如付费作品,但胜在风格多样还不要钱,我没事就换着试试,连工作都更心平气和了。

所以朋友们,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试着打开Steam吧。至于我的好友们,看到我在工作时间打开了游戏也别惊讶,说不定这正意味着我将全身心进入工作状态——真偷玩游戏时我会记得隐身。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