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新鲜出炉,为我们展示了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在这份榜单中,不仅有传统车企的强势表现,也有造车新势力的跌宕起伏,市场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df3e59a37d127e6394fc3658a7ef30.jpg)
根据乘联会的综合预估,2025 年 1 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 90 万辆,同比 2024 年 1 月增长 31%,尽管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销量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增长的幅度彰显出新能源市场蓬勃的发展动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7ef38dd78d41b1f364d717e24f41ed.png)
比亚迪继续以 29.64 万辆的销量断层式领跑,同比增长 47.1%。比亚迪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难以撼动。从轿车到 SUV,从纯电动到插电式混合动力,比亚迪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持续巩固其领先优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466e62a7447eb0eb80b327902b6ac9e.png)
在比亚迪之后,吉利汽车的表现格外亮眼,以 12.11 万辆的销量成功夺得亚军宝座,成为榜单中的焦点。相较于去年同期,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同比增长 83.8% ,增速惊人。吉利多年来在新能源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技术沉淀丰厚,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无论是几何系列的亲民路线,还是极氪品牌的高端化探索,都收获了市场的认可,多线开花推动其销量大幅增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335d8e3508c62f6476f45d7b22303e2.png)
长安汽车以 6.59 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展现出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的强劲实力。长安汽车积极布局新能源战略,不断推出新车型,提升产品竞争力,销量稳步增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6ae5a2d307139fbb5ba24ebfe72b3b.jpg)
特斯拉作为进入前五名的唯一海外品牌车企,1 月销量为 6.32 万辆,位列第四。特斯拉凭借品牌影响力和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不过面对国内车企的激烈竞争,其市场份额正受到一定挑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fd9c335b6976553cc0e49437a374143.png)
奇瑞汽车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别位列第五和第六名。奇瑞新能源增长翻倍,1 月批发销量 5.49 万辆,同比增长达到 178%。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布局,让奇瑞在新能源赛道稳步前行,产品细分精准,技术硬核,实现开门红并预示着持续进阶的态势。上汽通用五菱凭借性价比优势和对微型电动车市场的深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6ccc94ae7e844451281d5a1bcdc401.png)
第七到第九名全部被新势力品牌占据,分别为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零跑汽车,标志着新势力排名的再调整。小鹏汽车以 3.03 万辆的销量超越理想和零跑,成为新势力第一阵营的佼佼者,同比增长 269%,排名逆袭超理想。小鹏汽车的成绩离不开 MONA M03 和 P7 + 两款新产品的助力,亲民的价格、丰富的配置以及智能科技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6a19c86f34a4540d50f9369657b588.png)
理想汽车 1 月份批发销量 2.99 万辆,同比下滑 3.85%,虽然同比环比双降,但旗下车型如 L6 在增程市场仍有一定号召力。零跑汽车 1 月销量达 2.51 万辆,同比增长 105%,在新能源市场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
第十名是长城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不过今年 1 月份批发销量 2.22 万辆,相较去年同期下滑 10.8%,在众多同比增长的车企中表现略显逊色,后续还需在产品和市场策略上发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e45ca13942de343579fba2e0089dd2f.png)
在十至二十名中,中国品牌车企占多数,新势力品牌车企小米、赛力斯、埃安、蔚来等也排名靠前。小米汽车预估销量达到 2 万辆,位列第 11 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雷军已明确表示将加大生产力度,并设定了今年 30 万辆的销售目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5bfd0e0bd1356ad44d79c6d67b89870.png)
赛力斯 1 月份批发销量 1.79 万辆,同比下滑 42%;广汽埃安 1 月份批发销量 1.43 万辆,同比下滑 42.5% ,二者销量下滑与去年 12 月份批发销量较大,终端 1 月份以消化库存为主有关。蔚来汽车 1 月份批发销量 1.38 万辆,表现相对平淡,不过其品牌仍具备较强的影响力和用户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583827d35d6b0a1accab1cb32ff40e.png)
整体来看,1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各车企表现不一。传统新能源车企凭借技术和市场积累,在销量增速上表现出色。造车新势力则在不断调整策略,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争夺市场份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大车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未来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市场格局也将持续演变,我们拭目以待各大车企在后续月份的精彩表现。