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失算!24小时没到,中方强硬反制,对美再加征50%关税

来科点谱 2025-04-11 14:29:00

美国时间4月8日,美国政府又来了一出“加码戏码”,把之前宣布的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对等关税”直接提升到84%!

中方坚决反制,再出“组合拳”!

中国宣布对所有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再加征50%的关税!

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便开始调整关税措施。

特朗普的算盘,落空了!

中国的反击

还记得那阵子特朗普咋咋呼呼的样子吗?嘴里喊着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摆出一副天下我最大的架势,口气十分强硬。

他还摆出“最后通牒”的姿态,限中国48小时内取消反制措施,不然他就转身和别的国家做生意。

但让特朗普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压根没怂,态度非常直接:奉陪到底。

这一回应,让特朗普措手不及。

原以为一招重拳能让中国让步,结果碰了硬钉子。

没过两天,他就开始改口,说什么“可以考虑减免关税”,还表示愿意坐下来谈判,目的是“解决”而不是“消除”贸易逆差。

这转变速度,比翻书还快。

说到底,特朗普之所以反复横跳,是因为他根本低估了中国的经济韧性和战略意志。

他一味依赖关税大棒,幻想用施压让中国屈服,却没意识到,真正的对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动的发展中国家了。

特朗普那会儿底气十足,嘴里嚷着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50%的关税,还叫停和中国的谈判,一副“谁不听话就让他吃苦头”的架势,搞得好像全球都得看他脸色行事。

但没想到,中国态度鲜明强硬。

要知道,中国14亿人口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可不是随便谁能拿捏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经济循环已经逐步完善,消费、产业、供应链形成闭环,抗外部风险的能力今非昔比,哪是轻轻一压就能倒的?

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把鸡蛋全放在一篮子里,对外贸易布局早就悄然升级。

尤其是和东盟的合作迅速升温,双边贸易额连年增长,如今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早已从“依赖美国市场”转向“多元合作”,全球贸易的话语权也在向中国倾斜,不再需要看谁的脸色行事。

更厉害的是,中国手里不止有市场,还有“牌”。

美国敢威胁加税,中国就敢打回去:稀土出口管制一出,整个高科技产业都得抖三抖。

再加上对钨、碲等战略资源的出口限制,美国的新能源、半导体产业顿时陷入焦虑。

这些“杀手锏”,一招比一招精准。

到这时,美国才真正意识到,搞贸易战,代价之高,早已超出了它的承受范围。

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早已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加征关税的后果逐渐显现,不少行业领袖和专家纷纷站出来“泼冷水”。

美国商会、零售联盟、半导体协会等重量级组织的负责人纷纷发声,指出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制造业本就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加税无异于火上浇油,不但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反而直接提高了美国企业的运营成本,损害了自身的产业链稳定性。

根据权威经济研究机构的分析,在过去五年里,美国对中国加征的高额关税中,有多达92%的成本,实际上是由美国的进口商承担的。

这些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当然不会自掏腰包,而是选择将成本一层层传导下去。

结果呢?沃尔玛货架上的T恤、鞋子价格上涨,苹果手机售价直冲天花板,甚至有预测说,如果继续加税,iPhone的售价可能超过2000美元。

有数据显示,美国每个家庭因为新一轮关税政策,每年可能要多花近4000美元。

短期内,物价通胀率预计暴涨2.1%,经济学家警告说,这将加速美国陷入“滞涨”,即高通胀与经济低迷并存的危机。

如今,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已逼近45%,年底失业率有可能突破6%,而这背后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供应链紊乱。

中西部农民的苦日子更是被直接点燃,大豆出口受限,价格一路暴跌,猪肉订单被海外买家取消,冷库、仓库被挤得满满当当,粮食烂在手里却无人问津。

讽刺的是,这批农业州正是特朗普当年的基本盘。

据统计,这场贸易战可能让数百万“铁杆川粉”陷入失业危机,这对特朗普来说,恐怕比中国的反击还要来得痛。

TikTok事件与特朗普的如意算盘

再说说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TikTok风波,更是彻底揭开了特朗普“关税讹诈”的真面目。

他当时摆出一副强买强卖的架势,公开威胁中国:如果把TikTok美国业务卖给美企,比如微软或甲骨文,美国就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关税。

这哪里是谈判?分明就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搞明火执仗的经济胁迫,赤裸裸地想掠夺中国的科技成果和海外资产。

但中国这回并没有退让,坚决维护国家科技主权和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拒绝用市场交换核心技术。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提醒,TikTok绝不能成为“关税交换”的牺牲品,否则美国一定会趁机步步紧逼,对华为、小米、阿里云等其他中国科技企业下狠手。

TikTok事件实质上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科技快速崛起的深层焦虑。

这款由中国公司开发的短视频平台在美国风靡一时,用户超过1.7亿,成为年轻人离不开的社交工具,早已不是“娱乐软件”这么简单。

它巨大的影响力让美国政客如鲠在喉,既羡慕又忌惮。

即便拜登政府延续了对TikTok的强硬立场,提出封禁威胁,但民意的反弹却让他们左右为难。

数千万美国用户的反对声浪,正是TikTok敢于对抗政治压力的底气所在,也再次证明,中国科技企业完全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赢得尊重。

调查显示,TikTok在国际市场上依旧表现强劲,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创新算法,持续吸引全球年轻群体的关注。

即使面对美国频频施压,它依然稳住阵脚,表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反观特朗普政府,原本想通过贸易战打压中国、重塑全球供应链,但到头来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朗普在推特上天天叫嚷“中国损失更大”,试图给民众打鸡血,塑造胜利者的姿态。

但现实却啪啪打脸:美国国内通胀飙升,企业叫苦连天,民众抗议一波接一波。

美国国债也一路狂飙,突破37万亿美元。

就连特斯拉都难逃关税冲击,股价跳水,马斯克身价缩水数十亿美元。事实证明,这场贸易战,美国付出的代价一点都不小。

相比于美国在贸易战中手忙脚乱、朝令夕改的混乱局面,中国的表现则沉着冷静、有条不紊。

从一开始,中国就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制定出一整套有策略、有节奏的应对方案,体现了大国的从容与智慧。

特朗普在对中国高举关税大棒的同时,也把矛头指向了其他贸易伙伴,连欧盟都没能幸免。

他突然宣布对欧盟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打破了欧美多年来的贸易默契。

这一举动顿时引发轩然大波,欧盟各成员国虽在许多问题上意见不一,但在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时却罕见地步调一致,纷纷表示“绝不妥协”。

为了捍卫自身利益,欧盟委员会迅速作出回应,提议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25%的反制性关税。

反制清单涉及面广,涵盖肉类、鸡蛋、酒类、服饰、化妆品及日用品等,总金额高达280亿美元,并计划在5月中旬前逐步实施。

这是一记实打实的反击,力度空前,令白宫颇感意外。

面对欧盟强硬的态度,特朗普试图以交易换缓和,提出“如果欧盟愿意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可以考虑给予关税减免”。

这显然是想用市场换妥协,但欧盟并不买账。

其实,这么一算,美国前前后后一共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04%的关税。

对此,中国马上挥出反击“组合拳”。

从4月10号中午12点01分起,咱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也来个加码,从原本的34%一口气提到84%,相当于加征了50%!

这就是在告诉美国:别以为你动手我们就不还手,谁怕谁啊?咱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参考信源

光明网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