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国妥协,特朗普黔驴技穷,开出37页豁免单,释放3个信号

来科点谱 2025-04-13 15:46:42

特朗普针对中国不断加码关税,试图以极限施压的方式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摆出一副“我强你弱”的架势。

中国的态度异常坚定,明确表示绝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坚决反制、寸步不让!

如今的特朗普已是黔驴技穷,除了不断加税,几乎拿不出新的手段。

而更讽刺的是,根据媒体披露,就在他大张旗鼓宣布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同时,却悄悄拟定了一份长达37页的豁免清单。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痛了谁?

事实上,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竞选阶段就频频放话“要让中国付出代价”。

而关税,则成为他最趁手的武器。

从2018年起,他就以“国家安全”为幌子,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这一招可谓正式点燃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

随后,针对中国的关税措施如同开了挂般迅速升级。

最初是50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紧接着扩大到2000亿美元、3700亿美元,税率也从10%、25%一路飙升,打得满世界鸡飞狗跳。

可问题是,特朗普低估了中国的抗压能力和应对智慧,也没料到这场“对华关税战”会对美国本土经济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噬效应。

消费者买单、企业叫苦、盟友反感,美元也在这一系列动荡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稳定锚”光环。

老特心里那点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关税加上去,把中国逼到谈判桌前,签个对美国更有利的协议,顺便还能在国内捞点选票,塑造一个“强硬总统”的形象。

但他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

中国可不是纸老虎,更不是吓大的。

一面对挑衅,中国没有退缩半步,反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反击,给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的回敬。

中国迅速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实施同等乃至更精准的加征关税,从农产品到能源,从汽车到大豆……

更让美方头疼的是,中国的回应不是一时情绪化,而是稳、准、狠地打在美国经济的软肋上,尤其是在稀土资源等关键战略物资方面。

稀土虽不起眼,却是制造高性能电子设备、导弹系统和电动汽车的“命门材料”。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手里握着这一重要战略资源的供应链,在关键时刻果断实施出口管制,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可就坐不住了。

你想啊,美国不少尖端技术产品,包括F-35战机、5G芯片、特种材料,全都绕不开中国制造的核心原料。

老特那边关税越加越高,结果自家企业先叫苦连天,通胀升温、成本飙涨、供应链紧张,反倒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典型。

美国民众的担忧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国内的不满情绪也在迅速蔓延。

各大城市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从纽约的联合广场到洛杉矶的市政厅,从芝加哥的商业街区到西雅图的港口码头,愤怒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喊“停止贸易战”、“关税伤民不伤敌”。

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强烈抵制和失望,因为大家都明白,这场所谓的“对华强硬”最终苦果还是由美国普通人来吞。

不少家庭直观感受到生活成本在无声上涨,超市里的商品标签在悄然变更,原本花99美元可以买到的中国产家用电器,现在价格飙升至120美元甚至更高。

不仅仅是消费品,建材、农产品、零部件价格也纷纷上涨,让老百姓怨声载道。

中低收入群体首当其冲,很多人表示:“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国家政策,而是钱包真的撑不住。”

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作出了剧烈反应。

美国三大股指接连下跌,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数千亿美元,投资者信心遭受重创。

美元汇率开始频繁波动,资本外逃迹象明显,国际评级机构也下调了美国的经济前景展望。

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民众认为,加征关税对美国自身伤害更大,不仅无助于解决贸易问题,反而可能引发一场深层次的经济危机。

在内外交困、压力重重的局势下,老特政府不得不悄悄为自己找台阶下。

一边嘴上喊着“对中国加税绝不手软”,一边却暗中发布了一份长达37页的关税豁免清单,悄无声息地为超过一千种商品“开绿灯”。

这些商品几乎都是美国经济命脉上的关键材料,包括稀土、石墨、高端芯片零件、精密机械部件等,大多数都严重依赖中国供应。

这份看似低调发布、实则意义重大的豁免清单,背后释放出了三个极为清晰的信号,值得细细解读。

第一,中国的反击精准打到了美国的命门。

从特朗普政府“边加税边豁免”的自相矛盾操作就能看出,美国并非真正有底气去全面对抗中国。

第二,美国在对华博弈中已经没有新牌可打。

表面上看,特朗普仍在不断放话、加码关税,实则却悄悄在给企业开绿灯放行,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操作,无异于亲手打脸自己的政策。

第三,中国“奉陪到底”的表态并非口号,而是行动有力、态度坚定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应对之道

从最初高调喊出“美国优先”,挥舞关税大棒横扫全球,到如今不得不悄然发布豁免清单、为关键物资网开一面,老特的关税策略正经历着从“咄咄逼人”到“步步退守”的转变。

原本他想通过高压强硬的姿态迫使中国低头,换来一份对美国更有利的贸易协议,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中国不但没有妥协,反而沉着应对,打出一套精准而坚定的“组合拳”,一步步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中。

中国的反击不仅体现在对等加税,更体现在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上。

面对激烈的贸易摩擦,中国没有被动应对,而是抓住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成为新的核心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也在这一背景下加速推进,中国与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有效降低了对美市场的依赖,为自身经济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在金融层面,中国也默默出招,逐步减持美国国债,虽然规模不大,但释放的信号却极具分量。

中国不愿再为美方无休止的贸易讹诈埋单。

参考信源

香港商报,2025-04-10,《香港早晨丨一夜反转,特朗普“黔驴技穷”了?》

近千种!美国关税政策豁免清单长达37页——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